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大道樹況不一 北市苦惱找專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林蔭大道樹況不一 北市苦惱找專家

2018年06月06日
摘錄自2018年6月4日聯合新聞網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北市近年陸續建置林蔭大道,替市容加分,不過北市公園處發現,當年同時間種植的行道樹,開花時間點不一致的情況,決定委推樹專家或廠商,針對全市20條主要幹道的行道樹把脈,了解生長情況及改善方法。

北市府從2011年起建制39條林蔭大道,廣植喬木超過4000株、灌木多達100萬株,預估每年可固定減碳約2300公噸,以及增添林蔭色彩及綠覆率,希望打造宜居城市。

公園處表示,最近發現同時期種植的行道樹,明明到了開花季節,卻有樹況不一樣的情況,可能某路段長得很好、其餘路段卻沒開花,或與一般民眾可能看不出來,認為綠意盎然,但經查修剪枝葉的同仁能看出端倪。

為此,公園處決定挑選20條主要幹道,包括中山北路、仁愛路、南京東路等,花費250萬委託專業廠商進行調查、改善方法或棲地改善;而該20條主要幹道名單,不乏當年建置的林蔭大道。

對於為何樹況參差不齊,公園處解釋,可能人為開發壓力或極端氣候影響,例如樹穴限縮、土質劣化等,導致路樹生長不佳,由於因素可能很多種,才決定委託專業廠商分析,並提出改善的示範案例,作為後續管理路樹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