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票率:52%(票數:584)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外海發生大地震,引發劇烈海嘯,對印度洋諸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斯里蘭卡、泰國和索馬利亞等國造成史無前例的重創,數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生活陷入困頓。人命死傷外,自然環境亦受到嚴重損害,諸如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原、森林、土地、河岸區域等。同時,海嘯也造成了大量瓦礫殘骸與廢棄物,這些垃圾對衛生與生態功能皆有所危害。時至今日,南亞強震及海嘯即屆滿週年,這些慘遭毀滅性破壞的地區仍艱難地進行重建與修復的工作,而這些傷痛與破壞都是非常難以平復的。
可貴的是,許多國際性保育團體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等,不僅積極投入救災,更提出「綠色」的重建方案,以避免在重建過程中造成對生態環境的二度傷害。
除積極地從事重建與整頓工作之外,各國也更進一步思考如何避免此類重大傷害再次發生。許多的研究報告皆指出,造成南亞各國如此重大災情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國家欠缺海嘯預警機制,也未加入國際海嘯預警體制。使得當地民眾未及能時撤離所造成。
為避免悲劇再度發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目前正著手建立全球性規模的海嘯預警系統,並預計於2007年6月開始啟用。這是來自捐助國和亞洲海嘯受害國的代表在聯合國減災大會上所達成的一致意見。這個系統將可提供各國政府精確且立即的資訊,以適時警告、保護人民,以期在將來能把災害的影響減到最小。
一個可靠的預警系統除硬體設備外,也需充足的知識、技術與訓練,以及完整的通訊網絡。多數專家認為,各個援助國家將提供所需的資金和技術,一個區域性海嘯早期預警系統的建設在技術方面並不困難,但關鍵在於整個機制的有效運作,如通信、溝通、應對、教育,還有地區、國家及區域系統的有效整合,對海底地層活動的探察手段和知識獲取等,這些都決定著預警系統是否能充分發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