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1200隻裸胸鯙」籲守藻礁 中研院駁中油大潭「生態不佳」說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至少1200隻裸胸鯙」籲守藻礁 中研院駁中油大潭「生態不佳」說

2017年09月28日
本報2017年9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雖然經濟部次長楊偉甫一週前鬆口,將提出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另尋他址的替代方案,不過,在方案尚未公布前,楊偉甫後續也表示,不會停止既有的觀塘工業區、工業港的環差程序,如果真的過關,還是要落腳觀塘,讓民間保育藻礁生態的團體還是相當擔憂,這恐怕只是政府暗度陳倉之計。

28日包括中研院院士廖運範、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趙淑妙等多位學者,不但再次呼籲搶救,「至少有1200隻裸胸鯙!」更以初步的調查,打臉中油說當地生態不佳的說詞。

2017-09-28_11-23-30

28日包括中研院多位學者出面呼籲保留大潭藻礁。賴品瑀攝影。

上週二(19日)楊偉甫口中的「一週內提出替代方案」眼看期限已過,不過卻還沒有出爐,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上週三組團現勘之後,一週後就參與記者會,疾呼保留藻礁生態。

桃園觀音生態豐富 中研院學者:絕對是世界級的資產

「現在只剩下1/4,這次再沒守住就沒有了。」中研院院士廖運範痛心表示。廖運範就出身於桃園觀音,表示在他兒時的記憶中,觀音本是魚米之鄉,卻一再遭受開發與污染,目前大潭藻礁只剩下原本面積的1/4,不能再遭中油一口氣填掉250公頃。

過去廖運範也曾參與反對中油在當地興建煉油廠的運動,如今要再次呼籲各界把藻礁守下來。廖運範強調,這片藻礁是7000年以上的古蹟,更是生態的中繼站,絕對是世界級的資產。

直批自己過去無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趙淑妙表示慚愧,過去幾乎從未聽說生物學者前往桃園進行任何生態研究,因為早認定桃園就是一個工業城,包括他自己在附近進行植物的調查時,也將廣大的藻礁視作「黑沙沙的一片」,忽視了當中蓬勃的生態,直到這次現勘才知道它的珍貴。趙淑妙表示,未來中研院會進行更多的調查。

先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曾發表在桃園大潭發現一級瀕危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與中油論戰當地藻礁的生態重要性,如今再有生態學者砲火支援,提出當地生態豐富的證據。

頂級消費者裸胸鯙出沒 學者斥中油調查方法有誤

「初步估計,那裡至少有1200隻裸胸鯙!」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惠真在最近3個月的大潮後,在藻礁多個潮池放下蝦籠,捕獲多尾體長50公分以上的裸胸鯙(俗稱薯鰻)。

林惠真解釋,選擇以裸胸鯙來調查,是因為牠是礁岩生態中,食物網最高層的肉食性魚種,掌握「頂級消費者」的數量,就足以呈現生態系的豐富程度。而他們初步調查後,評估當地至少有裸胸鯙成體1119隻,未來將會繼續抓放實驗來估算出更確切的數據,但相信應會更多。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惠真在大潭藻礁採集到的裸胸鯙。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惠真在大潭藻礁採集到的裸胸鯙。桃園在地聯盟提供

此外,光是酋婦蟹一種,林惠真從族群大小去估算,也最少有58萬5223隻,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更推估,若再加上其他種類,大潭藻礁恐怕擁有上百萬隻螃蟹。

面對過去中油提出「生態不佳、泥沙覆蓋」的生態調查結論,兩方的差距這麼大,「你要撈湯、不會用叉子去撈吧」林惠真認為,恐怕是用錯調查方法才造成的。

林惠真建議,必須對頂級消費者、草食魚類與底棲生物三項進行調查,才能完整與立體的呈現出一個生態系的狀態。而他自己在時間不及的狀況下選擇先做頂級消費者的部分,因為這背後代表了多少小魚、小蝦等生物,才能支撐起這些頂級消費者的存在。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范姜仲宇表示,在他孩提時,大潭藻礁所在處被稱做「保生海」,他與朋友常去遊玩,親眼所見各種生物的存在。目前桃園已有各級學校參與藻礁保護運動,例如新屋國小、永安國小、樹林國小、復旦中學、楊梅高中、大園高中、健行科大、元智大學等。

范姜仲宇更呼籲全台的各級教師,在教師節時,一起參與連署,因為教育的本意就是傳承,不但要為學生把藻礁保留下來,他們更要在教學中,讓學生認識進而關愛自己生長的土地,體會在地文化底蘊與自然的交互關係,培養出對公共政策的關懷及敏感度,並且展開行動。

※ 本文與《台灣濕地網》同步刊登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