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每逢春秋兩季候鳥來臨期間,最為盛大的族群之一就是鷸科水鳥一直是其中最大的族群之一。不論是在鄉間小道的水田中、或是在濱海潮間帶的泥灘上間,總見個體嬌小的牠們身形輕靈個嬌小、往來覓食無等閒。這些濕地水鳥經常會混群在一起活動覓食。不過由於體型與羽色相似,卻常常讓觀鳥者在辨識上往往心生挫敗感。但是琵嘴鷸這此一可愛小巧的鷸科水鳥,卻因為其特殊造型特殊的嘴喙,讓人因此容易加以辨認令人觀之難忘矣。
琵嘴鷸體長14 cm~16cm,繁殖羽的成鳥,頭、頸及胸均為紅棕色並帶暗褐色縱紋。非繁殖羽的體色轉換為灰褐色。最鮮明獨特的特徵就是在它牠的嘴喙,前端寬且扁平,像是一把小煎鏟。但是因為體型嬌小,經常混群在於紅胸濱鷸群中,在野外並不容易馬上辨識出來,如要刻意找牠它,則需要一隻一隻地在百隻或千隻的鷸科水鳥群中,逐一、專注地看細查嘴喙,因此在不經意之中一旦見到了琵嘴鷸,就如同像中了樂透獎一般,會讓人高興到嘴巴都忘了合攏
,直呼太幸運了。
小巧可愛的體型 特化的湯匙狀嘴喙
琵嘴鷸(Calidris pygmaea),屬於鴴形目Charadriiformes、鷸科Scolopacidae、濱鷸屬Calidris。俗稱又名匙嘴鷸(大陸稱勺嘴鷸),無亞種分化。卡爾·林奈在1758年《自然系統》中首次介紹,並命名為Platalea pygmea,但在1821年由Sven Nilsson分類到目前的Calidris濱鷸屬並沿用至今,屬名源自於希臘文的kalidris,亞里斯多德曾經提及這種在岸邊灰色的小鳥(可見是在冬天),但是並無進一步說明,目前用於濱鷸屬的鳥類。
種名是來自pygmeus ,拉丁文為侏儒狀或小的樣子,合併起來為「濱鷸屬的小型鳥」。但是濱鷸屬中的小型鳥實在不少,因此曾有一分類系統命名為「Eurynorhynchus pygmaea」,源於希臘文的 euruno「加寬」和「rhunkhos嘴喙」的合併,形容琵嘴鷸像匙狀的喙,稱之為「喙如匙狀的小型鳥」恐怕更為貼切一些。
僅在楚科奇繁殖 度冬區卻常不穩定
琵嘴鷸的分布,主要於在俄國東北海岸地帶楚科奇半島上,沿著堪察加半島的地峽附近繁殖。秋季時,期則沿著太平洋西岸向南遷移,經日本、朝鮮半島、中國沿海、香港以及台灣,遷移到度冬地的南亞、及東南亞一帶度冬。在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半島及新加坡皆有觀察紀錄,但其中僅有少數地點為是穩定的度冬區。
琵嘴鷸在台灣的首次發現紀錄,是在1985年的大肚溪口,目前在是台灣為的稀有的過境鳥,每年紀錄少於10隻,遷移季節時,僅零星出現於東、部及西部的河口及海岸濕地。主要出現於河口及海岸濕地。覓食時會將嘴喙深入泥中,在泥灘上左右掃動,以搜尋無脊椎生物為食。每年六到七月間於凍土層的海岸地區築巢,喜歡在小湖泊長有草澤、苔蘚、矮柳及草的沙地邊等環境中築巢。求偶鳴唱時,則會間歇地發出嗡嗡聲及漸沉的「皮--比--比」啼囀聲。雄性也會透過演示短距離的盤旋、打轉及急速邊鳴唱邊下沉的飛行技藝以達到求偶目的。
棲地受暖化與開發破壞 近40年族群急遽下降
琵嘴鷸主要威脅來自繁殖地受到破壞,以及遷徙中繼站、越冬棲地的喪失等。數量急速下降的主因包括有;繁殖地區環境及遷飛過程時中轉站的破壞。其中位於南韓的重要濕地,近4萬公頃的新萬金防潮堤,因大型填海計劃而所遭到破壞,而每年亦也有為數不少的琵嘴鷸在南遷途中的濕地被捕獵。此外,全球暖化現象也縮減了導致它牠們所需要的特有的凍土層繁殖地減少,也直接影響了可繁殖後代的機會。
