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去年展開全台環島計畫,從高雄鳥松濕地騎著Birdy鳥車出發,一路拜訪台灣珍貴的濕地生態資源。林昆海全程走訪62個濕地,也與中華鳥會在今年2月2日世界濕地日前夕召開記者會,盤點出13種全台「濕地之最」。
在中華鳥會盤點之下,全台經營管裡最佳的是關渡濕地、遊客最多的是高美濕地、野狗最多的是淡水河流域濕地、最需要救援的則有茄萣濕地、大潭藻礁等濕地。
「2011年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公告實施後,很多濕地的狀況改變了,當時的威脅是否還在?《濕地保育法》實施,我們的濕地保育變得更好了?還是更差?」
懷著串聯各地關注濕地保育團體的想法,林昆海發起「Birdy for Wetlands:為濕地而騎、鳥人真愛台灣行」計畫,於去年11月11日到12月10日進行為其一個月的第一階段單車環台計畫,看了全台62個濕地,共計1700多公里的里程數。
中華鳥會表示,內政部於2016年國際濕地大會時簽署《台北國際濕地宣言》,宣言提及「維持濕地零淨損失及零退化」,以及「任何在濕地進行的公共建設,若有物種種群1%棲息在此濕地,該建設應迴避衝擊生態系統或濕地破碎化」。
然而從茄萣濕地的再評定、台東政府欲開發知本濕地、桃園埤塘濕地、藻礁環境的恣意開發,「濕地零損失」淪為只是口號。
中華鳥會批評,台灣在民國100年所公告的濕地面積總計約568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不到2%,不但遠低於地球的相對比例,近兩年面對地方級濕地的再評定,政府更是大規模地降低保護的責任,不斷的減少保護範圍,完全是退步中的作為!
根據全球科學家評估,人類有1/4的糧食比例來自濕地相關環境。另外,濕地中更儲存了地球至少20%的碳,影響著大氣中的氮循環、硫循環、碳循環等。具體地說,濕地對地處颱風帶的台灣,最直接的功能在於生態、防洪及淨水,台灣許多地區的水患,其中就有一些是濕地被填埋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