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局表示 濕地面積銳減造成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中國林業局表示 濕地面積銳減造成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2016年07月08日
摘錄自2016年7月7日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南方暴雨災情,截至7月3日,中國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有關專家表示,洪水災害屬於氣象災害,但人為因素也不可忽視。土地用途的改變,以及因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而對洪水易發區進行的開發,特別是濕地的減少,都使得洪水的風險和危害性不斷提高。

中國近年來澇患頻傳,圖為2010年藏東舟曲洪災後狀況 。圖片來源:SFT HQ (CC BY 2.0)。

長江流域受圍墾、污染、過牧、基建和城市化佔用的威脅影響處於高發態勢,濕地受威脅影響大。中國國家林業局公佈的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來,中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相當於減少了兩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

「基建佔用和圍墾仍然是目前我國重要濕地受到的主要威脅,受影響的濕地範圍仍然佔有較大比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說。

張永利介紹,根據兩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對比,近十年來受到基建佔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加了十倍以上,主要分佈在沿海地區。有些地方為了發展,不計代價地開發海景地、生態城;圍墾佔用濕地仍屢有發生,主要分佈在沿海、大江大河及湖泊周邊地區。

濕地為人類提供了物質生產、環境調節和人文社會等諸多服務。研究機構設計出了數種評價方法,可以對濕地服務價值進行量化評估。

最新研究顯示,中國沿海地區快速、大範圍的圍墾和填海已造成濱海濕地面積銳減,八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即將被衝破,而這是維護中國基本生態安全的底線,包括提供水產品、淡水和防洪等。

天津濱海新區造陸規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中國所有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沿海濕地受到的威脅最嚴重,但保護力度卻最小。」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宜瑜說。

陳宜瑜率領的研究團隊曾歷時18個月、耗資60萬美元開展了「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中國60%以上的天然沿海濕地消失,包括53%的溫帶濱海濕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

調查發現,從1950年到2000年,圍墾和填海導致全國濱海濕地消失了一半。在2006年至2010年間,為了滿足沿海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和經濟建設對建設工業區、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平均每年有近4萬公頃的濱海濕地被圍填。

中國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雷光春表示:「未來圍填海的規模更大。」項目組不完全統計顯示,隨著新一輪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到2020年,中國沿海地區發展還有超過57.8萬公頃的圍填海需求。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國洪澇、乾旱、赤潮、沙塵暴、荒漠化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與許多濕地消失和退化密切相關。研究人員發現,洪水災害的發生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濕地面積的銳減有很大的關聯性。

中國國家林業局已經劃定了「到2020年全國濕地面積不少於8億畝」的濕地保護紅線。張永利說,劃定這條紅線,遏制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退化趨勢的需要。他說,對於划入紅線的部分濕地,允許合理開發利用,但應作出具體的制度設計,要明確濕地利用範圍、時間、強度、方式等,使濕地資源利用在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承載力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