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起飛」 格陵蘭人:氣候變遷不是災難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礦業「起飛」 格陵蘭人:氣候變遷不是災難

2016年12月29日
本報2016年12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格陵蘭已經經歷極端的環境變遷超過十年。海水晚兩個月結冰,早一個月融化,冰川融化使河水量破紀錄。今年氣溫兩度創新高,首府努克6月量到24°C的高溫,讓氣象學家都驚呆了。

傳統獵人開始放棄以狩獵犬隊,因為能在海冰上狩獵的時間大幅減少,但是格陵蘭漁獵協會襄理Tønnes Berthelsen說,氣候變遷對格陵蘭人來說不是災難。

在海中,新的魚群來到格陵蘭海域。在陸地上,冰雪融化暴露出鋅、鐵、鈾、金和稀有元素礦脈,可能是中國以外最大的礦藏。格陵蘭人甚至相信,氣候變遷將帶來最大的政治利益——從丹麥徹底獨立。格陵蘭2009年獲得自治,但經濟上仍依賴前殖民者丹麥每年32億克朗的補貼。

格陵蘭。Thomas Leth-Olsen(CC BY-SA 2.0)

氣候變遷成為格陵蘭經濟成長的新契機。圖片來源:Thomas Leth-Olsen(CC BY-SA 2.0)

海冰變少 獵人只能行走一天

格陵蘭前總理Aleqa Hammond說,氣候變遷不只影響經濟,也影響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

格陵蘭有三種氣候——極圈、北極和亞北極。氣候變遷對這三種氣候地區的影響有所不同。漁獵協會生物學家和狩獵專家Bjarne Lyberth說,在極圈地區,獵人回報北極熊「變化不大」,看起來仍然健康。再往南,北極熊變得比較瘦,而且頻繁出現在村落附近尋找食物。獵人再也無法把肉藏在冰裡,因為會被飢餓的北極熊吃掉。

氣候變遷使傳統狩獵活動變得艱難。Lyberth說,人們過去可以在海冰上狩獵好幾個星期,走到完全看不到陸地,現在海冰不僅稀少又不穩,只能在海冰上走一天。

馬鈴薯沙拉減產 獵人轉行當漁夫

少了三個月的海冰狩獵季,獵人因為養護費用太高而不再養犬隊,改從事漁業活動。但冬天黑夜較長,靠犬隊冰上狩獵會比搭船捕魚方便。

Berthelsen指出,漁業佔格陵蘭總出口超過九成,2016年表現尤其佳。格陵蘭的「粉紅金」——冷水蝦,逐漸往北遷徙,鯖魚、鯡魚、鱈魚和大西洋黑鮪魚等魚種開始進入格陵蘭水域。

Lyberth說,獵人開始組隊捕小鬚鯨,雖然適應快速,但把獵人變成漁夫仍要投資不少錢在設備和知識技能上。格陵蘭將會興建新的處理廠,以出口高附加價值的鱈魚片而不只是整條魚,也可能會需要移工到處理廠工作。

現在格陵蘭人可以在努克的超市買到當地馬鈴薯和沙拉,但是過去兩年南方旱災嚴重,綠草減少、綿羊體型也較小,農民必須購買冬糧無法自種乾草。飼養綿羊的農人從1983年的74人減少到今日的37人。

突然發財的格陵蘭 採礦、旅遊業蓄勢待發

雖然離糧食自給自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現在格陵蘭有70%的能源來自冰川融雪水力發電。Hammond的目標是100%再生能源,並吸引Google和Facebook等公司來格陵蘭設數據中心。他也預測,一旦昔日冰封的峽灣能夠開進船隻,將能為格陵蘭帶來旅遊業。

不過格陵蘭如果成了礦產大國、快速工業化,還能成為旅人眼中的新淨土嗎?

格陵蘭2009年宣布自治後,礦藏收歸己有,也發出許多探勘許可給跨國採礦公司。根據格陵蘭礦產資源部資料,格陵蘭第一批礦場——一座長石礦場、一座紅寶石礦和一座粉紅藍寶石礦——將在2017量產。其他還有鋅礦、稀有元素礦、努克峽灣金礦,以及前景非常看好的鎳銅鈷礦等採礦計畫。

一旦格陵蘭礦業起飛,原住民將淪為移工。突然發大財的小國往往會發生貪腐或社會問題。不過Hammond強調格陵蘭有堅實的法令能保護勞工權益與採礦權。

參考資料

作者

蔡麗伶(LiLing Barricman)

In my healing journey and learning to attain the breath awareness, I become aware of the reality that all the creatures of the world are breathing the same breath. Take action, here and now. From my physical being to the every corner of this out of balance's planet.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