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6日
摘錄自10月25日新華網長沙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的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泊,位於湖南省東北部,長江中游荊江段南岸。據史料記載,洞庭湖極盛期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公里。但近年來洞庭湖卻面臨著日益消亡的威脅,原因是不斷增加的泥沙淤積。
每年汛期,長江和湘、資、沅、澧四水攜帶的大量泥沙進入洞庭湖,由於水流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嚴重。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提供的1951年至1978年資料統計,洞庭湖每年入湖泥沙總量約爲2.16億噸,而輸出沙量爲0.63億噸,28年中泥沙淤積約27億立方米。泥沙淤積同時誘發湖泊濕地大規模墾殖活動。洞庭湖湖泊面積由上世紀50年代初的4350平方公里迅速減少爲2625平方公里,退居鄱陽湖之後成爲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泊。有專家預言,照此萎縮速度,百年之後洞庭湖將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岳陽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陳偉力說,三峽水庫運行後,洞庭湖入湖和淤積泥沙大幅度減小。「可以說,三峽水庫對減輕洞庭湖淤積壓力,延緩洞庭湖的消亡是極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