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文件 凸顯汙染產業更為黑心的一面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巴拿馬文件 凸顯汙染產業更為黑心的一面

2016年04月09日
作者:彭瑞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資訊中心主任)

巴拿馬文件震撼全球,不僅揭露權貴階級藉由境外空殼公司避稅的醜聞,也凸顯汙染產業更為黑心的一面:一些石油或天然氣等能源產業的獲益者,他們不僅坐享環境成本外部化的豐厚收益,更不願意繳納這些收益的合理稅賦,損害國家財政,也影響了國家藉由預算分配來收拾汙染殘局的能力──這些錢,可能是用於環境整治、或是用於補償開發行為的受害者與弱勢在地產業、或是用於改善脆弱地區和弱勢者應對汙染排放後果的能力,提升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位於俄羅斯的油田。照片提供:世界銀行;攝影: Gennadiy Kolodkink(CC BY-SA 2.0)。

位於俄羅斯的油田。照片提供:世界銀行;攝影: Gennadiy Kolodkink(CC BY-SA 2.0)

很難論斷最近涉入這樁醜聞的政壇名流,例如俄羅斯總統普丁、英國首相卡麥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冰島已辭職的總理甘勞格森(Sigmunder David Gunlaugsson)、或是歐盟能源與氣候變遷執委卡尼特(Miguel Arias Canete)等人,其家族或裙帶關係所涉入的資金有多少比例來自化石燃料產業;然而以普丁為例,英國衛報揭露風傳媒編譯),在巴拿馬文件中記錄到的境外(離岸)交易顯示,普丁親信的賺頭達數百萬美元。姑且不論其洗錢路徑如何,或是普丁的身價到底有多少(有一份2007年從普京總統辦公室流出的報告指出,他身價至少上看400億美元),光論普丁的 裙帶關係,據信與化石燃料產業關係匪淺,2010年美國外交電報(diplomatic  cables)暗示,普丁親信幾乎掌控了全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及工業資源。

巴拿馬文件所顯示的其他事實是,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產油國,均有不少富有人士牽涉在內,尤其是奈及利亞產油州州長,和委內瑞拉國營的石油公司,則是高階負責人直接涉入。中國的情況較為複雜,早在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兩年前揭露的資料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就與數十家離岸公司有所牽連,而在更早之前,以周永康、曾慶紅、薄熙來等高層為象徵的石油幫集團,也在習近平任內遭貪腐整治,此次習近平和其姊夫鄧家貴所涉入的境外資金,則尚未顯示與石油產業有所牽連。

英國首相卡麥隆家族的財富也尚未有和化石燃料產業牽連的跡象,不過卡麥隆執政團隊更糗的是在2015年底被綠色和平所調查到弊端,在全球於巴黎召開氣候峰會,就能源轉型願景展開討論之時,英國政府陸續核發頁岩油開採執照,且有多間公司是由註冊在海外「避稅天堂」的公司所完全控股或部分持有。根據當年12月16日公布的調查,有高達40%的水力壓裂法鑽油執照為諸多與避稅天堂有關的公司所持有,像是Celtique Energy、英國高卓拉能源公司(Cuadrilla)、英國石化工業集團INEOS 和Third Energy,而且還對保護區和不少鄉村地景、地質遺跡開大門。這讓卡麥隆政府對抗氣候變遷的企圖心大受質疑。

上述化石燃料產業獲益者的避稅醜聞,凸顯了此類汙染產業獲益者的多重道德危機:他們先是坐享環境成本外部化(包括化石燃料補貼)的豐厚利潤,對課徵環境附加稅或能源稅等主張大力阻撓;其後,他們連對於開發與汙染排放受害者被稀釋過的法律責任,都設法鑽漏洞逃避,運用匯款至離岸空殼公司,製造低資產假象,逃避起碼的稅賦責任。

國際上正興起一股致力於改革化石燃料補貼的趨勢,設法計算能源產業的真實成本,好讓能源消費者應付的代價能反映真實的環境成本;當此之下,這樣的逃稅漏洞存在,無疑的是讓全世界應對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的能力蒙上陰影。

根據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研究,全球化石燃料公司每年獲得5.3兆美元補貼,占全球GDP的6.5%,相當於每分鐘接受1千萬美元,比世界各國政府投注在醫療費用的總和還要多更多。此外,化石燃補貼導致碳排量提高,因此而導致的氣候變遷災損約1.27兆,約佔總補貼的1/4。在更早之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剖析IMF的報告時便發現,全球的燃料補貼上,有43%是由前四分之一的富有階級所享有,而佔所得分配最後四分之一者,僅享有7%。

這顯示,現有合法的化石燃料補貼體制已無助於縮短貧富差距,若再加上獲利者境外避稅的手段,只有更加惡化而已。

面對化石燃料排放導致的氣候變遷惡果,全球社會亟需要提升應對能力與調適能力的資金,以及能源轉型的投資;而當全球社會為了這些資金來源傷透腦筋之時,國際上民間有關的稅賦改革倡議更值得發人省思:希望每個國家與其領地,都制定一套將真實的公司實益擁有者登錄在案的系統,並且都遵守「共同申報準則」(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或稱做「CRS」),進行稅務資訊交換。

台灣要對這一波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的趨勢有所貢獻,除了靠已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在能源稅等稅制改革上也要持續努力,而在看似無關的境外避稅管道防堵方面,則更需跟上腳步。不過,如同參與ICIJ調查的天下雜誌報導所提:「在國際上,台灣有艱困的外交處境,難以進入國際租稅多邊組織;在國內,利益團體遊說、立法怠惰的結果,就是稅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一躺多年。」

讓化石燃料產業擔起真實的成本,是實現產業結構朝向再生能源轉型的必要途徑,而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本文部分國際環團主張由趙家緯搜尋提供、鄒敏惠編譯)

作者

彭瑞祥

六年級生,曾在咖啡店當吧檯兼翻譯,十多年前受南方電子報、破報、國家地理雜誌啟蒙,希望也能自己做媒體關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