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均衡的「施與受」關係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均衡的「施與受」關係

2015年10月18日
作者:海德瑪麗.施維姆(Heidemarie Schwermer)

有天早晨,廣播報導了加拿大一座村莊的交換中心。當地一家幾乎養活全村人的工廠由於經營不善而破產,居民為了求生存,共同成立了一個交換中心,運作的模式聽起來非常簡單,而且顯然運作有效:每個人將自己的特殊才能存放在一個想像中的「罐子」裡,大家可以各自取用。

海德瑪麗.施維姆認為施與受的關係必須均衡。攝影:Tone Andersen

根據「人人都擁有他人不會的才能」的中心思想,這裡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選項,有木工、園藝、砌牆、按摩、剪髮、烘焙、烹調食物、照顧小孩、修車等等,全都集中放進「罐子」裡。大家把自己能夠提供的服務登記在公共集會中心,但不同的是,這裡並不使用金錢支付報酬,而是將各自履行服務後所得的「債權」扣除掉各自的「債務」。

報導中舉了一個例子,清楚說明運作原則:有個人花了五個小時幫鄰居修車,將花費的時間登記下來,日後他若想翻修房子,就可找懂得貼壁紙或是裝地毯的人來幫忙,屆時他的「債權」就會縮減。原來那位鄰居因為修車而增加的「債務」,就靠幫其他村民帶小孩抵銷。

聽到這個方法,我腦筋頓時開了竅。除了不需要支出金錢即可解決生活上最重要的事情之外,因應困難而生的模式忽然之間也變成實實在在的互助形式。加拿大當地居民以前時間都耗在單調的工廠勞動,現在則是貢獻在與其他村民的互動上。我十分亢奮,心想這真是一舉兩得。尋覓已久的解答就在眼前,這是一個實際與貧窮和孤立打交道的機會。

我口沫橫飛告訴朋友這個加拿大的嘗試,他們和我一樣喜歡這個不需要花錢就能解決困難的想法。不過,也有其他朋友反對,認為這點子要在人人彼此認識的小村莊才有辦法實踐,在大城市的可行性不高。或許他們說得有理,但是我並未因為此種懷疑態度,就打消成立交換中心的念頭。此外,我也知道引起大眾注意我的計畫是首要之務,於是我寫了一篇新聞稿,內容大致如下:「我們的社會在許多領域都嚴重失衡。例如仔細觀察勞動市場就會發現,為數不少的人負擔過重,筋疲力盡;另一方面,又有眾多失業者希望生活有點意義而痛苦煩惱。這兩種人都同樣不幸福,前者時間全花在工作上,沒有氣力進行其他活動,所以孤單寂寞;後者卻感覺自己沒有價值、沒有用處,沒人需要自己,顯得退縮畏怯。有個補救的方法是:時間多的人,將時間分享給沒有時間者,這對兩方都有助益。我利用業餘時間成立一個交換中心,彼此分享與交換才智、服務和有用之物,無需支付任何費用。透過這種方式,人人都可負擔,也能消弭貧富差異,達到社會互助的新形式。由於施與受的行為在現代受到了干擾與妨礙,因此我將這個中心命名為『施與受中心』。」

我拿著文章踏遍多特蒙的報社,引起廣泛的興趣,隔天我的計畫就刊登在各家報紙上,還附上了我的照片。

我在思索執行計畫的過程中,想起了在各城市行之有年的共乘中心,它的原則也是一樣的:不會開車或是不想開車的人,花最少的錢搭乘別人的車子,而駕駛人一來可以節省油錢,二來有人作伴聊天。而車子消耗同樣的汽油,不是只將一個人帶到目的地,而是兩個、三個,甚至四個,因此具有經濟效益又環保。共乘中心交易活絡,有些駕駛人純粹只是想找樂子,另些人則是想要有人分攤油錢。

總之,共乘中心和我的理念一樣,分享、互動、有效利用資源。共乘中心通行全德國,我想像「施與受中心」也能擴張到同樣規模。不過我不打算從中獲利,只希望拋磚引玉,推動此事順利進展,然後就退出,繼續尋找新的任務。但是事與願違。

