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工作者看《從土地倫理到地球憲章》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教育工作者看《從土地倫理到地球憲章》

2007年12月01日
文: 師大環教所 王順美教授

從環境教育看生態關懷者協會過去所做的事,就是一系列的環境教育歷程,這個切入的角度是深層倫理哲學觀的批判反思,年輕人的栽培造就,與世界接軌、在地的尋找另一種可能的實踐。生態關懷者協會的靈魂人物陳慈美老師,本身是一個家庭主婦,一個社會運動者,一個具有神(哲)學訓練及物理學背景的女士,她忠於對社會的熱情,堅持的帶著她的小孩、年輕人、愛好土地的人士,一起討論、一起生活、一起探索開創可能的未來。不斷的閱讀、行動中,她撰寫文章、辦理研討會,呼籲人們覺醒,這四輯就是慈美老師及在她旁邊愛好土地的人士一路行徑上所滴下的脂油,現在集結成四輯,與大家分享。

我看了第二輯所收納的文章,主要是敘述人突破、轉變的歷程,亦暗示著社會也要(正在)嘗試突破與轉換,以謀得人與土地真正的和諧關係。或許第一輯在敘述著幾個主要有影響力的、響亮的保育倫理本身,但第二輯單元一卻敘述著產生這些經典之作的社會脈絡及作者本人。我看了也十分感動並認為值得學習,特別是李奧波願意接受朋友的建議,以一種懺悔的態度面對過去的經歷,並向讀者敘述他對環境態度的轉變,而非高高在上的向別人說教,可以提供環境教育工作者很好的參考。更難能可貴的在「像山一樣的思考」所表現,他真誠去面對母狼眼中綠色火焰的熄滅所給予他的觸動,產生極大的反思、覺醒及道德勇氣,去面對世人短視及以人類為中心的心態作祟,因而得罪了大自然,並在「砂地郡曆誌」文集中,提出「土地倫理」的觀點。慈美老師在這一單元也收集其他與主流觀點不同的文章,包括:瑞秋、卡森面對利益受到威脅、充滿敵意的學術界,舒馬赫提出「小即是美──以人為念的經濟學」,林俊義深入探討中國傳統哲學的「天人合一」,卻發現未受到正當化的過程。對於身為知識份子的我們,願意發出不同聲音,從主流觀念出走,是冒險、不容易,但卻是一種負責的行為,也是推動社會前進重要的一步。

本輯單元二收錄了慈美老師根據沃思特(Donald Worster著Nature’s Economy)所寫的生態思想簡史,指出:生態觀點一開始就失去了一致性,沒有共同看法,彼此競和,這也提供本輯單元三部落遊學數篇文章的基點。部落遊學(單元三)的數篇文章、地球憲章(單元四)及其教師手冊(單元五),是這幾年生態觀懷者協會在接觸聯合國地球憲章,與國際接軌、與在地原住民互動所獲得的資料及其紀錄。對我個人而言,這是在接觸環境哲學領域後,走出來拓展的實踐。他們不只參與地球憲章的國際會議,實際接觸這被國際社會奉為基本價值觀念的內容,還邀請國外關心環境永續議題的年輕朋友來台,與國內西部的年輕人,一起參訪東台灣的原住民部落,與他們生活、學習、對話,接觸台灣另一個古老的面向,尋找另一個可能性。地球憲章及其緣起,和地球憲章相關的教師手冊,都是直接翻譯國外的資料,部落遊學則是參與東西交流、古今交織的記實,讓我們深思及體會古老智慧。另有介紹在聯合國「地球憲章青年總部」擔任青年團召集人及教育推廣部主任兩位年輕人的兩篇文章,讓國內年輕人瞭解國際年輕人的寬闊視野及開朗氣質。

在價值觀混亂、人心慌恐、不知所措的時代,生態關懷者協會正值慶祝十週年慶,出版四輯環境倫理的書籍,實在是難能可貴,像荒漠裡的甘泉,滋潤我們乾渴心靈,沈澱我們的心思意念,激發出我們的懊悔與行動力,是值得細讀、一起探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