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如何服務社會系列:成功大學篇
台南市運河盲段上,一座種滿植物的花園,漂浮在水面上。這是由成大「低地洪災管理課程」以原住民傳統浮島概念,由25位國際學生分工合作完成的「漂浮花園」,首度亮相後,將為低地防洪調適、增加棲地多樣性、淨化水質以及美化景觀等多項功能服役,探索氣候變遷下,浮島能提供的可能性。
以漂浮花園探索低地上的防洪調適
在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筱雯、工業設計系荷蘭籍客座教Bart van Bueren指導下,花了6周時間修復及完成兩座浮島。
近百年來工程思維主導下,「浮島」的概念成了創新思維,其實日月潭邵族的先民們,早已利用浮島的多樣性捕魚。「先民的智慧在現代化過程淡忘了!」王筱雯說,這幾年雖尋求示範型浮島的實踐契機,卻苦無合適場域。
2014年台南市政府以運河為主題舉辦的「水色藝術節」,徵選17項作品在運河盲段傳達親水、藝術的概念,Bart van Bueren提出「漂浮花園」作品,富含低地國荷蘭與水共生的概念。然而,藝術節展示過後,就任由這件作品衰敗、淪為廢棄物。
荷蘭在歷經幾次天災之後,發展防洪調適的概念。目前荷蘭約有16,000座水上屋,包括80%傳統船屋以及20%新式漂浮屋。成大研究團隊資料指出,「漂浮屋提供人們在擁擠的城市外,一個新的居住空間選擇,其漂浮特性除能減輕水患威脅,亦使搬遷具備彈性。」
王筱雯得知後,覺得非常可惜,決定讓這件作品重生。經與水利局討論並獲得首肯,他連繫Bart van Bueren,並結合這學期開的「低地洪災與管理」課程,思考浮島的功能在台灣是否適用,並發揮水利工程的強項,修補結構體,讓它成生成為名符其實的水上花園。
浮島共有兩座,面積各約6坪,基座是由廢棄蚵架的保麗龍塊組成,蚵架上的保麗龍塊常常因暴風巨浪碎裂,漂離水岸造成海洋生態的危機。學生因此以環境永續的概念,收集四散的保麗龍塊,完成結構的主體。
所有學生也依興趣專長分為四組:從頭到尾持續進行的民眾參與組,展開相關的調查之後,接著就是結構組入場,然後是水質監測組及植物組,依序完成浮島花園的任務。
其中,植物組以及水質監測組非水利工程長項,就對外討救兵,透過台南社大李武昌老師全程指導,以及與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張智華合作;這項實踐也從課堂發展成一項與台南市政府常態性合作的計畫。
低地防洪工程外思維:調適、與水共生
王筱雯指出,雖然民眾都知道低地調適的概念,但在實踐上仍有一段長路要走。過去低地防洪仍以工程為主,民眾非常仰賴工程保護安全,卻未意識到工程的保護只能到一個程度,超過這個標準就無法提供安全了!
這也造成民眾對政府某種程度的誤解,認為政府為何不以工程保護身家財產的安全?但即便政府提供的任何工程措施,都只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
而低地防洪調適難以言詞或概念溝通,因此才嘗試以實例來與民眾溝通。台南運河上的浮島就是一例。
王筱雯說,浮島可以有很多想像,例如住宅、農園等,許多功能尚待證實,在這座實驗性的浮島上,研究團隊希望能具備棲島、水質淨化以及環境教育的功能。
先民為了生活,在一片水域營造多樣性生態環境,一旦多樣性的棲地存在,就會吸引魚群,並藉此捕魚。因此除了浮島這個名稱,也常聽到棲島,水下吸引魚群,島上吸引鳥類駐足休憩,就是強調生態多樣性的概念。
在水質監測上,試圖了解這些植物和運河的水質有哪些互動與關連,浮島的實施能處理水質到何種程度?因此在漂浮花園上的植物不澆水,讓植物的水源及養分都來自於運河。兩座浮島面積很小,能夠影響運河的水質也是局部的,因此會先監測局部數據,再評估是否將經驗擴大。
學習與水共生是防洪調適的重要概念,未來人們可能居住在浮島屋,在水質允許條件下種植各項作物,這座浮島將提供環境教育、民眾參與的場域。
浮島上將持續進行植物、水質以及浮島結構的監測,依據監測數據滾動管理及調整。而這套模組與概念則提供給有興趣的社區、團體。「我們想建立的模組是提供建置浮島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元素以及可行性,在各地因地制宜的調整、實踐!」王筱雯強調不是複製成品,而是依據不同環境條件建置屬於當地的浮島。
與社區溝通 學習在地智慧
擔任民眾參與組長組長的碩一學生林瑋佑,第一次和里長交手就鎩羽而歸,王筱雯卻視為難得的學習經驗。
他自己在布袋濕地的研究計畫中,也有類似的處境。在第一年第一場的座談會中,就有民眾質疑「你們只是眾多到這裏做調查,寫完報告就拍拍屁股走人的眾多團隊之一!」
那時是王筱雯國外回來的第二年,充滿雄心壯志,卻因這段話深感挫折,一方面不解為何居民有此感受,另方面也下定決心要有所不同。
雖是基於面子問題,不想讓社區失望,但也是發自內心的期許。經過幾年來的蹲點,所有的調查都有在地居民的參與。藉由一再與社區的溝通,慢慢讓居民了解進行的計畫,因此第二年和當地民眾成了夥伴關係。
「科學研究」、「在地智慧」以及「政策資源」是王筱雯治學理念,尤其是在地智慧有賴民眾參與、貢獻。他說,社區參與的重點在於讓居民知道學術單位在做什麼,否則,學術單位自認清高,覺得自己是唯一,不跟民眾溝通,結果只是紙上談兵。而大學也有當負的社會責任,並非只是教教書,而必須踏出社區。
「當意識到有一天要與水共生,才會發展出調適的作為。」王筱雯說,洪災無法避免或減少,浮島也無法防洪與減洪,唯有觀念轉換,學著與水共生,增加洪災下的應變能力才是最佳方案。「大環境不易改變,但小環境是可以透過涓滴力量,一點一滴地改變!」
浮島花園實踐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大學教育如何服務社會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