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在今年啟動碳交易市場,不久前的年度財政預算案報告上,新加坡政府也表示跟進,計畫2019年開始針對6種溫室氣體開徵碳稅,不僅創下東南亞國家課「碳稅」(carbon tax)的先例,還預計帶來:協助國家減碳、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刺激低碳科技發展、鼓勵各方投入氣候行動等正面效益。
東南亞碳稅先鋒,石化產業首當其衝
新加坡的人均排碳量位列全球第26名、約9.3公噸,排放強度比台灣略少、但同樣是全球前段班。2016年,該國與其他130多國一同簽署、批准了《巴黎協定》,承諾2030年達到排放峰值,且每單位GDP排放強度要比2005年水準下降36%,啟動碳稅即是該國控管排碳量的手段之一。
按目前公布的政策藍圖,新加坡碳稅主要徵收對象是發電廠、煉油廠、半導體公司等排放大戶,對一般家戶影響不大。碳價初步訂在每公噸10~20新幣(約台幣220~440元)之間,與時下各國徵收水平相去不遠。「新加坡是個島國,更容易受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財政部長王瑞傑在發佈記者會上強調,開徵碳稅是為產業減碳提供誘因。
更重要的是,方案內還建議,往後企業每年排放量不得超過2.5萬公噸,目前約有40家公司超過這個上限。這對每天提煉150萬桶原油、每年挹注新加坡近5%GDP的石化產業,可謂首當其衝。近年國際油價大跌,導致不少當地石化公司發生財務危機,如油田服務商Swiber去年7月突然申請清算,特藝石油(Technics Oil & Gas)也進入司法託管程序,該產業發行的12億新幣債券將在今年底到期,屆時是否爆發違約風暴仍是未知數,加上碳稅衝擊更是雪上加霜。
能源諮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主管古普塔(Sushant Gupta)接受《金融時報》訪談時指出,此刻新加坡煉油業面臨重重挑戰,「中國出口已侵蝕到新加坡在東南亞和澳洲市場的占有率。」 他認為業者可能聯合起來遊說政府,要求提供出口減稅等補助。不過與此同時,業者仍會配合改善碳排放,畢竟這麼做也有助減少經營成本。
新加坡石化業三本柱之一、在武公島(Pulau Bukom)擁有單日產能50萬桶工廠的荷蘭皇家殼牌(Shell),即對新加坡徵收碳稅表示支持,僅建議政策須確保企業能和其他沒有面對相同碳稅的企業競爭。而在新加坡煉油產能更高(每日60萬桶)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也表示課稅是減少碳排放的合理政策。
帶動油、電漲價,交通減碳同步上路
儘管開徵對象鎖定企業和能源大戶,但對當地民眾來說,碳稅最有感的部分應是能源價格的上漲了。相關單位估算,碳稅政策將使每桶原油提煉成本增加5~10新幣、電力成本上升2~4%。
該國最大電廠之一的Tuas Power總裁林綱培指出,該廠成本每年將因此增加6000~8000萬新幣,「整個行業已因產能過剩而蒙受虧損,沒有一家電廠能承受這麼大的成本漲幅,最終難免得轉嫁給消費者!」可是,著名分析師陳達德卻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新加坡的通貨膨脹低,且一籃子消費調查的組成裡,水電等能源支出的占比不高,應不至於削弱消費者購買力。
現階段,新加坡多達95%的電力皆來自天然氣,相較人人喊打的煤炭,已算排碳量較少的化石燃料。專家評估,碳稅一來可刺激終端用戶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如工廠與商辦大樓得設法減少能源消耗量,將提高節能服務等顧問需求,二來,也能加速再生能源的建設腳步。只不過,國土狹小的新加坡可用之地不多,後續效應仍有待觀察。
宣布開徵碳稅後,新加坡如何推動綠能建設和進行社會溝通,值得持續關注。
跟民眾有關的另一個面向,是往後買車的選擇。這次跟碳稅同時公布的另一套減碳政策,是從交通運輸領域著手,比方過往只收一次的「柴油稅」,將改為按使用量計算,無論汽車、工業用油、或生質柴油,往後每公升都加收0.1新幣碳稅。一方面要求車主減少耗油,也刺激廠商研發更節能的環保車。
為提供車主及業者緩衝空間,柴油車和計程車每年須繳交的「特別稅」(Special Tax),則分別減少100新幣和850新幣。另外,2013年起實施的「車輛碳排放計劃」,宣布繼續展延至2017年底。明年1月啟動的新計劃,更打算在二氧化碳外,新增4種污染源。
同樣在2013年推行的「提早換車計劃」(Early Turnover Scheme),至今累積帶動2.7萬輛車更購成更環保的綠色車款。該計畫原本要在今年7月截止,現在決定延長兩年到2019年7月底,鼓勵民眾將舊車換成符合歐盟第六期(Euro VI)排放標準的柴油車,以降低日常運輸和通勤的排碳量。
對於新加坡領先東協國家群的碳稅政策,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 Association)董事總經理史瓦芝(Jeff Swartz)除了表示歡迎,更建議該國進一步規劃碳交易系統,以擴大碳稅帶來的後續效益。
※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