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報報】復育台灣原生毛蟹 清大教授結合佛教資源護生 | 環境資訊中心

【你來報報】復育台灣原生毛蟹 清大教授結合佛教資源護生

2016年01月11日
本報2016年1月11日新竹訊,公民記者黃淑玲報導

1月9日早上趁著漲潮,在新竹頭前溪入海口處,冬季海風呼呼地吹,長期致力於保育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曾晴賢,推著即將野放的毛蟹說:「生命是等價的。台灣原生種毛蟹是原地野放,牠的食性,擔負起河川清道夫的角色,在牠的繁殖季野放,讓牠降海產卵完更有延續生命的意義。」

攝影:黃淑玲。

即將野放的毛蟹。攝影:黃淑玲。

透過曾晴賢的引薦,並由佛教廣願福慧協會理事長釋見石法師率同蓮友們出資,從捕蟹人手中買下這些台灣原生種毛蟹,在台灣毛蟹的繁殖季野放回河口。此處離台灣毛蟹降海產卵的海口只有一公里。

曾晴賢長期致力於生命資源保護,毛蟹復育與觀察記錄也是其中一項,他如數家珍講起毛蟹的一生:「冬天是毛蟹降海產卵的季節,每年的7月毛蟹開始啟動生命旅程,從待了2~3年山裡的河川往河的入海口遷徙,待在河口等待成熟,也在此尋找另一半交配,在新竹頭前溪的河口放生毛蟹,縮短毛蟹在回到出生地的旅程,種種的障礙與陷井,受精後毛蟹媽媽會抱蛋,等到適當的成熟時機,也差不多到了冬至以後,由河口降海釋出蟹苗,已經習慣河川生活的毛蟹媽媽,也在出生地的海裡結束生命。」

「新生的毛蟹苗,剛開始是浮在海面的蜉蝣生物,約一個月後,長大到約透明、指甲大小,由海口回河口待大約半年的時間,等到端午節左右,在5~6月的雨季,循著毛蟹媽媽走過的生命旅程,逆流而上游到山裡的河川生長。一直到約2~3歲左右才會再降海去繁殖。」

「護生」不只救,更實踐生命延續的意義

曾晴賢認同佛教放生從刀口下救出倒懸生命的意義,但是生態環境的改變,他覺得護生更須符合生態現況,除了隨緣不是刻意安排以外,更要依照自己能力所及來做。

攝影:黃淑玲。

護生更須符合生態現況。攝影:黃淑玲。

曾晴賢在新竹南寮的路邊,遇到販賣毛蟹的鄭太太,她的丈夫是捕毛蟹達人鄭禮通,十餘年前在職場上發生工安意外而雙手前臂截肢,後來靠著捕毛蟹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鄭禮通先生說,他捕毛蟹也十多年了,每年7月開始捕毛蟹,一直到冬至結束,因為這時節毛蟹開始抱蛋,從河裡深處往海口走,要到海裡產卵,他們就不抓了。他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捕毛蟹維生,捉回來的籠子,體型小的會放生,如果捉到俗稱「開花」的抱蛋毛蟹,也會放生回去。

但是,今年的捕獲量,只有去年的1/5,如果配合曾晴賢作毛蟹復育,有團體願意買去放生,他很願意合作。鄭先生不好意思地說:「這個家要靠我養,我再抓個兩年,等孩子大了,我就不用抓毛蟹了。」

曾晴賢表示:「這個繁殖季節放生毛蟹,有生命延續的意義。一隻母毛蟹可以產出數萬到70萬之間的卵,此次野放約700隻的毛蟹,對於漁業資源復育,也有一定的意義。」

毛蟹是生態的清道夫

這麼多的物種,為何選擇毛蟹作復育呢?曾晴賢解釋,台灣原生的西部毛蟹(原稱日本絨螯蟹後來團隊查出應是台灣原生種合浦絨螯蟹),是河川的清道夫,牠的食量大無所不吃,可以大量清除河川裡的屍體,對於一條河川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以石頭上的矽藻為食物,毛蟹和香魚一樣具有特殊的香氣,加上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是很受歡迎的野味,對於漁業的永續資源非常有幫助。

台灣原生種毛蟹是水質指標性生物,期望重現南部河川

毛蟹需要乾淨的環境生長,所以也是河川水質的指標生物,在生態上有其特殊意義。原本河川常見的毛蟹,根據曾晴賢的野外調查,目前濁水溪以南因為汙染的關係,野外已見不到毛蟹蹤跡,新竹新豐的捕蟹達人鄭先生也表示,今年的捕獲量只有去年的1/5!

曾晴賢很期待能夠引薦願意放生的團體與當地環保團體合作,慢慢著手全台毛蟹復育。他相信毛蟹復育的工作,不但可以達到放生的意義,永續的漁業資源保育,還可以養活賴以維生的人,對於臺灣河川生態保育和環境保護極其有意義。

攝影:黃淑玲。

毛蟹是河川水質的指標生物。攝影:黃淑玲。

「護生」取代「放生」,在生命的關口拉他一把,給予祝福

放生不只是一時,舉辦的一個活動與儀軌而已,應該是與時俱進,永續維護生態的一個價值觀。與其說「放生」,不如說是「護生」!

贊助野放毛蟹佛教廣願福慧協會理事長釋見石法師說:「佛陀放生慈悲的智慧受到誤解,好多人聽到要放生,連內容都不了解,光聽就立即回應:『不認同!』但放生本身沒有錯,我們帶頭配合生態專家如法來做,讓大家了解,放生是可以配合生態保育的。」

釋見石法師表示,台灣毛蟹的生命旅程跟鰻魚還有鮭魚一樣酷!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每個生命,因難的時候,推他一把。至於後面如何,每個生命有其獨自的因緣,至少在淪為畜牲道的這一世,有快樂的一生。雖然毛蟹放生後,可能還是會落入食客口中,但是幫牠延續生命傳承的任務,將來成為漁業資源,也可以養活賴以維生的人。未成佛道,先結善緣,以放生的儀軌,為毛蟹皈依佛法,能解除淪為畜牲道的業障,祝福牠們在結束此世後,期望來生得生智慧,能修習佛法,將來菩提道上,都是成佛的好伴侶!

攝影:黃淑玲。

釋見石法師認為,放生是可以配合生態保育的。攝影:黃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