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單車環島1700公里訪全台濕地 發現最賺錢的是這裡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他單車環島1700公里訪全台濕地 發現最賺錢的是這裡

2018年02月05日
本報2018年2月5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去年底在留職停薪期間,以一個月的時間騎單車環島走訪全台62個海岸線濕地,並於2月2日濕地日前夕,與中華鳥會發布此行調查成果,盤點出13項全台「濕地之最」。上週六(3日)林昆海在高雄洲仔濕地進行首場分享會,詳述這趟單車之行所見的全台濕地問題和隱憂。

林昆海說這份全台濕地體檢表是其個人觀點。然而,請分享會上與會民眾為國家濕地管理政策打分數時,七成以上都給了不及格分。

最賺錢的濕地:四草、高美

四草濕地竹筏生態旅遊。圖片來源: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四草濕地竹筏生態旅遊。圖片來源: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四面環海的台灣,海岸濕地是一大特色和重要的生態資源。擁有豐富自然生態和優美景觀的海岸濕地,藉由發展生態旅遊,可為地方帶來豐沛收入,改變以開發為導向的經濟思維。

其中被評為最賺錢的濕地有二處,為台南四草濕地以及台中的高美濕地。高美濕地每年遊客超過200萬人次,也名列遊客人數最多的濕地。四草濕地遊客雖不如高美濕地多,卻以經營生態旅遊帶客遊船導覽的方式,提高生態觀光資源的單位價值。相較之下,高美濕地以收取停車費、攤商販售小吃為獲利模式,靠大量人潮來衝高經濟效益。

事實上,高美濕地為農委會公告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大量遊客湧入早已嚴重超出當地生態承載量,地方政府更藉機蓋起大型遊客中心然而卻又未開放使用,周邊更是停車場林立,除了人為干擾,高美濕地也面臨陸化嚴重和外來種入侵的環境隱憂。

進入永續利用區親水的大量遊客。圖片來源:蔡鵑如
進入永續利用區親水的大量遊客。圖片來源:蔡鵑如

「永續的濕地經營管理方式應朝生態旅遊方向去做,」林昆海以四草濕地為例,保護好環境和濕地,當地居民可以因此得利。

以四草濕地知名的紅樹林遊船體驗來說,每位遊客最低收費為200元,一趟半小時的遊船可接待40位遊客,以每天漲潮兩次時段進出紅樹林,一艘遊船可賺取數萬元收入,再加上周邊經濟效益,四草濕地的經濟價值高達上億元。

然而,實際走訪四草濕地現場卻也發現生態觀光的亂象。

缺乏總量管制和生態保育的隱憂

林昆海指出,四草濕地在劃設國家重要濕地進行生態保護後,當地業者藉由發展遊船觀光賺錢獲利,然而這樣的經濟利益卻未回饋到大眾和生態環境的保育上,提供整體濕地環境更好的管理維護,以達永續經營。

另一方面,大量遊客帶來的錢潮,讓當地業者將大片魚塭填平變成了停車場,更蓋起大樓,為了接受更多遊客,拉長可出船的時間、增加船次,甚至做起水閘門擋住海水退潮,造成紅樹林長時間浸泡在海水裡,不顧其生態。

「未進行總量管制和缺乏生態保育的觀念,這樣的生態觀光旅遊不知道可以撐多久?」

針對高美和四草濕地的觀光亂象,林昆海點出了國家重要濕地劃設後,經營管理的重要。

關渡濕地擁有全台最令人稱羨的經營管理規模,30位工作人員,分別負責濕地的棲地管理、營運、環境教育、生態調查等工作,也為關渡濕地創造極佳的經營模式,包括門票、停車費、餐廳賣場和商品等營收。良好的經營管理和充足的人力,讓關渡濕地維持國家級重要濕地的服務品質。

林昆海以其20年濕地經營管理的經驗說道,棲地管理是在濕地經營管理中最花費時間和人力的工作,然而目前政府對於多數濕地的管理,仍以臨時僱工的方式來進行環境維護,更多時候是把濕地當荒地,任憑其荒廢退化,甚至成為垃圾堆置場。

與關渡濕地同為國家級重要濕地,高雄州仔濕地僅有三名經營管理人員。攝影:李育琴。
與關渡濕地同為國家級重要濕地,高雄洲仔濕地僅有三名經營管理人員。攝影:李育琴。

濕地面積大減30%  林昆海:政府部門不挺《濕地保育法》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濕地面臨開發而大幅減少。林昆海指出,近二年營建署針對國家重要濕地的再評定作業,光是國際級和國家級濕地就讓濕地面積消失了一萬多公頃,足足比2011年減少了30%的面積。

「《濕地保護法》到底在保護濕地還是減損濕地?」林昆海痛批,國家訂定了《濕地法》,政府部門卻不支持。不僅劃設面積大量縮減,法律規定政府應籌設濕地保育基金至今仍掛零,更可惡的是花了上千萬、上億元的經費蓋遊客中心、硬體建設,蓋了甚至不用,任其荒廢漏雨,「最愛說依法行政的政府,哪裡依法行政了?」

林昆海單車環島一個月後分享全台濕地經營管理危機。攝影:李育琴。
林昆海單車環島一個月後分享全台濕地經營管理危機。攝影:李育琴。

林昆海最後說,《濕地保護法》訂定後,政府的濕地保育工作還有很多要做,各個濕地的保育利用計畫應訂定明確的經營管理目標,並且把里山里海的精神納入濕地管理辦法,此外,應擴大濕地保育範圍,不該再減損現有濕地面積。他說自己提出的檢討報告或許有如「狗吠火車」,然而全台濕地面臨的危機需要大家持續關注、敦促政府的保育作為。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