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漁事…… | 環境資訊中心

潮間漁事……

2007年02月02日
作者:俞佳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潮來──

台灣,我們所居住的島,被廣大寬綽的海洋懷抱護衛著,無論海濤的洶湧,討海人依舊必需為了生活出入海中,相對深海的不可測,台灣本島與離島海岸線1,700公里的潮間地帶,倒是可親多了。因為泥質灘地的潮間帶,陽光、氧、二氧化碳及礦物質,不僅是許多無椎動物的家,更是漁村人賴以為生的生活所在,也因此漁人的智慧充份地展現在漁事之中。

漁事一:齊力牽罟、共享漁獲

牽罟之前需要有小船,趁漲潮時先到海裡放網(游忠霖攝於金山;照片提供:高遠文化)牽罟,是一項傳統漁務方式。隨著漢人入台而引入,透過集結眾人之力的捕魚,也就是現代漁業中稱的地曳網作業。

每年農曆3至9月是牽罟的漁泛期,也就是漁忙時刻。在早期的漁村社會中,只有有錢人家才能「整罟」,其他漁民則是擔任從旁協助的「罟腳」,彼此間也形成了種默契,有時自海岸傳來的陳陳低沈的「罟螺」音即是廣召的罟腳們「要幹活了」的訊號。

在這項傳統漁事中,延伸出許多有趣的俗諺:「牽罟漁泛,不得私藏」、「牽罟倚繩就分甘」,卻一再強調「牽罟」是項公眾事務,每位前來協助的漁民一同合力拉網,成果自然也將共享;漁人們為了體恤孕婦的辛勞,甚至有了「牽罟有人有份,大肚仔雙份」討吉祥的習慣,在物質生活匱乏的漁村散逸出濃濃的人情味。

漁事二:以海為田、石滬結心

石滬是澎湖長年來傳統的漁法。(照片提供:我們的島;攝影:陳錦彪)石滬,是一種漁撈陷阱。適合在風浪強、潮差大,石材取得容易且遼闊的潮間帶,透過石塊疊砌堤岸,在退潮時便能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

石滬漁業是一種週年性的漁撈活動,特別是在海水比較渾濁的秋末到初春之間為盛漁期,也正是石滬漁人最忙碌的時刻了!一如農忙時巡田水的農人般,漁人則需冒著冬寒巡滬,漁人全副武裝-頭裹包巾或棉帽、身著厚重的衣物以抗寒,腳踏草鞋以防滑,再將巡滬的必要配備漁網、腰際的魚簍(籗)和布袋、手中的魚槍(槍仔),一一上肩繫腰,也把「家」繫在心間,等待承載希望的潮水,無懼天寒水凍。

澎湖的雙心石滬深深烙印人們對澎湖的美好印象,不僅成為自家人遊至澎湖必訪之地,看在菲律賓籍的海洋人類學博士Zayas眼裡,澎湖石滬不僅保留完整、造型優美,更能充份展現漁人善於利用天然資源,設置適於當地的漁撈工法,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現今,澎湖政府亦輔導漁民轉型發展休閒漁業活動,透過生態觀光的方式,讓石滬傳統漁撈文化永續發展。

潮變──

然而,漁人不畏風浪,卻不敵污染!二仁溪的牡犡含銅量高達400ppm以上,超過標準值80ppm似乎說明,或許你會問沿岸溼地不是具有淨化污水的功能嗎?但是當蓄納百川之海匯總了中、上游而來的家庭、畜牧及工業污水,已超過自然本身的淨化能力,而污染順著潮流和岸流的作用向海岸線擴散、海岸邊密密麻麻的「肉粽」防波堤如台十七線、核四廠排出冷卻廢水,以及不時發生洩流自傾倒大船的重油,覆於礁石的海污事件,不僅破壞海岸景觀,更改變了潮間生態。潮間帶的生產功能不只如日薄西山般地失去它原有的能量,同時,也拉開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傳統的漁村社會已在時代洪流中轉型或消失,雖罟螺停歇、魚兒不再,但是這段潮間漁事,曾經澹養了許多漁家子女。無論牽罟或石滬,過去曾在漁村內扮演重要的經濟生產價值及聯繫漁村人的人際能力,在消失多年後如經因觀光及社區總體營造的風潮下,吹起一股尋回原鄉之情。

【延伸閱讀/拜訪】

  1. 莊玉貞、王惠芳(2001)台灣的濕地。遠足文化。
  2. 胡興華(2003)台灣的漁業。遠足文化。
  3. 林春吉(2002)台灣的水生植物1.2。田野影像。 漁業署 。
  4. 漁業文化 http://www.fa.gov.tw/chn/fish_culture/fish_culture.php
  5. 休閒漁業網 http://www.fa.gov.tw/recfsh/findex.php
  6. 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石滬島的對話
  7. 港邊社區 http://www.ww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