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報報】台灣冬天蛇不冬眠 「短暫休眠」不喜咬人 | 環境資訊中心

【你來報報】台灣冬天蛇不冬眠 「短暫休眠」不喜咬人

2015年12月09日
本報2015年12月9日高雄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秋末漸進冬季時令,恰巧這幾日氣溫明顯下降,一張雨傘節睡在球鞋的照片,在臉書被廣傳並熱烈討論,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可怕、恐怖、嚇死人了」。還有人說這時候的蛇不是該冬眠了嗎,怎麼還出來嚇人?

「蛇會冬眠」眾所皆知,但台灣冬季真的是蛇類冬眠季節嗎?墾管處野生動物救援志工獸醫.鯨生動物醫院院長錢興華表示,台灣地處於亞熱帶,冬天氣溫仍不會太低,即使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蛇的活動力也只是降低,進入「短暫休眠狀態」,並非真正冬眠;當氣溫回升,再出來活動。所以,民眾在冬天仍有機會與蛇相遇。

左圖為白梅花蛇環帶是淺灰褐色與黑色交錯,交錯部分不明顯且呈現鋸齒狀;右圖為雨傘節則有黑白分明且平整的間隔環帶,和三角形的斷體截面特徵。

左圖為白梅花蛇環帶是淺灰褐色與黑色交錯,交錯部分不明顯且呈現鋸齒狀;右圖為雨傘節則有黑白分明且平整的間隔環帶,和三角形的斷體截面特徵

找洞鑽、找洞躲是蛇類共通習性

泰雅鈍頭蛇發表人之一游崇瑋表示,「喜歡找洞鑽,找洞躲藏是蛇類的共通習性,不管有毒無毒都一樣。花蓮雨傘節這則新聞其實很單純,就只是蛇想找個地方窩著,而剛好找到了一隻鞋。」

「人蛇衝突在郊區相當大,剛好這條蛇是有毒性的雨傘節,所以也可能會造成危險。因此,住郊區的民眾要更有警覺性;不只冬天,只要鞋子放置室外,穿鞋之前最好把鞋子抖一抖。並減少戶外雜物堆疊,因為有雜物就會引起蛇類覓食動機並製造藏身環境。」游崇瑋說。

雨傘節睡在球鞋裡,照片在臉書廣傳,網友留言表示「可怕、恐怖、嚇死人了」。擷取臉書
雨傘節睡在球鞋裡,照片在臉書廣傳,網友留言表示「可怕、恐怖、嚇死人了」。擷取自臉書。

雨傘節棲地很廣,通常棲息潮濕的山坡與農業開墾地附近,市區附近也會出沒。獵食青蛙、蜥蜴、魚、鼠、蛇(甚至是同種類的蛇)或蛇蛋。而台灣蛇類很多,每一種習性也大不同。

像「青竹絲」肚子再餓都只會窩著一處,等待食物經過,吃飽就離開,青竹絲移動能力並不強,所以不會像雨傘節這樣躲在鞋櫃或球鞋裡。「龜殼花」也是不會到處跑,吃飽的龜殼花也不太會攻擊,不過,當消化完成,準備離開就難說。而同樣是響尾蛇亞科的「百步蛇」就比較會亂跑。其實,蛇是很節能的動物。

另外,溫馴無毒的「白梅花蛇」外型更因和雨傘節相似,常枉死在害怕毒蛇的人手中,名列台灣四大衰蛇之一。白梅花蛇環帶是淺灰褐色與黑色交錯,交錯部分不明顯且呈現鋸齒狀;雨傘節則有黑白分明且平整的間隔環帶,和三角形的斷體截面特徵。

台灣的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

常有一些人聽到「蛇」就大驚失色,因為不了解而感到很恐怖,甚至覺得如果被咬到可能會死掉,不免對牠心生恐懼;其實,台灣的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也幸好屬於蝙蝠蛇科神經性毒的雨傘節本身攻擊性並沒有很高,除非受威脅或挑釁才會扭動身體,或者以急衝方式做防禦性攻擊噬咬;其實當牠感到緊迫不安,大都是以僵結動作隱藏再趁機逃離。

雨傘節是三級保育動物,若因害怕毒蛇為由而移除捕殺不但觸法,也造成生態失衡。

遭雨傘節咬傷後未接受血清治療死亡率高達85%。會有這麼高致死率,是因為雨傘節咬傷的傷口不顯眼,只有輕微麻癢感,不會腫脹血流不止;甚至未發現被咬傷而忽視。導致在短短幾小時甚至幾分鐘,毒液由神經傳導視力漸漸模糊,抽筋、痙攣、肌肉麻痺與呼吸困難、衰竭、停止。

錢興華強調,在台灣「蛇一定會冬眠」是錯誤觀念;過去以「三角頭型是毒蛇」來辨別蛇有無毒性,更是須要修正的致命觀念。事實上,蛇是相當膽小的動物,遇到牠只要打草驚蛇,讓牠有足夠的時間逃跑,不要出手攻擊就不會被牠反咬。

若不慎遭蛇吻,記得在傷口附近做標記,並拍照記下蛇類形狀特徵、花紋顏色,在送醫救治時描述,才能提供醫師判斷醫療方針。而在無法判斷為有無毒性的情況下,一律以被毒蛇咬傷的狀況進行急救處理。切記,避免以口吸允傷口,若口內有傷口反而造成援救者毒害或被咬者傷口感染。

 

進食中的小錦蛇(錢興華提供)

影片解說:

蛇的下頷骨左右兩半是靠韌帶鬆弛地連在一起,由顎骨、翼狀骨、方骨和鱗骨彼此形成能活動的關節,因此,張口可以開很大,才能吞食比頭大好幾倍的食物。把蛇的身體分三段,胃就在中間1/3的上半段位置。而進食中的蛇受驚嚇會吐出食物,如果已經吞進胃部受了驚嚇,一樣會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