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黑海岸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石門黑海岸

2016年04月04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在黑色油污裡掙扎,海洋生物面臨生態劫難。一艘艘巨輪,一再發生擱淺事件,一再重創生態。染黑的海岸,糾結著社會人心,究竟該如何避免下一場災難的到來...

漏油讓海洋生物面臨生態劫難。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2月25日,紐埃籍耘海號客輪,在澎湖小白沙嶼海域,發生擱淺事件,船上約有140噸柴油,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擔心發生油污事件,搭船出海觀察,海面上發現零星油花。澎湖縣政府緊急進行搶救,等待天氣轉好,就開始展開抽油作業,避免油污危機。

就在澎湖擱淺事件還在搶救中,3月10日,再度發生全重8千噸的德翔台北貨輪,因為故障失去動力,擱淺在石門海域的礁岩上,距離岸邊大約300公尺。在救出船員後隔天,發現船身已有裂縫,零星油污外洩,造成沿岸點狀性重油污染,岸邊可見大量刺豚等魚類死亡,政府緊急動員石門區清潔人員,在岸邊清除油污。

德翔台北貨輪擱淺。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3月11日,氣候不良,風浪過高,政府派出空勤直升機,搭載人員登船查看,卻發生墜機,造成兩人死亡憾事。風浪讓抽油作業一直無法展開,只能在岸邊布下攔油索。直到3月16日,風浪較為平緩,才能派出抽油平台船前往抽油,但是平台船噸位小,抽油速度相當緩慢。

3月24日,政府監控發現,貨輪後半部不斷傾斜,造成裂縫加大,評估將發生大量漏油。25日早上,漏油已經布滿石門海岸,形成一道長約二公里的油污帶。船公司與政府部門加派人力,分區進行清理。石門知名的觀光景點-石門洞,也遭到重油污染,綠色潮間帶布滿彩色油漬,潔白沙灘也抹上黑色油污。連原本在當地採集潮間帶食物的婦女,都受雇來清理油污。

環境團體前來海岸做污染紀錄,發現近八成的螃蟹,都遭到污染,形成生態危機。海洋大學何平合教授表示,每當發生海岸油污事件,岸上的螺貝、螃蟹,都是受害最重的生物族群。專攻海洋污染的鄭學淵教授指出,海洋油污不只發生在岸上,海中更有許多看不見的環境污染,將影響食物鏈。

海洋油污將影響食物鏈。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重油污染海岸之時,更讓人擔憂的是,船上八個裝有甲苯等化學品的貨櫃,一旦落海破裂,將造成另一波污染災害。

擱淺事件造成環境危害,引發社會關注,行政院長張善政來到現場,了解搶救進度。擱淺事件發生後,石門鄉公所設置搶救應變中心,不時召開會議,船公司人員針對貨櫃搶救,提出應變方式。

2008年石門發生晨曦號擱淺事件,2011年萬里發生瑞星號擱淺事件,今年又發生德翔台北號擱淺,對於北海岸一再發生擱淺,造成油污事件,地方漁會與當地居民憤怒質疑,如何彌補漁民與環境的損失。面對外界質疑政府處理慢半拍,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搶救已經造成人命犧牲,實在不能講這種話。

鄰近油污區的富基漁港,餐廳業者表示魚貨未受污染,卻因為油污事件,觀光客明顯減少,損失不知該找誰賠?當地里長表示,因為冬季氣候加上地形因素,北海岸成為擱淺熱區,政府應該加強船舶檢查與管制,不要老是故障擱淺。

油污對生態影響時間相當久遠。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海洋大學鄭學淵教授,進行海域污染調查,透過採集水質,分析污染數據,也希望未來能建立生態損失的評估方式,作為求償參考依據。海洋大學何平合教授,以國外油污事件為例,表示根據調查,油污事件發生30年後,沉降土底的油污,都還對生物生態有影響,影響時間相當久遠。

台灣不斷發生海洋油污事件,政府也不斷進行搶救SOP演練,但是事前的船隻安全檢查,以及故障時的及時拖離,事後搶救時效的掌握,還有除油機具的精進,都是可以再加強的地方,避免油污發生,造成讓人驚心的黑海岸,傷害生計,也危害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