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消費券各方都有不同的解讀及想法,但都沒有從永續發展的面向來討論,值得一起來反思。消費券發放的目的當然是在鼓勵消費、振興經濟,不過,既然要鼓勵消費、振興經濟,為何不同時提倡「綠色消費」來落實永續發展理念?
首先,要落實綠色消費便必須有「永續生產」的認知,以出版品為例,筆者日前在書店購買了Thomas L. Friedman所寫的「Hot, Flat, and Crowded」(世界又熱、又平、又擠)這本英文暢銷書,書本內頁下方的標章格外醒目:「FSC」這個標章在環境資訊電子報綜合外電報導的「軟木塞認證讓葡萄酒業邁向永續之路」等文章中也曾出現過,引發了一個在消費時值得大家重視的問題──我們消費的產品有經過永續生產的認證嗎?
「軟木塞」一文提醒了一個被社會大眾忽略的事實──妥善選購葡萄酒可以落實永續發展理念,也就是說,選購透過「生物多樣性及葡萄酒認同制」(Biodiversity & Wine Initiative, BWI)的葡萄酒瓶軟木塞,可以推動葡萄酒業與保育團體之間的合作,達到葡萄酒永續生產並減緩瀕危棲地消失的目標。原因是這些葡萄酒瓶軟木塞大都取自地中海盆地西岸的軟木橡樹樹皮,軟木橡樹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列為緊急保育的物種。為了軟木橡樹的永續經營,世界自然基金會將「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認證的機制當作行銷策略,在森林到酒瓶的產銷網絡之間,取得永續軟木塞市場及最佳管理之間的平衡。
FSC是獨立的、非營利的,也是多重權利關係人的國際組織,總部設於德國波昂,成立於1993年,主旨在於對世界森林提倡負責任的管理,達到此目的之主要工具包括國際標準的設定、森林產品的獨立認證及標章,經由此可提供全球各地顧客得以從社會及環境負責任的林業來選擇各種產品。
FSC透過探討非法盜採、森林消失及全球暖化等議題,達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消除貧窮、及社會政治賦權的正面影響。FSC保證通過其認證的產品都來自環境妥適的、社會有利的、且經濟具活力的來源;也就是透過永續發展的「環境、社會、經濟」三底線模式,達到人類與森林之間的平衡。
FSC以林地為檢證基礎的認證作業,核發的證書有兩大類:「FSC-FM證書」(Forest Management,森林管理證書)及「FSC-COC證書」(Chain Of Custody,產銷監管鏈證書),影響所及的產業包括森林管理及木材加工業(如木塞、家俱業及紙業等)。
以國人喜歡喝的葡萄酒為例,根據財政部統計,2007年全台進口葡萄酒超過1800萬公升,等於台灣人一年要喝掉約2400萬瓶葡萄酒,亞洲排名第4。如果全台消費的葡萄酒瓶木塞都是經過FSC認證的軟木塞,那麼由於有軟木塞的需求,便會要求保護軟木橡樹,以便從橡樹樹皮提供軟木塞,如此一來這些被列為緊急保育的軟木橡樹便不會因為沒有利用價值而被砍伐移除。所以,作為全球大宗消費國的台灣民眾,在消費葡萄酒時應選購有FSC認證的葡萄酒瓶軟木塞,這個例子清楚說明,即便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我們也可以透過負責任的消費行為,促進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
另一方面,截至2007年年底,大約9300萬公頃土地(大約全球生產林面積的10%)在78個國家通過FSC原則及評估標準的認證,而大約7500個FSC-COC證書在84個國家頒授;反觀國內卻只有極少數紙廠取得FSC認證,未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FSC-COC證書的精神,是追蹤FSC認證的木材在產銷網絡中都能確實依FSC原則及評估標準辦理,所以產銷網絡的任何環節要得到認證並不容易。
但如果消費者有強烈的綠色消費概念,便可以有助於推動FSC認證的產銷體系。例如,《哈利波特》完結篇《死神的聖物》(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便由於綠色消費觀念的普及與作者羅琳女士的要求,使出版商願意以永續生產的方式來印刷,其中美國版首刷的1200萬本(大約16700噸)全都以至少包含30%消費過的回收紙紙漿來印製,且大約65%的紙是使用FSC認證的紙張。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透過綠色消費有助於落實永續生產的機制,進而達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消除貧窮、及社會政治賦權的正面影響。事實上,日常消費中有很多產品來自森林部門,例如,書籍、雜誌、家俱或葡萄酒瓶軟木塞等,而其它產業也都有類似的永續生產制度(例如透過節能標章及環保標章等認證制度)。因此,既然發放消費券是政府的既定政策,那麼政府在振興經濟的同時應鼓勵綠色消費,以促進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