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IWC)年會才如火如荼的召開,上演了一場反捕鯨陣營和支持捕鯨陣營的戲碼。我常常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隨意扯些環境相關事,當時就有網友問到,對於日本的補鯨行為應該抱持的心態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我的意見只有,在目標鯨豚族群數量足夠,不屬於絕種顧慮的話。不需要禁止補鯨。照一般利用海洋資源的模式即可。就算要『限制』的數量,也是依專家建議。倒是捕捉漁法,以及捕捉季節,好像才是開放補鯨未來的爭議中,需要被注意的。」
讀了更多資料後,發現原來我被科學的表象誤導,忘了科學的不及與不確定性。
英國BBC針對2006年捕鯨年會中,對於開放捕鯨的爭議,向讀者廣徵問題,把問題拿去問國際捕鯨委員會的科學團隊頭頭Greg Donovan。我很欣賞BBC這種幫公共意見去諮詢的做法,這個才是公共參與的媒體吧。
言歸正傳,他回答問題時,指出目前對鯨魚生態的科學研究仍太貧乏,鯨魚生長在遠洋,對於氣候與棲地變遷與環境污染後的生態也不可預測。還有,鯨魚的繁殖是很慢的,過去20年的鯨魚禁捕才讓鯨魚數量回復成現在這樣。而且科學有不確定性,今天以為數量足夠,可以抓了,但是實際上的數量並不能保證。
畢竟捕鯨委員會要為「捕鯨」做些準備的研究,他也提到日後要開放捕鯨的種類與數量,應該是要以區域海域為單位,而非全球。他也提到部分海運繁忙的海域,船隻與大型鯨魚的撞擊也影響數量。
日本對於捕鯨的偏執,或是傳統堅持,或是以科學研究之名將鯨魚肉流入市場,或對當地漁民宣導鯨豚吃掉漁獲,在網路上都可查得到中文資料。可是我不覺得重要,或可鄙。但讀了BBC的那篇訪問稿,我對於開放捕鯨,已經傾向謹慎保守。
畢竟台灣對於海洋的科學研究,遠遠不及於我們的漁獲量。國外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我想到瑞秋卡森撰寫《大藍海洋》的時候,海洋還是我們的內太空,是未知的世界。今日看海洋,似乎仍是未知與神秘。當我們連基因都解碼的時候,對海洋的研究仍這麼少,還要去談鯨魚與鮪魚這類海洋資產的分配,都好像是強盜在分贓一樣。
【參考資料】
BBC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