在1970年的紀錄,琵嘴鷸有近2000到2800對,2000年時數量目下降至到1000對,根據2002 年Wetland International 的估計,全球總數少於3千隻,2004年在IUCN紅色名錄中由「易危」調升到至「瀕危」級別;2008年時更進一步提升至到「極度瀕危」級別,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公約CMS名錄I,代表面臨即將絕滅的機會十分地高。2014年時,估計全球只剩下1000到至1200隻。每年的個體數目均急速減少。如整體情況一直沒有未獲改善,琵嘴鷸將可能在未來數年踏上滅絕之路。
重點保護度冬區 並啟動人工繁殖計畫
現在受保護的濕地包括中國的鹽城、香港的米埔濕地及位於印度的卡利米爾角和奇爾瓦湖。研究團隊在緬甸的其中兩個海岸,找到至少84隻琵嘴鷸,表示當地是相當重要的度冬區。目前國際鳥盟除密切注視這兩處濕地之外,也希望研究出琵嘴鷸度冬南遷途中過境濕地的所有地點,以加強保護琵嘴鷸。日本環境省已將琵嘴鷸列為紅名單中1A類的瀕臨絕種鳥類。
2011年起,英國的野鳥和濕地信託(The Wildfowl & Wetlands Trust)開始啟動進行人工繁殖的工作。分別在2011年11月及2012年7月期間,將琵嘴鷸鳥蛋從俄羅斯帶到英國的保育中心進行人工孵化繁殖。兩年期間計有27隻幼鳥孵化成功。這項人工孵育計畫將持續進行,直到琵嘴鷸所有在其南遷路程上的各個重要的過境濕地的保育工作可以都能順利開展為止。
自2013年起,亞洲各國展開琵嘴鷸的保育宣導工作,共同合作製作一部動畫,動畫約片長1分鐘的無聲影像,述說了琵嘴鷸飛到中國、泰國等地,卻發現濕地消失、同伴減少而煩惱的情景,進而呼籲保護琵嘴鷸棲息地的重要性。此動畫於當年6月在加拿大渥太華由保護野鳥團體所舉行的國際會議中播放。
在台灣,琵嘴鷸目前是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三級其它應予保育類,已列入2016年台灣鳥類紅皮書瀕危等級。
除了在目前已知的觀察紀錄記錄之外中,有兩筆紀錄狀況特別值得一提。其一是,2013年四月,有鳥友在宜蘭觀鳥時,發現一隻衰弱無力、無明顯外傷,但左腳中指腫脹的琵嘴鷸,後來將牠送至到台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中心救治,期間與WWF香港自然基金會的琵嘴鷸繁殖保育行動團隊取得聯繫,相互交流了照護經驗與資訊,經過月餘的細心照護,於五月成功野放。
其二是,2014年春季四月,研究團隊於金門慈湖灘地觀察到2隻琵嘴鷸在活動覓食,發現其中一隻腳上帶有編碼足旗(淺綠旗,編碼8),而後將訊息傳送至到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所轄的琵嘴鷸繁殖保育行動計畫劃,了解到因而得知此案例是琵嘴鷸保育行動特遣隊於2012年在俄羅斯楚科奇地區,於現地利用人工復育出來的雛鳥。因此研究團隊非常高興知道因此得知透過保育行動所復育的個體中,能在野外又再次被觀察到,這是對於水鳥保育行動無疑是最大的鼓勵與資料蒐集。因此,各位讀者日後在野外觀察時,如果發現到任何有標記足旗的鳥類,都可將其資訊傳送給鳥會相關組織,為保育工作盡一份心力。
琵嘴鷸學名:Calidris pygmaea 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鴴形目>鷸科>濱鷸屬>琵嘴鷸 生態習性:主要出現於河口及海岸濕地。覓食時會將嘴喙深入泥中,在泥灘上左右掃動,以搜尋無脊椎生物為食。僅在俄羅斯東北地帶的楚科奇半島上及沿著堪察加半島的地峽附近繁殖。 保護等級:IUCN瀕危等級為極危(CR),保育類第III類,並在台灣紅皮書中列為極危(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