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河川吟悲歌 習少數民族傳統智慧永續水源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兩岸河川吟悲歌 習少數民族傳統智慧永續水源

【兩岸環境交流──從水之源看水資源,系列報導6】

2015年09月25日
本報2015年9月25日雲南昆明訊,詹嘉紋報導

每條河流都是獨特的,但兩岸的河、湖卻擁有情節相似的無奈故事。曾受傳統智慧及自然信仰守護的山林水源,總是不敵經濟發展的前提。

身為中國眾多大江發源之地的雲南,因不斷建水壩而造成迫遷農民、淹沒良田,改變河流生態等環境、社會問題;而工業發展排放廢水,加上人民往大都市集中,產生的大量生活污水,也讓清澈的高原湖泊成為一汪髒水。

自9月12日至9月24日,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兩岸永續水資源交流團」,陸續走訪昆明滇池、大理洱海、麗江拉市海濕地、金沙江虎跳峽大壩等地,探訪水資源保育及利用現況。24日,則於昆明舉辦分享會,邀集台灣、雲南的產官學及NGO代表,就水的生態、生產、生活主題,進行交流。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兩岸交流專案經理謝璧如表示,水是人類生命之根源,繼長江三角洲、黃河溯源後,這是第三次來到中國一探兩岸水資源議題。謝璧如指出,台灣媒體不太關心環境,更別談中國環境。但兩岸風土、文化及生態狀況實則有許多相通、互相影響之處,例如霧霾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這也是十年來我們的堅持之處」,謝璧如說,隨著經濟往來、人民往來更密切,台灣勢必無法再迴避這些環境問題,並需要建立起兩岸NGO的溝通、聯繫橋樑。

瀕臨崩壞的母親河

雲南有九大高原湖,每座湖泊各有特色,但環境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惡化。其中有六座湖水質處於第四類到劣五類標準(第一類為水質良好)。雲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士馬杏指出,工業污染是這九座湖泊水質劣化的主因,且滇中、滇南入湖河流普遍受到污染,或上游遭水庫、水壩截流,水量變小,喪失了從前入湖補充水源、淨化的功能。

而原生植被普遍受到破壞,以次生植被為主,雨季時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更嚴重。2000年,中國成立九大高原湖泊污染綜合防治小組,已投入相當於新台幣1020.75億的資金整治,其中滇池佔了84%的經費,其他八座湖泊則約佔16%。

但從記者日前走訪,滇池的整治成效十分有限,當地民眾都覺得滇池「沒救了」。從前的「高原明珠」淪落至此,與上下游流域對河川資源的不當利用脫不了關係。

在台灣,濁水溪流域又何嘗不是如此?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張素玢,以三百年來的水力開發說明:「水電站的建立,傷害了濁水溪母親河」。只見濁水溪坡陡流急的水力效益,卻忽略了輸沙量世界第一、流域地質敏感脆弱等特質,導致建於其上的水壩(如武界壩)即壽命短暫,往往一場颱風過後,便遭傾洩而下的大量砂石填滿。

武界壩的上游淤積嚴重。圖片提供:徐蟬娟。

武界壩的上游淤積嚴重。圖片提供:徐蟬娟。

又如萬大水庫水電站,壩尾近七成淤積,以卡車來運,八百年都清不完。水患治理聯盟徐蟬娟進一步以尖石鄉田埔地區的崩塌為例,說明在八八風災後,2000多公尺的山上,坍方毀壞了幾個壩。「整片的護坡都掉下來,所以說做這些水泥工程是沒有用的。」

「我相信雲南的朋友不會希望自己的河流變成這個樣子。」徐蟬娟展示著一張張秀麗河川遭到土石填滿的照片,「說真的,像這樣子的工程,我到山上去看了都會掉眼淚!」

徐蟬娟說:「水壩的興建是宣告一條河流的死亡」,這是台灣經驗能給雲南的借鏡。

新竹縣尖石鄉田埔地區崩塌情形。圖片提供:徐蟬娟。

新竹縣尖石鄉田埔地區崩塌情形。圖片提供:徐蟬娟。

不過,雲南省水文水資源局代表賀玉瓊提出不同看法,她認為水力發電在目前的許多選項中,仍是運用自然資源發展經濟的最佳方式。「為什麼要反對呢?」賀玉瓊不解。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楊立新表示,可以從水電開發到底誰受益來思考,是政府還是當地居民?「想一想,這兩者間其實沒有衝突。」

