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魚知識大百科,翻轉你對牠的認知(上)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鮟鱇魚知識大百科,翻轉你對牠的認知(上)

2015年12月15日
作者: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副研究員/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副教授)

鮟鱇魚大概是除了一般我們常見常吃的吳郭魚(慈鯛)、秋刀魚或者虱目魚以外,大家最耳熟能詳的魚類。小學課本裡面又稱他們是燈籠魚,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頭上有一根釣竿,上面有發光器。

大斑壁魚(Antennarius maculatus)是鮟鱇魚的成員之一,又稱為玩具虎,是珊瑚礁常見物種,也是水族交易的寵兒,但是他們並沒有發光器,公母也長的一樣。圖片作者:梁coco
大斑壁魚(Antennarius maculatus)是鮟鱇魚的成員之一,又稱為玩具虎,是珊瑚礁常見物種,也是水族交易的寵兒,但是他們並沒有發光器,公母也長的一樣。圖片作者:梁coco

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發光器只存在一半左右的鮟鱇魚物種,有更多的鮟鱇魚的釣竿其實是沒有發光器的。另外一個最常見的誤解是所有鮟鱇魚的公魚都很小,都會咬在母魚身上,其實不然,只有深海鮟鱇魚的公魚比母魚小,且只有少數公魚會咬在母魚身上。

這樣的誤解普遍地在網路上流傳著,以致於很多資訊變成以訛傳訛,錯誤的內容一再被重複,造成大家無法判斷什麼是正確的。在研究魚類分類多年後,筆者也深刻體會到學術的象牙塔跟普羅大眾間的確存有相當大的隔閡。因此,認為有必要針對這些錯誤的訊息提出澄清,也讓大家從此可以有較正確的知識可以使用。

本文以問答的方式,希望可以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我們最熟悉又陌生的鮟鱇魚。

什麼是鮟鱇魚?

鮟鱇魚的主要特徵是第一背鰭與第二背鰭分離,有1~6根獨立的硬棘,其中第一背鰭棘特化成釣竿狀,稱為吻觸手。吻觸手末端有個特化的誘引器,稱為餌球。所有鮟鱇魚都沒有肋骨,所以它們胃可以撐很大,甚至吃下比自己大的魚。

大部分的鮟鱇魚的牙齒強壯且可向內倒伏,如倒勾般,只要進去口中的獵物就別想逃出來。鮟鱇魚的鰓蓋發育並不完全,因此沒有一般魚類的鰓裂,取而代之的是鰓孔,而鰓孔位於胸鰭基部下方或後方。它們的腹鰭位在腹部前方,胸鰭通常為柄狀,可以在海底或是珊瑚礁間爬行(深海鮟鱇沒有腹鰭)。有些鮟鱇魚體色會跟環境相仿,用以欺敵。

鮟鱇魚的統稱為Anglerfish,意思是會釣魚的魚。來自於它們會使用特化的第一背鰭引誘獵物。

看的到這尾條紋壁魚(Antennarius striatus)長得像肥肥的小蟲的餌球嗎?他們是藉由擺動吻觸手,讓餌球像小蟲一樣蠕動,引誘獵物前來。圖片作者:Amy Hung。
看的到這尾條紋壁魚(Antennarius striatus)長得像肥肥的小蟲的餌球嗎?他們是藉由擺動吻觸手,讓餌球像小蟲一樣蠕動,引誘獵物前來。圖片作者:Amy Hung。

鮟鱇魚有多少種?

鮟鱇魚是一個相當大的家族,目前全球鮟鱇目的物種有超過340個種,分屬在18個科別下面。比較粗略的分法,可以將鮟鱇魚分成鮟鱇類、躄魚類、棘茄魚類以及深海鮟鱇類。其中會發光的深海鮟鱇類約占了一半的數量。

燈籠魚其實是一種誤解!

其實把鮟鱇稱作燈籠魚是一種普遍的誤解。英文真正稱為Laternfishes的其實是燈籠魚科(Myctophidae)的物種,這類的魚普遍體型相當小,身體腹側有許多小小的發光器。他們通常具有垂直洄游的習性,會在晚上游到接近海面的地方覓食,然後在白天時會到深海。

由於深海鮟鱇魚頭頂有一個發光器,因此也被我們稱為燈籠魚。久了之後,大家都以為所有的鮟鱇魚都有發光器,也都稱為燈籠魚。但事實上並非所有鮟鱇魚燈會發光。

燈籠魚的一種,可以清楚看到身體腹側有許多發光器。圖片作者:何宣慶。

燈籠魚的一種,可以清楚看到身體腹側有許多發光器。圖片作者:何宣慶。

鮟鱇魚類的特徵是什麼?

