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無塑生活正流行 「簡單愛海市集」本週日登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挑戰無塑生活正流行 「簡單愛海市集」本週日登場

2016年09月02日
本報2016年9月2日台北訊,瞿涵、許惠婷報導

台灣人平均每天用掉2.14個塑膠袋,從取用至丟棄,平均僅12分鐘,但卻得花上200年才會分解。如今全世界都面臨「塑化危機」,塑膠垃圾除了佔領陸地,更流落至海洋裡,估計有5兆件塑膠垃圾,傷害著海洋生物與環境,最後更會威脅人類生存。

希望能以生活減塑做起,展開拯救海洋的第一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Simple Market簡單市集共同策劃、舉辦了「海,你沒塑吧?2016簡單愛海市集」,將於本週日(4日)下午,於台北市四四南村,和大眾一起體驗無塑消費的可能。

「減塑真的沒那麼難,來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吧!」活動總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許惠婷表示,因為資訊傳遞容易,許多人也知道一次性塑膠用品傷害海洋,但是要跨出減塑行動還是會覺得有門檻。

「因為跟已經習慣的消費方式不一樣,」透過舉辦市集,可以聚集很多默默身體力行減塑的群眾,分享愛護海洋、環境的生活經驗,希望能影響還沒有勇氣行動的人。「自備餐具跟餐盒很潮的,我們並不孤單,」許惠婷笑說。

湛藍大海  成了塑膠垃圾的新家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長期監測台灣海岸及海洋環境,發現海岸及海下皆充斥大量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危害。而這些廢棄物中,超過半數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及消費行為。

大型塑膠垃圾可能會纏繞海洋生物,小的則會被誤認為食物攝食,最後恐將隨著食物鏈再回到人體上。根據2012年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來,海洋生物遭海洋垃圾而纏繞致死與誤食致死的情況上升了四成。

許惠婷指出,近年來海龜鼻子裡拔出塑膠吸管、領航鯨滿腹塑膠袋而死,在海洋生物體內的塑膠,原本都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

而由於拋棄式塑膠製品越來越多,全球的塑膠卻只有5%被回收,海中塑膠數量只會繼續成長,預估到了2050年,海中塑膠垃圾的重量很可能比魚還重。

響應減塑  愛海其實很簡單

因此「海,你沒塑吧?簡單愛海市集」邀請民眾前來認識海洋保育行動,並一同探索無塑消費的可能。市集將有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等海洋保育團體;以及曾走訪盧安達-世界首個全面禁用塑膠袋的國家-的團隊wowAfrica阿非卡、月亮杯達人等,與民眾分享經驗。 

無塑消費則有蜂蠟保鮮膜、竹牙刷、不鏽鋼吸管、環保麵包袋、布衛生棉等,替代拋棄式塑膠的創意好物百花爭豔。 

元氣馬毛牙刷,竹製刷柄、馬毛刷毛,天然可分解。圖片來源:元泰竹藝社。 不銹鋼吸管,有細有粗、有彎有直。圖片來源:QC館。

「海,你沒塑吧?簡單愛海市集」將在9月4日下午1點至7點,於台北市四四南村登場,距離捷運台北101/世貿站2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現場除了三十多個攤位,還有竹吸管DIY手作工作坊、愛海短講、音樂演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更設計愛海串聯挑戰,民眾至任三個攤位闖關成功後,即可參加抽獎,獲得各攤位提供的禮物兌換券。

邀請您自備購物袋、水壺和容器,攜帶週末出遊的親朋好友,一同前來響應無塑生活。愛海,其實很簡單。詳細活動訊息請見:海,你沒塑吧?2016簡單愛海市集

另外,未能到場的民眾也能透過網路,響應減塑新生活。環資於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至9月17日國際淨灘日之間,發起「減塑20萬大挑戰」,鼓勵大眾減用塑膠,並將使用替代方案的照片上傳至社群媒體,使用#你有塑嗎、#200kPlasticChallenge 等關鍵字,串聯行動,凝聚更大力量。

作者

許惠婷

相信動物解放、環境平權,還有人的能動性。盡力實踐著零廢棄物蔬食生活,同時用筆和口希望更多人一起邁向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