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大滅絕的保護傘 義學者出書倡「植物權」(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撐起大滅絕的保護傘 義學者出書倡「植物權」(下)

2015年08月08日
本報2015年8月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大自然中,只有「有大腦」的動物才具備問題思考能力?英國衛報4日報導,義大利學者Stefano Mancuso發表新書指出,經過科學觀察,植物也具有感知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智慧,並提出相當激進的「植物權」概念,以提醒世人地球上正在發生的生物大滅絕危機。

只產於台灣離島地區的紫苞舌蘭,在當地曾廣泛分布。(圖片來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每天都有一些我們完全不認識的植物消失。」圖為台灣原生種紫苞舌蘭,因人為濫採、棲地破壞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有野外滅絕可能圖片來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沒有毛茸茸外表 植物惹誰憐愛?

Mancuso主張,植物之所以長期以來遭到忽略,是因為人類與植物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讓我們無法站在植物的立場思考,進而導致植物的滅絕。

「人類和植物是演化上兩條遙遠的分支,植物對我們來說就像外星人。不過,我們與植物一樣都有生命、有相同的需求,並在同一個星球上演化。」Mancuso說。

Mancuso舉例,植物與動物的時間觀完全不同。植物的行動非常緩慢,他們對外界的反應令人難以察覺,我們也不如對老虎、大象般的對植物產生高度興趣。「人類對植物的愛是成熟理性的。小嬰兒幾乎不會對植物產生興趣;他們喜歡動物。沒有孩子覺得植物有趣。連我也不例外:我讀博士班時發現植物驚人的能力,那時才開始對植物感興趣。」

也因為如此,研究植物行為(或智慧)的學者遠不如研究動物行為者多。Mancuso感嘆道,「今日絕大多數的植物科學家都是分子生物學家,他們對於植物行為的認識跟我對蟋蟀的認識差不多。」

植物曾經征服世界 卻將被人類的冷漠打敗

植物的多樣性雖遠不如動物,但征服世界的實際上是植物。不過,人類對植物行為和智慧的冷漠可能影響我們的生存。

砍伐森林、破壞棲地、污染、氣候變遷等人類活動,帶來大規模滅絕危機。

雖然過去幾次大滅絕,植物的存續狀況相對好,但難保地球這次面臨的第六次大滅絕,情況也會如此。「每天都有一些我們完全不認識的植物消失。」Mancuso說,而我們甚至不知道現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植物物種。

目前科學家辨識出的植物約有兩萬種,但是未知的可能比已知的更多。未開發的雨林和雲霧森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在這裡,許多植物物種可能在我們認識之前就消失了,特別是在巴西、印尼、馬來西亞、剛果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地。

至少…我們不能沒有植物而活

今日,植物佔地球生物質量的99%,這表示全世界所有的動物和我們人類的質量加起來,佔不到1%。植物不但是我們原物料和糧食地來源,更與氧氣和雨水息息相關;植物驅動的生物動力,讓地球更適合人和動物居住。

「不管植物是否能感知、是否有智慧,地球的生命以植物為基礎...沒有植物,生命無法存活。而植物保育和植物行為研究一樣,長期以來缺少資金、不受重視。」

「我們依賴植物,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Mancuso說。

2010年,義大利學者Mancuso在TED發表演說,講解植物智慧的根源。(可開啟中文字幕觀看)

「植物權」很激進 但地球不能再等了

Mancuso表示,依植物保育的現況,以及對植物感知的認識越來越深,人們應該思考一個相當激進的概念:植物權。

「我認為,探討植物權的時機已經刻不容緩。」

「我知道,即使是最開明的人,第一個念頭可能也是:天哪!太扯了!但是,難道我們不該關心嗎?這樣的反應跟要求一個羅馬父親給予女性和兒童權利沒有差別。爭取權利的道路總是艱難,但也是必要的。更何況,賦予植物權利,也是預防人類自身滅絕的方法。」Mancuso說。(回頭看系列報導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