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泥圳 關渡平原動脈硬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建水泥圳 關渡平原動脈硬化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最近在關渡平原施作八仙圳灌溉溝渠工程,由於未採用生態工程,環保人士擔心可能阻隔水與土地的連結,衝擊水磨坑溪的生態,甚至影響關渡自然公園生態環境。

關渡平原一帶水源,主要是靠八仙圳引用北投磺溪水源,再從水磨坑溪穿越自然公園注入中港河,並從關渡宮前流入淡水河,當地農民稱「水磨坑溪」叫「港仔尾」。七星水利會會長陳益榮說,溝渠圳道以水泥施作,是全台農地趨勢,水利會也思考過生態工程,但因農民迫切需求,再加上以往的土堤太容易崩塌,只能以水泥施作;如果不做,農民旱季沒水、雨季淹水,影響農民耕作。

這一帶的圳路正改建水泥溝渠,以倒「ㄇ」型的垂直三面光工法施作,環保人士認為這種工法目前是公認最糟糕,最不環保的工法的之一,長達數百公尺。環保人士擔心,水泥渠道帶來的後果,除失去涵養地下水的功能外,將無法消除過多的化學肥料,一旦失去與土壤接觸,淨化水源功能大幅降低。

一位長期觀察關渡平原生態的人士就指出,「關渡平原就像動脈硬化,不斷在沈淪」,其中還有不下10座的舊磚造水閘門,也因現代工程一一消失,溝渠失去原有多樣性功能,僅剩供水、排洪的功能,絕非濕地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