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海為田──海洋牧場 | 環境資訊中心

以大海為田──海洋牧場

2006年11月27日
文字/攝影:范欽慧(國立教育電台製作主持人、影像工作者)

人工魚礁 (圖片提供: 五色鳥)冬日,大批烏魚來到台灣西南部產卵後,再逆游回大陸沿海。夏日,一群丁香魚迴游到澎湖的海域。一年又一年,海洋上總會出現季節的訪客,隨著魚群而來的,是大海不變的音息。但是,當我們仔細傾聽,在那華麗奔放的旋律中,正透露著一份寂寞。當海洋生物越來越少的同時,衝擊到的絕不只是討海人而已。

到底魚兒都到哪裡去了呢?人與海洋之間,是否存在著「永續」的關連呢?過去人類總以為海洋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多年後,我們發現,海洋再遼闊,也承受不了過度的貪婪。事實上,建立永續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如何「以海為田」,細心呵護這片沃土。

人工魚礁

小琉球那天,我來到水產試驗所拜訪了王敏昌副研究員。王老師是一位資深的海洋漁業科學家,他曾經搭乘「海功號」研究船,三次道南極進行遠洋漁場調查。王老師的工作,是在替台灣的漁民尋找新的漁場,但是他發現每次我們來到一片公海,找到了可以捕撈的資源後,附近的國家就會進行抗議,或是加以阻撓。原來,世界上的國家都開始重視海洋資源的保護,台灣過去雖然有「遠洋漁業王國」之稱,漁民捕捉了大量的魚貨,為台灣賺進大筆外匯。卻常常受到國際組織的抗議。過去我們的想法,都是以最新進的捕魚技術來發展漁業,後來發現,在捕魚之前,我們要先了解捕魚量的限制,才能避免把魚統統撈光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先針對自己海域中的資源,進行「復育」的工作。

餵魚於是,從1973年開始,台灣就開始進行投放人工魚礁的工作。在最初的幾年間,所謂的人工魚礁,就是一些廢輪胎,後來還有一些水泥塊,後來又有一些廢棄的漁船,或是軍艦等,後來還用一些廢棄的電纜,作成電桿礁,或是電纜礁,五花八門,都成為人工魚礁的材料。當初投放的目的,是希望能提供魚群多樣棲息庇佑的環境,讓魚群能得以聚集、繁殖,增加數量。雖然這些人工魚礁可以發揮良好的聚集魚群效果,但是許多人往往不遵守規定,反而捕捉的更厲害,加速資源的枯竭。另一方面,這些人工魚礁投放的地點,也往往因為人為的疏失,或是海流的沖積,而被埋沒在沙地中,或是跑到美麗的珊瑚礁上,破壞原有的景觀。加上有些人工魚礁,後來結構破碎分散,對海床造成傷害及污染。種種問題,都是許多關心海洋的人所關注的焦點。王老師說,人工魚礁最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放置地點,而且要配合「禁漁」的規則,才能達到真正的復育資源目標。

水產試驗所王敏昌副研究員           海鱺         箱網

箱網養殖

另外,海上的「箱網養殖」也是培育海洋資源的重要做法。小朋友不知道有沒有吃過「生魚片」?有很多是來自一種稱作海鱺的魚類,這是一種人工養殖的海水魚,澎湖跟小琉球是兩大養殖海鱺的產地。為了要更了解「箱網養殖」,我來到小琉球的海上,才知道原來這種「海洋牧場」,是利用一個大型的圍網體,在一定的範圍內飼養這些水產生物。聽這裡的業者說,小琉球的環境、海流,很適合這種「箱網養殖」。我看到工作人員拿著魚飼料向著網中撒去,立刻有一大群海鱺衝過來吃,非常壯觀。

不過,有些學者發現,在這些箱網的海底下,沈積了不少的這種魚飼料,會造成藻類大量生長,擔心會對海洋造成影響。所以中山大學的海洋科學家們,也在這裡放流了一些馬糞海膽,專門用來吃這些海藻,希望在維持海洋生態平衡的同時,也能帶動海洋的產業經濟,為漁民帶來更多的收入,進而帶動地方社區的發展。當然,這些美好的未來,還有待更多的努力,除了科學家的研究外,全民的守法與配合,才是台灣海洋希望的所在。

※ 本文不適用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作者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