保育國土護山頭 區委會:清境農場變風景區行不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保育國土護山頭 區委會:清境農場變風景區行不通

2015年06月26日
本報2015年6月2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宜蘭假農舍破壞農地影響糧食安全,宜蘭縣政府祭出鐵腕整頓;而南投清境農場上,由農舍變身的民宿,南投縣政府則提「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透過都市計畫土地變更,增加容積,被質疑為民宿業者解套。但這項盤算昨(25)日遭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否定,認為該地區基於國土保育及環境安全,不適宜作為都市發展用地。

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審查「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來自當地的團體極力支持。
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審查「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當地團體極力支持。攝影:廖靜蕙。

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第359次審查會議進行「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面積約 497.89 公頃,將清境當地大部分民宿納入計畫範圍。計畫範圍均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依據都市計畫法第12條,屬「管制型」計畫,並非傳統以住商為主之都市計畫。

區域計畫委員會認為,南投縣政府所提計畫內容,使用強度風景區建蔽率20%、容積率平均40%;發展總量以既有民宿總樓地板面積15萬公頃為基礎,仍高於現況非都市土地相關法令規定(於各種用地內申請建造自用農舍者,其總樓地板面積不得超過495平方公尺),且大部分位於經濟部依地質法公告之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不宜變更為都市發展用地。

由於會議性質屬「意見徵詢」,此項結論將函請南投縣政府及都市計畫審查核定參考。

都市計畫為違建解套?  發展總量不減反增

清境農場違法民宿讓青山光禿的畫面,經影片《看見台灣》揭露,引發國土保育議題。檢視這些民宿,都是先買農地,以農舍之名興建,取得建築執照,登記為民宿之後,加蓋擴建。根據調查,上百間民宿,95%有違建加蓋的事實。

為了解決違法民宿,南投縣政府以土地管制之必要性及急迫性,以及落實國土保育等理由,提出「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用以管制人為不當開發,提振公共服務水準。

然而,儘管南投縣政府再三保證「總量管制」、「發展量下降」,卻被民間團體拆穿、斥為灌水、玩「文字遊戲」,讓計畫可信度下降。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比較現行非都市用地發展總量與2014年4月縣府提交的計畫書版本,劃為風景區後,容積率、建蔽率提高兩倍以上,可發展總量由26公頃增加為73公頃。

此次雖修訂內容,實際可開發面積仍維持在26.32公頃,並未限縮發展量,反而凸顯為違法業者解套的痕跡。呂翊齊形容若通過本案,有如「非法聚集就能換容積」,鼓勵違法群聚。他說,要證明發展量會下降,除非縮小風景區,將不可發展區全列為保護區,並調降風景區的容積率為非都市強度。

再以過去南投縣政府同樣以都市計畫變更的方式為廬山溫泉業者解套,結果是加劇違法群聚效應,就算通盤檢討又納入違法業者,仍擋不住天災檢驗。呂翊齊質疑,都市計畫真的解決了違法民宿的問題嗎?

清境農場變更特定風景區,6成以上的土地屬於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多數違法民宿都位於其上。攝影:吳仁邦。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清境農場變更特定風景區,6成以上的土地屬於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多數違法民宿都位於其上。攝影:吳仁邦。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觀光非得發展民宿?  環團:應優先考量國土安全

此計畫內容以住宿空間為主要訴求,包括住宿人口限制在一年70萬人次,每天3500人次。最大用水量每日1226立方公尺。

清境社區發展協會代表說,當地務農不易,好不容易觀光帶來轉機,不但減少耕地施肥用藥,也增加工作機會,因此期待能維持現況,支持南投縣政府。清境觀光協會代表也說,清境自從發展觀光,帶動國民旅遊及60萬入境旅客,民宿業者也自發性以近45公頃的私人土地進行造林復育、水土保持,有能力保護環境,因此希望能通過本案。

只是發展觀光一定是發展民宿?當地地質經地調所證實潛在大規模崩塌為持續狀況,清境地區有6成以上土地屬於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多數違法民宿都位於其上,只要像八八風災的豪雨,就可能造成小林村悲劇。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執行長顏淑女指出,發展觀光應基於國土安全考量,而非為民宿業者解套,合歡山周邊雖限建,仍然能發展觀光,國外如日本富士山附近也是如此。

他也提及環境承載量以及延伸的廢棄物、用水、汙水排放等問題,並認為,除非都市計畫能制定廢棄物零成長,否則不該同意。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認為,為了讓違法業者合法化,還要全民買單拓寬道路。他主張政策環評通過之前,不該審議本案。營建署綜合組代表則說明,區域計畫委員審查是提供建議,並非都市計畫實質審查,依法只需於都市計畫通過之前完成政策環評即可。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