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敏惠 | 環境資訊中心

鄒敏惠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文章列表

2021-01-08 18:06
「別再無限度開發海洋了,白海豚真的不會轉彎。」台灣白海豚保育推動12年,族群數量卻不斷減少,不見止跌回升,環保團體今天(8日)重回現場,前往監察院陳情,指出12年間諸多開發案與保育衝突的荒謬,列舉行政機關違失,要求監察院展開調查。 ...
2020-12-23 17:00
編按:歲末年終,我們即將告別2020年,迎向2021年。在台灣,2020年度代表字是「疫」;美國的韋氏辭典公司年度代表字為「大流行」(pandemic);英國柯林斯字典則是「封鎖」(lockdown)。 一整年全球幾乎都籠罩在...
2020-12-11 19:11
又發生一起台灣黑熊中套索陷阱事件。昨(10)日傍晚於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一名部落族人在自家山區工寮附近發現台灣黑熊受困套索陷阱,隨即通報台東林管處。台東林管處立即派員偕同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啟動救援,發現是一隻年輕母熊,並有明顯傷口,決定依...
2020-12-11 10:22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9日晚間首度受邀參與聯合國「千分之四倡議」(4 Per 1000 Initiative)論壇,以視訊方式發表演說,說明台灣農業部門在土壤健康與因應氣候變遷的努力成果。 提升土壤健康,是農業部門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的...
2020-12-08 10:53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 2021)最新評比於台灣時間7日晚間出爐,今年也是全球重要減碳目標的《巴黎協定》通過五年,但評比結果仍顯示,儘管有一半以上的國家排放量正在下降...
2020-12-04 18:39
2020年台灣雖無風災,卻面臨用水窘境之苦,仍持續警醒國人,氣候變遷與我們的距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連續十年進行「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4日發布今年的最新調查結果。 民調顯示,大部分民眾自認關心氣候變遷,但實際上不清楚國內外政...
2020-12-01 10:02
隨著疫苗研發的好消息,國內也出現「疫後世界」的討論與想像。但回到疫情前已不可能,受衝擊的「慘業」努力爬起來的同時,新經濟產業也帶入工作機會。 面對巴黎協定的2050年減碳期程,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站在2020「氣候政策超級年」的分水嶺...
2020-11-20 15:09
在台北熱鬧的西門町街頭,一群高中生戴著手套、拿著夾子,合力舉起沈重的水溝蓋,在深黑的溝壑,拾起污泥中依舊亮白的菸蒂。 城市浪人育成協會今年發起公益夢想家競賽,北一女四位高三學生組成「菸沒綠洲」團隊,因淨灘而發覺菸蒂對海洋污染的嚴重性,...
2020-11-20 09:52
2011年福島核災9年來,輻射污水仍然持續增加,至今有超過100萬噸放置在儲存槽內,為減緩容納壓力,日本政府規劃在2022年後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起國際強烈反彈。台灣民間團體指出,日本政府以鄰為壑,台日共通的海洋環境、黑潮洄游魚類都會受影...
2020-11-19 10:52
歷經三年長跑,我國「能源轉型白皮書」17日通過行政院核定。代表著由2000多人次、40場會議打底的審議式民間能源參與行動,總算正式成文。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受訪表示,行政院通過核定,就是對這份公共參與程序的肯定。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