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27日
摘錄自9月26日中國時報屏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總投資金額100餘億元的東港大鵬灣BOT開發案,需要耗費龐大的土石,營建廠商看中枋寮鄉大響營段的土地,申請開採做為建設開發案及環灣道路的土石料源,農委會的評估報告則認為當地有19種保育類動物及過境猛禽遷徙,建議另覓土石來源。
大鵬灣BOT開發案是南部最重大的觀光開發案,分4期進行開發,預估總投資金額約103億餘元,在2012年底以前投資至少20億元,完成文史博物館、一百房國際觀光旅館、水岸遊憩區、交通轉運中心、高爾夫球道與綠地及會館附屬設施;另大鵬灣環灣道路全長約12.2公里,包括跨越大鵬灣出海口的大鵬橋等重要公共工程,都需要土石支應。
經濟部礦務局指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建設開發土石總需求量941萬立方公尺,但是大響營段的土石採取區只有196萬立方公尺,只可供應至97年,但開發到109年至少就要434萬立方公尺的土石。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認為大響營段有包括台灣滑蜥等19種保育類動物,以一般低海拔環境來講,當地的生物資源相當豐富,而且又位於重要過境猛禽遷徙路線上,同時也有多種留鳥猛禽固定利用計畫區和附近區域的樹林活動,如果進行開採砂石,對生態的影響甚大,建議另尋其他土石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