賀玉瓊也再補充,其實國家也意識到光從工程上發現不能解決問題。2011年1月,政府正式文告,表示要從過去偏重水利工程和水力發電,轉向重視水的民生和生態環境。並對河川、湖泊的污染,提出「水資源質量監控條例辦法」(三條紅線控制),包括用水總量控制,水資源用水率、水資源納污控制,來考核地方及國家用水狀況。

傳統智慧虔敬山林溪流  永續之道

而靠後端管控能否解決水問題?其實許多與自然共生的原則,早已流傳在原住民的傳統智慧裡。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民族最豐富的區域,在納西族、彝族、藏族等傳統中,原都可見虔敬山林水源,永續利用的信念和原則。

例如以培訓鄉村居民紀錄環境問題,讓他們講述自己的聲音的非營利組織「鄉村之眼」,其成員旦增帶來一支由藏族拍攝的影片《水》,表達了水對於藏民族的意義。

影片中,村民大培初表示,我們應該尊重水,水是我們的母親。他說:藏族有不能弄髒水源、弄髒會受懲罰的傳統信仰。傳說,水是月亮的靈魂,沒有水月亮也會消失,沒有水萬物也沒有生命。

而村民拉絨定祖也說,水為我們歌唱、展示美、餵養我們就像母親。「水和人的血是一樣的」。好的水都是雪山上流下來,流到村村寨寨。

旦增表示,推行這樣的計畫是想保存文化,很多文化已經恢復不了。「我們的雪山每天都在融化,」旦增說,我們是雪裔民族,到時候子孫問我們為什麼叫雪裔民族,至少有這麼個影像,能讓後代知道自己的根。

缺乏「水文化」  現代觀光旅遊  衝擊神山聖水

而哈尼族水梯田,也是傳統智慧運用資源又能和諧共處的一個極佳範例,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王清華指出,哈尼族人畜飲水、梯田用水來自高山森林。對於保護高山森林這個「綠色水庫」,有著約定俗成千年不逾的規定。

哈尼族水梯田,是傳統智慧運用資源又能和諧共處的一個極佳範例。攝影:Nomad YC。CC by-nc-nd 2.0

哈尼族將森林分為水源林、村寨林和龍樹林,這三種林子不許砍伐,否則「鄉規民約」將予以嚴厲制裁。制裁方式包括罰款、罰糧、清掃街道等。

另外,在約定俗成的和明確規定的禁令之外,還運用神靈力量保護山林,哈尼族將村後有蓄水作用的山林劃為神山、神林,常年加以保護和祭祀。人力和神力的結合,有效地保護了森林。這樣也就有效地保護了水源。

只是,保護的越美的風景,也等於越豐厚的觀光資源,哈尼族的梯田也不例外,面對旅遊業和現代化衝擊,王清華表示,梯田是勞力密集產業,族裡的年輕人到外地打工,只剩婦女、老年人,經營確實不如以往容易。

而當地為了發展觀光,馬上就要建起一座機場,「看在我們學者眼裡非常震驚!」但現在都在進行中,肯定會有破壞。王清華表示,現在旅遊業大眾一窩蜂地,對當地環境、文化跟人民思想衝擊非常巨大。因為現在哈尼族的農業還在,所以文化還在。但已經有人把農田荒廢或是租給別人了,而這正是文化消失的開始。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助理鄭曉云認為,要解決水問題,最欠缺的還是「文化」,水文化對於水資源的管理及運用是非常重要的。他解釋,文化在中國的含意是觀念、價值觀、社會習俗、網絡,也是民間參與。大家總期待能透過科技、制度來解決問題,但如果沒有建立起水文化,一切水利工程的整治都難以完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