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梗小三通 金門料羅港擬以海砂提圍堤造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鋪梗小三通 金門料羅港擬以海砂提圍堤造地

2017年02月23日
本報2017年2月2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23日進行金門「料羅港區北碼頭區圍堤造地工程案」的環評初審,金門港務處提出,要將疏浚料羅港內航道的土方,在北側防波堤進行佔地17.2公頃的圍堤造地。

雖然金門港務處並無敘明填地之後的用途,不過從交通部的上位計畫來看,是在為將來擴建碼頭區的倉儲空間做準備,作為小三通所需。環評小組召集人宋國士質疑,此舉可能面臨「材料不對」,這些海砂在將來真要擴建碼頭時並不適用,港務處未來還得再另外清除一次。還不如繼續採用長久以來慣用的海拋法,讓這些淤積泥沙回到大海。

料羅港1

取自環評書件。

因此小組讓此案補件再審,除了要求地形、朝位、水深、洋流等資料,更要補充土方數量的合理性、可能造成的懸浮微粒空污對策等,也要求將改採海拋處理作為替代方案來評估。

金門港務處表示,目前料羅港區水深僅3.5至6公尺,有浚挖航道的需求,而料羅港區長期面臨浚挖土方無處可去的問題,因此提出此案來因應。金門港務處更提出承諾,此案僅收受港內的浚挖土方,並不會收受其他來源的土方,選址也避免了當地的排水路與沙灘,以避免衝擊居民與生態。

據金門港務處估計,至2031年,將收送約102至122萬方的土方。不過,環委劉希平以測量專業,一再質疑這個估計「邏輯不通」,認為單憑料羅港區的浚挖土方,不可能填得滿,因此也對港務處提出不收受其他來源土方的說法存疑,質疑未來可能又會提環差,打算收受其他港口或是水庫的淤積土方。

在金門港務處並無具體提出後續擴建碼頭計畫的狀況下,宋國士相當質疑這個形同「土方棄置場」的計畫是否真有必要性。

「請說服我為何要這樣做?」宋國士表示,因為港口的興建造成海砂流動的「障礙物」,自然會發生沉積,但他認為應該循過去的作法抽出後進行海拋,讓海砂回歸海洋,而要保護海岸,應該是贏造人類能親水的環境,此案卻是大反其道而行。

雖然顧問公司世曦表示,目前世界潮流已非海拋,已轉向圍堤造陸。不過,宋國士指出,至少現在基隆港、南星計畫都還是採用海拋,宋國士更質疑,即便後來有擴建碼頭計畫的需求,這些海砂也是「材料不對」,港務處恐怕還得再另外清除一次。

2017-02-23_06-45-02

料羅港區可能有水下文資,也獲小組關注。翻拍至簡報資料。

同時,此案選址鄰近濱海公園,將來若是呈現一片黃土,對景觀與周遭居民都是衝擊,也遭小組提問。劉希平更直言目前計畫對防制揚塵等懸浮微粒的對策「一點用都沒有」。也要求再修改,以免影響當地居民與農業。

除了圍堤造地計畫飽受質疑,港區內水下有些可能是文化資產的東西,也獲小組關注。尤其其中一項長度達120公尺,磁力異常值高達200nT的不明物體。雖然港務處表示對照沉船、戰爭資料,歷史沉船、近代戰艦、飛機的可能性低,但宋國士認為「可能是非常特別的東西」,也要求港務處應與文化部進行相關水下文化資產的評估審查。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