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然谷的蜘蛛,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棲息在芒果樹奶奶身上的裂腹蛛了,淡褐色的身體跟周圍地衣的顏色融為一體,若不專注尋找很難發現他的存在。而牠的蜘蛛網也十分特別,只有在特定的角度才能發現。每次在自然谷的解說導覽時,我都會請參訪的伙伴們找找芒果樹奶奶身上的奇特蜘蛛網,好讓大家打開觀察之眼。
裂腹蛛的網有別於一般印象中的八卦網,牠的網像是一片「圍繞」樹幹的長方形薄紗,隨著樹身的弧度彎曲但卻又不平貼在樹幹上,距離樹身約莫1公分的。不同於繞圈圈式的織網法,裂腹蛛在織網時走的是S型(有人稱之為梯子網),在樹幹上拉好經線之後再由上而下的左右兩端來回拉出緯線。據研究顯示,裂腹蛛織網行為的可塑性非常高,這樣的織法能讓他在受侷限的空間中儘可能結出大面積的網以增加捕食效率。整個網面完成之後看起來是方格狀的。不過由於絲線很細,從正面看不到網子的,必須移動到網子的側邊才觀察得到。裂腹蛛在織完網後,會在網子上端的邊緣織一個貼在樹上的盤狀寶座,平常就坐在寶座上守株待免。有趣的是牠們不定時會放棄原本的寶座而在附近另外織一個。
裂腹蛛看似平凡但其實充滿了玄機。首先並不是每個地方的裂腹蛛都如芒果奶奶奶身上看到的一樣是淡褐色的,事實上裂腹蛛的體色、大小會依生活環境而有所不同,例如棲息在較陰暗環境的裂腹蛛,體色就會比較暗。除了身體的顏色能巧妙融入環境外,牠頭胸部的背面及腹部的正面都有不一樣的顏色,頭胸部的邊緣有橘色或白色的亮環,而腹部正面則一反其背面低調的風格,為豔麗橙紅色,中間還有一點明顯的黑色。「為什麼有這樣的『設計』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東海大學的研究生有做過相關的研究,顯示頭胸部的色環和腹部亮麗的顏色可能作用是不一樣的:頭胸部的色環有吸引獵物上面的用途,而裂腹蛛平常棲息會「趴」在樹上,腹部的亮色不輕易示人,但在牠受到威脅時除了會很迅速跳網而逃外,腹部的顏色也可以用來迷惑天敵,增加生存的機率。
在查資料的時候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裂腹蛛跟人面蜘蛛一樣,公母的體型和顏色差很多很多,成體的公蛛大約只有0.5公分,而且全身是紅色的。不過也有人觀察後發現其實公蛛在最後一次脫殼前外型跟母蛛是一樣的喔。而更令我意外的是公蛛在跟心儀的母蛛交配完後,為了保護母蛛不被其它的野男人搶走,竟然會「自宮」。難道是武俠小說所說的「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那又是怎樣的武林絕學呢?原來不是什麼武林絕學啦,如果硬要說的功夫話那應該是「輕功」吧。公蛛在跟愛人交配過後便會自割將自己的生殖器「觸肢」留在雌蛛的體內。這樣一來,雌蛛的生殖孔就像是被栓子塞住一樣,無法再跟其它公蛛交配,此外公蛛在自割之後便會在雌蛛旁邊擔任護花使者,自割後身體少了累贅,雄蛛的動作也會更加敏捷。
這次在查裂腹蛛資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許多關於牠的趣事,如體色的用途及雄蛛的自宮行為等等。我想這些東西就算我長期觀察他也很難知道吧!突然想起古人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覺得這句話應該改為「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我們在做自然觀察時,除了要實地仔細的去看物種的行為外,也應該認真翻書、查資料去吸取前人的觀察及研究經驗。觀察及閱讀我認為同等重要且缺一不可,這樣才是了解生態環境最快的途徑。
蜘蛛小知識:蜘蛛的絲
一想到蜘蛛,大部份人就會想到其吐絲結網的特性(當然不是每種蜘蛛都會吐絲結網)。而你知道嗎?蜘蛛絲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質,是由腹部內的「絲腺」分泌產生的,而且蜘蛛有不只一種絲腺,牠們各司其職產生不同的「絲蛋白」。當蜘蛛絲還在蜘蛛肚子內時其實是液態的,蜘蛛在需要使用絲線時,肚子裡的絲蛋白就會經過腹部未端的絲疣加壓射出,經過加壓的絲蛋白射出體外就會形成我們看到的絲線。這還真有點像我們化學纖維的「射出成型」製造方式。
裂腹蛛小檔案
別名:裂腹鬼蛛
科名:絡新婦科 (Nephilidae)
學名:Herennia ornatissima
分佈:廣泛分布於全台,低海拔山區尤為常見
特徵:
- 雌蛛體長12-15mm,雄蛛體長6mm,成體大小變化大。
- 單眼排列為2、6。
- 雄蛛體型小,身體呈紅色,腹部無鋸齒狀,且腳呈黑色。
- 雌蛛頭胸部背面呈較深的褐色或黑色,邊緣有橘色色環。
- 雌蛛腹部背面呈淡褐色密佈斑點且有一對較大的黑點,身體顏色會隨生長環境而有所不同。
- 腹部呈鋸齒狀。
- 腹部正面呈鮮豔的橙紅色,中央有一黑塊。
- 腳的顏色為黑色與褐色交錯,於節處為黑色
- 結網為梯型網(方格狀長方型網),常平貼於樹幹,距樹身1公分左右。
生態:網為梯型網,雄雌蛛體型及體色差異甚大,雄蛛在交配後會自割生殖器留在雌蛛身上。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環境資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