鮟鱇魚類主要是指鮟鱇科(Lophiidae)的物種,英文又稱Monkfish或者Goosefish。看過日本電視美食節目的人應該常會看到日本人會在冬天吃鮟鱇魚火鍋(Nabe)。這一類的鮟鱇魚屬於黃鮟鱇屬(Lophius)通常可以長很大,身體扁平,下巴突出,背鰭有3~6根棘,除第一根棘特化為釣竿跟餌球外,有些鮟鱇的其他棘也會長有小捲鬚,就像是海中的藻類。它們的餌球構造相當多樣,有些像是小魚或小蝦,有些則像是一片葉子。

在歐美國家,他們也會吃一些黃鮟鱇屬的物種,但是與日本種類不同。這些鮟鱇又被稱為窮人的龍蝦,因為吃起來相當Q彈,不太像真正的魚肉。是許多高檔餐廳一定會提供的菜色。

鮟鱇魚科的物種主要是背部有3-6根硬棘,奈氏擬鮟鱇(Lophiodes naresi)是西太平洋常見的小型物種,通常被丟在下雜魚堆絞碎當飼料。圖片作者:何宣慶。

鮟鱇魚科的物種主要是背部有3-6根硬棘,奈氏擬鮟鱇(Lophiodes naresi)是西太平洋常見的小型物種,通常被丟在下雜魚堆絞碎當飼料。圖片作者:何宣慶。

奈氏擬鮟鱇的餌球有兩個小黑點跟皮瓣,就像是小魚或小蝦一般。圖片作者:何宣慶。
奈氏擬鮟鱇的餌球有兩個小黑點跟皮瓣,就像是小魚或小蝦一般。圖片作者:何宣慶。

鮟鱇科是最常被拿來食用的物種,在歐美又被稱為窮人的龍蝦(中間的白肉)。圖片作者:何宣慶。
鮟鱇科是最常被拿來食用的物種,在歐美又被稱為窮人的龍蝦(中間的白肉)。圖片作者:何宣慶。

躄魚類的特徵是什麼?

躄魚類主要是只躄魚科(Antennaridae)的物種,另外也包含了四臂臂魚科(Tetrabrachiidae)、手臂魚科(Brachionichthyidae)、及鮟臂魚科(Lophichthyidae)的物種。它們的主要特徵是背鰭有1~3根棘,第一根棘細長或者相當短,末端餌球樣式相當多,有些像是毛球、有些則像是蠕蟲。躄魚類主要棲息在珊瑚礁地區,身體顏色相當多變,可以模擬環境的顏色。有些躄魚甚至可以長出跟珊瑚一模一樣的紋路。根據觀察條紋光躄魚(Histrio histrio)在成長過程中身上的皮瓣會隨著周邊藻類繁盛的程度而有明顯的增減。

蟲紋絨冠躄魚(Lophiocharon trisignatus)的吻觸手相當長,但是末端的餌球不怎麼發達。雖然這個種產在菲律賓到澳洲,但是台灣的水族館偶而會進口販售。圖片作者:何宣慶。
蟲紋絨冠躄魚(Lophiocharon trisignatus)的吻觸手相當長,但是末端的餌球不怎麼發達。雖然這個種產在菲律賓到澳洲,但是台灣的水族館偶而會進口販售。圖片作者:何宣慶。

白斑壁魚的顏色相當多變,常見的有黃色跟紅色的顏色。圖片作者:凱欣。
白斑壁魚的顏色相當多變,常見的有黃色跟紅色的顏色。圖片作者:凱欣。

單棘躄魚類的特徵是什麼?

單棘躄魚類是指單棘躄魚科(Chaunacidae)物種。屬於較深海的魚類,偶爾出現在底拖網船的下雜魚堆中,由於個體不大,所以少有人利用,也不常被注意。單棘躄魚主要的特徵是全身布滿細刺,吻觸手很短,末端的餌球呈毛球狀;第一背鰭後方有一個半圓形的凹槽,稱為吻槽(illicial trough),剛好可以讓吻觸手平躺;以及第二跟第三背鰭棘隱於皮下。仔細觀察也可以看到單棘躄魚的側線形成渠道(canal),在頭部形成複雜的網路。

單棘躄魚並不常見,它們顏色通常都相當鮮豔,一般生活在數百公尺的深海。圖片作者:何宣慶。
單棘躄魚並不常見,它們顏色通常都相當鮮豔,一般生活在數百公尺的深海。圖片作者:何宣慶。

棘茄魚類的特徵是什麼?

