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消費日((International) Buy Nothing Day),又稱IBND,發源於加拿大,一開始由溫哥華藝術家泰德.戴夫(Ted Dave)創立,後來由非營利組織「廣告剋星媒體基金會」(Adbusters)接棒,持續推廣。
在美加地區,11月的感恩節及12月的聖誕節讓年底充滿假期和節慶氣息,同時這時也是商家大肆鼓吹民眾購物的季節,促銷活動往往引發一連串不理智的購物狂潮,從感恩節隔天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開始,連鎖量販店、商場都會延長營業時間,消費者更是不惜大排長龍,為了撿便宜而摩肩擦踵,甚至到了人踩人、爆發口角、衝突的地步,在以下影片中可清楚看見宛如暴動般的場景:
(影片來源:Jack Thompson on YouTube)
廣告使人們渴望自己並不真正「需要」的物質,而大量無法回收利用的物品被製造出來以填滿慾望,但是潮流變得如此之快,以至於最後滿足的並非人心,而是堆滿一座座垃圾場的「垃圾」,另一方面,過度的消費也快速耗盡地球資源。
無消費日(Buy Nothing Day)的核心精神,即在反對如此失控的消費主義,而這種狀況可說是從北美地區拓展至全球,因此自1992年起,一群倡議者在感恩節過後的週五或週六展現創意,舉辦各種「無消費日運動」,幾年下來,英國、以色列、澳洲、德國、紐西蘭、日本等國也紛紛群起響應。今年的國際無消費日為11/29,而明年則在11/28。
行動的內容五花八門,有在百貨公司門口,一起剪了信用卡,表示絕不亂刷亂買、助長卡債;或在超市、商場內,扮演殭屍胡亂遊盪,面無表情地瞪著去購物的消費者,當被問到:「你在幹嘛?!」時,就趁機跟對方介紹無消費日;也有免費的街頭倡議派對、腳踏車遊行、登山健行、靜坐抗議等招數。
而台灣也有人組成「無消費好朋友工作隊」,曾在2005年於信義區百貨商圈發起「快閃行動」,裝扮成三隻大猴子,分別代表「不看廣告、不聽促銷、不說買這買那」並發送傳單,在身上揹字牌宣傳「少消費,大自由」的理念,他們鼓勵民眾稍微暫停「購買」,思考此番消費的必要性。
當然,無消費日也招致一些批評和質疑,例如:一天不消費真的能促成什麼改變嗎?或是過了那天繼續買,只是贖罪券/漂綠心理罷了。
但若我們不拘泥於字面上的解釋,「完全不消費」或是只在「當天」不購物,就太可惜了。無消費日其實是一種反思和提醒,那些習以為常的消費,在冷靜思考後,可能會發現不那麼理所當然,且隱藏著許多環境成本,例如:產品的材質、製程合乎環保嗎?低廉的價格是否肇因於便宜(但有毒)的化學合成物及血汗工廠?
消費不是罪,只要消費者睜大眼睛,挑選能照顧環境、健康及勞動者的好產品,那麼消費可以是改變許多環境、勞動不公義現況的巨大力量,例如:綠色消費、公平貿易等觀念,都需要更多人瞭解、支持。
再讓我們想想,愛物惜物,經年累月的使用,是否更能彰顯物品的價值呢?就像今年綠繪本《阿母的ㄍㄚㄐㄧㄧㄚ.》中,陪伴阿母煮飯、買菜的最佳夥伴,雖然只是不起眼的尼龍袋,卻因耐用、承載使用者記憶、熟悉感等特質,展現了它的獨特與不凡。而不花錢的回收再利用,更是發揮創意、凝聚家人情感的好機會,如《不用錢,也能過節》繪本所描述的故事,也讓讀者看到除了消費之外的其他可能及樂趣。
就從無消費日開始練習吧,當個「三思而後買/刷」的聰明消費者;或是運用現存資源加以變化,賦予舊物新生命;或者辦個跳蚤市集,不但省荷包,說不定還能換到更多驚喜和情誼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