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曾邀請學者來台,國內外各方學者們發表各地的鯨豚研究,綜合各家學者於第一線的研究觀察,探究鯨豚族群於海洋世界,因承受人為壓力,所帶來的徵兆與影響。
隨人為活動進入海洋的噪音 「習慣」不代表沒有影響
首先,祕魯鯨魚中心的獨立研究員Marie-Francoise Van Bressem表示,瀕危鯨類身上最常見的疾病,往往是人類所造成壓力因子。例如因漁業工業、船隻撞擊、海底打樁、氣候變遷、生物化學汙染等所產生的壓力,將會造成很多小型齒鯨發生擱淺問題,或是染上缺血性的皮膚病、身上產生纖維狀的疤痕,這些人為壓力都會對哺乳類動物產生影響,那麼聲音又會對鯨豚產生什麼影響?
海洋哺乳動物發展出一套聲音感知複雜的系統,有牙齒的鯨豚類擁有聲納系統,會利用回聲定位來導航和覓食,總觀來看,牠們利用聲音進行與社會交際,抹香鯨不同家族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方言,每一隻瓶鼻海豚都有獨特的哨音,聲納系統也用來導航和覓食,傾聽大環境聲音尋找食物與躲避天敵。
人為發出的中型聲納會影響鯨豚導航能力造成擱淺,經研究顯示,船隻往返所產生的撞擊與噪音,會使鯨豚皮質類增加,表示牠們承受很多壓力。當我們討論離岸風機討論第一個面向是打樁將會造成鯨類聽力受損問題,並且造成空間判別的錯亂,水下翻騰也會帶起海底的汙染,船隻往返增加,產生撞擊的頻率也會增加。
澳洲科廷大學海洋科學與科技中心主任Christine Erbe指出,當人們在圈養的環境下對海豚進行測量時,在實驗過程中,調整頻率和音量可並在將電擊用具放在海豚身上,觀察其腦波變化,看不同的海豚會對於不同噪音產生什麼行為。已知白海豚對於噪音反應範圍為60~70公里,對於聲音的習慣度與高敏感度,使白海豚無論游泳習慣、換氣率等都會因而做出改變。他特別以2000年野生香港中華白海豚時的行為研究為例,游泳速度增加但目擊數目減少,從圈養海豚身上也會觀察到,牠們會特別避開音源,並在打樁20公里以外會產生行為變化,經過海域的頻率減半等現象。加上船隻所產生噪音會產生遮蔽作用,遮蔽鯨豚彼此交談,當牠們彼此之間聽不到對方呼喚時,這些鯨豚暫停會增加音量、不停重複。噪音不僅會對海洋哺乳類動物產生直接或非直接的影響,獵物聽到海底噪音也會連帶產生影響。
紐西蘭保育部海洋保育顧問Andrew Wright特別指出,人為於生態棲息地發出噪音將對鯨豚造成負面影響,當鯨豚產生習慣化的現象,就心理學的現象可以說是「放棄」,當生物進入放棄的心態時,對心理跟生理都不健康,鯨豚並不是習慣噪音而是不得不與之共存,最後可能會造成慢性壓力。然而,海洋生物跟陸地生物的身體構造不一樣,如何衡量鯨豚壓力反應還是無解,目前以採取血液樣本、鯨魚噴發出來的水液或是表皮取樣為主。現今紀錄或觀察實不容易,但如果不把所有不確定性都納入,做出的效果不一定有效。
隨水入海的汙染傷害 鯨豚健康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人類對鯨豚的影響無所不在,除了人為噪音干擾,當人類的汙染源進入海水中,會使海豚身上免疫力減少。加上漁船跟商業船隻也常常產生碰撞,生物性的汙染將會造成鯨豚的傷口重複感染,海豚繁殖量也跟著減少、族群數量下降。
目前經由採樣可以發現,鯨豚身上已經產生許許多多具有抗藥性的黴菌,這點讓人非常憂心,開始有許多從陸地而來的菌類發生在牠們身上,而且具有抗藥性,這點相當值得讓人們深思。汙染源很可能是隨著人類下水道的汙水進入海洋,有高達47%細菌跟下水道的汙水相符合。鯨類得到的常見種類有乳狀病毒、弓蟲症、泡疹病毒等。其中弓蟲病,可能是由混有貓類的糞便的貓砂,在沿海地帶經降雨後就沖到海底造成鯨豚感染,或者是由船隻將弓蟲病帶入。海豚感染皮膚病的情形在近海區域較為常見,通常因為環境的原因造成皮膚的病變,尤其年幼或年長的海豚,特別容易使皮膚跟皮下長期的感染。例如印度潟湖的污染非常嚴重,便容易造成海豚的免疫力下降,因感染而死亡。研究發現,很多人為因素都會增加鯨豚染病的機率,所以需要特別小心。
各方學者的研究範疇都指出鯨豚的健康狀態與人類的日常行為息息相關,然而,目前已知研究對海洋生物的了解有限,需要大量數據累積才能證實結果,雖然欠缺直接證數據佐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的確對身心均造成了莫大影響。最後,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麥希汶女士以港珠澳跨海大橋為例,當初在預測模擬時容易傾向過度樂觀,很多人的心態是先開發再來談保育,整體來講缺乏監控和因應計畫執行,即使當時有一萬兩千份人民聯署反對,但是環評還是通過了。若是台灣棲息地消失,表示台灣白海豚就要面臨滅絕,今天台灣要建造台灣離岸風機,首要考慮棲息地維護,如何減輕噪音干擾、船隻增加等威脅,目前沒有兼顧綠能保護跟減輕威脅的計畫,借鏡港澳經驗,期許台灣能夠謹慎檢視離岸風機所造成的長久生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