我的文章見諸報章後,許多有興趣的人紛紛上門報名。我為每個人建立專屬的索引卡片,特意避掉職業、年齡之類的個人訊息。我們不希望將人主觀分類,而是人人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與需求,來決定要提供的內容與希望收到的服務。但說的比做的還要簡單。

第一批電話來自家庭主婦,她們把孩子拉拔大之後,多出了許多時間。不過她們對於付出的興趣大於接受,大部分希望照顧病人、關心別人,就像她們一輩子習以為常的模式。我建議她們也應該思考接受方面的事,不過她們都嫌麻煩。「接受」這種事情不存在她們的觀念中。但是我不輕易妥協,這些無所事事主婦的奉獻對我來說並不重要,要緊的是真正的交換,一種均衡的「施與受」關係。

於是我和這些有意願的主婦便圍繞著「志工」概念、對於不算職業也無法支薪的家務的不公平評價、婦女在職場中的艱困角色等等話題打轉,最後她們才勉勉強強在「接受」欄位填入選項,大部分不外乎手工或是園藝方面的工作。

由於我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說服主婦接受他人的服務,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其實我也預料到一般人會避免過度接受與索取,相較之下寧可付出。多年來,這始終是主要的問題,因為教會教導人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換句淺顯一點的話說,「接受」或者「索取」,意思有點接近偷竊或者搶奪,而顯然沒人願意與此扯上關係。

但是,我認為平等善用施與受這兩種觀念才是上策,唯有如此,交換的活動才能夠成立。因此,即使面臨種種使人挫折的問題,我仍舊保持著初心:想要加入的人,必須決定要付出以及其後接受的內容。這兩種需求全都登記在索引卡片上,一開始由我自己幫不同的客戶配對,但不久即發現這是項吃力不討好的任務。

由於尚未有人真正需要幫助,我先把生活經歷類似的人聚在一起。例如有兩位退休的婦女不約而同在電話中告訴我,自從先生過世後,她們覺得孤單寂寞,生活非常空虛,其中一位渴望能在週末時逛逛城市,但是不想獨自一人。幾天後,另一位也表達出類似的需求,於是我把對方的電話號碼各自給了兩位退休婦人,並請她們一旦互動成功後,務必通知我。兩個星期過去,我沒有接到她們任何消息,最後我打電話給其中一位,結果竟聽了火冒三丈的「顧客」一頓訓。原來她們在電話中就先吵了起來,對方一昧只想要教導她。她氣憤地說看來自己最好現在就退出這項計畫,「施與受中心」不是她要的。雖然我可以說服這位老太太留下來,但是她的反應確實讓我好好思索了一番。此種將素未謀面的人湊在一起的方式顯然不可行,有必要盡快讓「交換者」彼此認識。

兩個月後,終於有了機會。我費了很大的勁在附近找到一棟等著整修的建築,隨時可供我們聚會使用,無需支付租金,只要我們幫忙收拾善後、分擔工作就行了。而這只要「施與受中心」十個人很快就能搞定。 

交換中心成立之初,我固定在星期一下午6點到8點、星期四上午10點到12點,以及星期五下午3點到5點接聽電話,後來又加上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二晚上8點到10點交換者的定期聚會。聚會後,才發現70位會員之間的意見非常分歧。 

《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書封。圖片來源:我們出版

《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

作者:海德瑪麗.施維姆(HeidemarieSchwermer)
出版社:我們出版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ISSN:9789869125246

提供人生及這個失衡的世界另一種答案……

海德瑪麗.施維姆是德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她擁有15年小學教師資歷,之後還成為開業的「完形治療」心理諮商師,但為了兌現小時候對自己的承諾,她一再主動離開安逸去尋找生命的答案,全力推動一個「付出」與「接受」得以平衡的社會,最後還一舉顛覆人類追求安全感的本能,將自己所有的金錢、財產分送給人,20年來不使用貨幣生活。過程雖然餓過肚子,還得長年從事清潔打掃或是幫人家顧房子的「低階」工作,然而,她的理想卻在其中逐一實現,並得到了她夢寐以求的自由與富足……

※本文擷取自《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