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際無消費日 |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國際無消費日

2016年11月30日
作者:林睿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
簡單的床。圖片來源:rustedbox。(CC BY-NC-ND 2.0)
只有年末才能整理出一個乾淨的家嗎?還是乾脆一開始就別買了?圖片來源:rustedbox。(CC BY-NC-ND 2.0)

近年,「斷捨離」、「極簡主義」概念逐漸風行,倡導的人認為:人生只要擁有真正需要的物品即可。乍看之下,這個道理不證自明,用不到的物品當然不必買,但是細數家中物品,大多數人可能都有一些囤積多年、總想著「大概某天會用到」的東西;而每次面對降價優惠,也許仍會不小心下手買了這類物品,再度把整個屋子佔滿。

或許是因為買東西太便利了?2016年美國網路購物節(Cyber Monday)預估銷售額將比去年多12%,在為期兩周的活動「吸金」3億美元。身處網路時代,人們只需要在家動動手指就能購物,但也常後悔退貨,例如中國雙11購物活動後,30天內就有高達4%的退貨率,耗費許多物流往返運送、以及包裝材的環境成本。

早在1992年,就有人對日漸失控的消費主義提出質疑,加拿大藝術家泰德.戴夫(Ted Dave)創立無消費日(International Buy Nothing Day),在感恩節過後舉辦了各種「無消費日運動」,例如在百貨公司門口,一起剪了信用卡;或在超市、商場內,扮演殭屍胡亂遊盪,面無表情地瞪著去購物的消費者。隨後,無消費日也逐漸在各國風行,每到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就有倡議者舉辦活動,呼籲眾人即使到了感恩節以及隨之將至的聖誕節,也別被促銷活動誘惑,做出不理智的購物行為。

無消費日立意在提醒人們別過度消費,不過,到底什麼是「適量」購物呢?奉行極簡主義的人或許認為只有必需品才應該買;更有一群「Freegan」想跳脫商業機制,不開車、不買房、甚至於不上班,儘可能不消耗資源地生活──適量的定義或許因人而異,但背後的思考仍然相同:每次做決定時,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物品、生活方式,就是減少過度消費的好方法。

今年的無消費日在11月26日、27日,如果你已在稍早的1111不小心下手買了其實根本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或許是時候再從頭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減少購物除了讓荷包不再失血,同時也能幫助減少資源浪費。

參考資料

作者

林睿妤

念過森林,見過幾次微光透入林子的魔幻場景。現在覺得世事不能勉強,但願還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