棘茄魚類是指棘茄魚科(Ogcocephalidae)的物種,棲息環境為淺海到深海的砂泥底或礫石底,也有一部分會生活在海底火山周邊。雖然有一些棘茄魚在下雜魚堆中相當常見,絕大部分的棘茄魚是相當稀少的。

棘茄魚的主要特徵是吻部形成一個空腔,又稱為吻腔(illicial cavity),吻觸手位於空腔內。它們的吻觸手相當短,大概與眼睛寬度等長;餌球成肉質狀,上方有一個開孔,裡面則有許多葉片狀間隔。棘茄魚的頭部與身體相當扁平,通常形成近圓形或三角形的體盤,他們的身體則附滿骨板狀的刺。

圓盤狀的棘茄魚(Halieutaea)是較常見的物種,生活水深也較淺,數十公尺到數百公尺都有,在紐西蘭又稱為迷你披薩。圖片作者:何宣慶

圓盤狀的棘茄魚(Halieutaea)是較常見的物種,生活水深也較淺,數十公尺到數百公尺都有,在紐西蘭又稱為迷你披薩。圖片作者:何宣慶

長得像外星人的擬棘茄魚(Halieutopsis)。這類的物種通常生活在較深的海底。圖片作者:何宣慶。

長得像外星人的擬棘茄魚(Halieutopsis)。這類的物種通常生活在較深的海底。圖片作者:何宣慶。

深海鮟鱇類的特徵是什麼?

深海鮟鱇類共有11科超過150種,他們主要棲息在數百公尺到數千公尺的深海中,屬於大洋游泳性魚類。深海鮟鱇的主要共同特徵是餌球本身就是一個發光器,其內具有發光菌共生以及不具有腹鰭。

十一個科別的深海鮟鱇魚各有不同的特徵,最怪異的應該要算是奇鮟鱇科,這類的物種吻觸手並不長在頭頂,反而是在嘴巴,當好奇的小魚靠近時,就可以直接把小魚吃掉,奇鮟鱇同時也是現在有紀錄分布最深的奇鮟鱇魚,發現地點超過3,600公尺。

奇鮟鱇的上頜較下頜突出,餌球(發光器)就長在上頜,可以引誘獵物。圖片作者:何宣慶。

奇鮟鱇的上頜較下頜突出,餌球(發光器)就長在上頜,可以引誘獵物。圖片作者:何宣慶。

鮟鱇魚住在哪裡?

所有鮟鱇魚一輩子都住在海中,但是從淺海的幾公尺到深達3,600公尺的深海都有。鮟鱇魚類主要棲息在砂泥底。躄魚科的魚類主要棲息在珊瑚礁地區,除了一種條紋光躄魚(Histrio histrio)是會隨著藻類四處漂流。深海鮟鱇類則主要是深海游泳性,散佈在深海的各個水層中。日本曾發現一種擬鮟鱇在接近海面游泳,最深的深海鮟鱇於分布則超過3千公尺。

邵氏蟾鮟鱇是台灣第一個命名的深海鮟鱇新種,具有相當複雜的餌球發光器。圖片作者:何宣慶。
邵氏蟾鮟鱇是台灣第一個命名的深海鮟鱇新種,具有相當複雜的餌球發光器。圖片作者:何宣慶。

鮟鱇魚怎麼繁殖?

鮟鱇魚的繁殖屬於體外授精,成熟的公魚跟母魚到了繁殖季節,就會找到彼此,然後分別排出精子跟卵,進行受精。大部分的鮟鱇魚會生下一個很大的膠狀物體,稱為卵筏,卵筏有時候可以長達數公尺,可以有效保護鮟鱇的卵不要被吃掉,也可以盡可能將鮟鱇的卵飄送到更遠的地方去。

深海鮟鱇則是大家所熟知的,雄魚會咬在雌魚身上,吸食雌魚的血液維生。等到雌魚準備要產卵時,就會以激素通知雄魚,讓雄魚同於產出精子。最多曾記錄到四隻雄魚同時吸附在雌魚身上。但是不同種類的深海鮟鱇其實有很不一樣的策略,有些深海鮟鱇的雄魚其實不咬在雌魚身上。

※看完本篇您是否才恍然大悟原來鮟鱇魚的種類是如此豐富,許多有趣的長相,生活方式竟都如此特殊!明日我們將從鮟鱇魚的移動方式到進食、餌求特徵說起,另外您知道日本人吃的鮟鱇魚是哪一種嗎?除了日本,其他國家的人會吃嗎?繼續閱讀下篇,帶大家進一步了解!

作者簡介
何宣慶博士於碩士期間接觸深海鮟鱇分類,深入研究台灣深海鮟鱇之多樣性,將台灣原本有的兩種紀錄,增加到28種,隨後又增加到32個種。博士期間將研究擴大到全球所有鮟鱇魚類的研究,並專注探討鮟鱇魚目下棘茄魚科的演化關係,並成為全球少數的鮟鱇魚專家。目前已經發表各類鮟鱇魚新種25種以及其他魚類新種超過2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