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保育瀕絕生物?(下) | 環境資訊中心

為什麼要保育瀕絕生物?(下)

2006年09月19日
作者:倪宏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加州兀鷹 (圖片來源: ENS)物種的滅絕,其實是一自然的過程。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自然史上一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其中以發生在白堊紀-三疊紀(K-T)的最為有名。雖然對於物種大滅絕事件的確切起因,學界至今仍莫衷一是,但普遍認同前4次因是由劇烈的氣候變化、第五次則是由太空隕石撞擊地球表面所引起,也同時造成了當時稱霸地球的恐龍族群迅速滅亡。

因為他們的「時辰到了」?

根據化石證據的統計,曾經存在於地球上的生物,大約99%如今都已經滅絕了,因此物種的滅絕,可以看作物種演化的自然必經過程――物種演化出現、強壯興盛、然後因不適環境而滅絕。

因此,若將現今的瀕絕生物們看作因為不適應環境的變遷而臨近「壽終正寢」、讓他們如同過去絕種的生物們一樣在地球上消失,不為了單純延長他們的生存的時間而付出昂貴的「護理」費用,是不是比較合乎自然的原則?畢竟,人類也是地球自然史上自然演化出來的物種。

大熊貓 (圖片來源: UNESCO; 攝影: 周海祥[音譯])不過,比較起先前在地球上滅絕的物種,在人類出現之後才開始迅速滅絕的,可以說屬於「英年早逝」型,至少在生理層面上,他們的繁殖率和存活率並不算低,只是沒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成長,美國的加州兀鷹和印度洋島嶼的模里西斯隼就是例子,這兩種大型鳥類面臨的生存壓力是棲地減少和捕獵,在鳥類復育學家的努力下,已經開始有野放的族群;在台灣,野生的梅花鹿是被宣告絕種的,但人工復育中心圈養的梅花鹿因為沒了獵捕的壓力,族群狀態一直相當穩定。

但,搶救物種是非常昂貴且花時間的,因此只有少數的瀕絕物種能得到這種特別的關愛,且通常是大型、美麗且富有吸引力的,好吸引公眾注目和經費來源,在中國四川復育的大熊貓就是最好的例子。

保護生存的種子

稻田 (圖片來源: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瀕絕物種復育即使成功,仍然會面臨基因多樣性可能不足、使得族群可能在將來禁不起環境變化而再次面臨滅絕的可能;某種程度上來說,稻米也曾一度屬於「瀕絕」物種。

1942年的列寧格勒陷入納粹的包圍,城內餓死的人已超過60萬;但城內農業植物研究所裡的31位科學家卻依然守護著植物和種子收藏,死也不把它們拿來吃掉。他們說:「我們是為未來保住這些樣本。」

為了因應快速增加的人口,人們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良經濟作物,並且不斷創造出高收成、一致性的新品種;但實驗創造出來的單一新品種,往往在幾個生長季之後,便會出現不適應環境(如病蟲害)的徵狀,因此只好不斷研發新品種來應付危機。基因單純品種的品種無法將野生作物複雜豐富的基因完整保留下來,不斷研發出的作物若要增強扺抗枯萎症與病蟲害的能力,便必須不斷輸入新的基因與胚原質。多數的基因與胚原質只在少數偏遠的野外才得以備保存下來,但這些偏遠的野外大多位於飽受經濟和戰禍壓力的第三世界國家,他們棲地也正大量被開發種植單一的經濟作物。1970年代,東南亞稻米發生草狀矮化病,致使全球的稻作都受到威脅,無藥可醫,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機構瘋狂的搜尋全球基因銀行裡的四萬七千多種基因,最後在印度的山谷裡發現了可以阻止這種病原的野生品種,危機因而解除。

不可估量的生物價值

不過,畢竟沒有人能事先猜出任何一種生物在未來可能具備的價值。我們可以說每種生物的潛力範圍都很廣很大、遠超過人們當前對他們的認知。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生物藍鯨,在西元一千年時,實際的價值可能為零;但在西元兩千年,單單以市場估計的方式將鯨油與鯨肉論斤拍賣,尚且不論藍鯨在醫學、美學、科學上的其他價值,就已經遠遠超過西元一千年時人們對牠的認知。那麼到了西元三千年,如果藍鯨還存在,人們會如何看待牠所代表的「價值」呢?我相信會是無限大的,還會加上那時候的人們對祖先所懷的感激之情――感謝聰明的老祖宗們沒有讓藍鯨滅絕。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