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茂生、蔣渭水、原住民、李奧波 談台灣環境倫理的建構 | 環境資訊中心

從林茂生、蔣渭水、原住民、李奧波 談台灣環境倫理的建構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慈美譯

環境倫理的前題,在於對鄉土的認同感,但全球化卻摧毀這種認同感。環境倫理須要有在地的根系,人類必須學習「重新居住」在自己的鄉土,這是人性化的環境倫理學。                       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

一、欠缺土地意識和鄉土認同感的社會活動

土地上記載著人類生活的史蹟,

懂得土地語文的人,

可以從殘留的痕跡中,

讀出一個民族或是一種文化盛衰興亡的經過.

                                           羅德米克(W.C.Lowdermilk)

百年來台灣社會活動所帶來的環境衝擊是多方面的:生態方面,森林面積及林相快速改變,人為的破壞從中央山脈延伸到海岸地區,土地資源遭到侵蝕,生物多樣性急遽萎縮。環境污染方面,溫室效應帶來氣候極端化的升高,空氣污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化學品及廢棄物則毒害我們的土壤、河川、海洋。此外,沙塵暴、空氣微塵、酸雨還從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東亞及中國大陸長程影響到台灣。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些長距離傳輸的污染還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尤其半世紀以來,台灣不斷追求經濟的成長,卻對環境的保育掉以輕心,完全不顧念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只是無限上綱的任性開發。如今惡果深嚐,我們才赫然發現,過去打拼所累積的一點財富,卻是付出了斲傷自然環境重大代價,贏得小利,卻賠上了珍貴的生態環境。

面對百年來台灣社會活動對環境的衝擊,我們究竟要怎樣建構環境倫理以因應?隨著六○年代環境意識的覺醒,西方國家從七○年代開始探討「環境倫理」,然而,走過二十多年環境運動的台灣,這仍是一個有待耕耘的園地。

二、李奧波土地倫理的啟示

從主流保育理論「出走」

筆者於一九九四年春季開始在中原大學開「環境倫理」通識課時,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教材,所以自己著手編寫講義。為準備教材所作的閱讀當中,深受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Aldo Leopold, 1887-1948)的代表作A Sand County Almanac所吸引,也因而接觸到許多受李奧波啟發的專家學者的作品。透過他們從哲學、文學、史學、科學、美學、神學、經濟學、甚而政策制定及執行單位等不同面向的爬梳,讓我得以稍微掌握到在環境倫理領域的脈絡,從而確信:「環境倫理」的探討,必須放在各種相關的脈絡中作整體的考量,絕不只是哲學中的「倫理學」或科學中的「生態學」所能夠單獨勝任的。

廿世紀三○年代,當李奧波目睹以「經濟」主導國家政策(包括保育政策)的美國,因濫用土地而導致各種生態災變──例如因水土流失引起的沙碗(dust bowl)現象──以及野生動物棲地破壞等問題之後,經過個人深刻的反省並和其他科學家不斷的討論,使他慢慢蘊釀而成以自然界的生態關係為基礎的保育觀念,因而極力強調「整體性生物學」和「自然史」方面的研究,並堅決主張:「保存生物社群的完整、穩定和美」,終於跳脫影響現代科學思想極深的兩個哲學觀念:「二元論」和「化約主義」(Dualism and Reductionism),逐漸從當時學術界主流的思想模式和官方的主流保育理論「出走」,提出先知性的「土地倫理」之論述。

像山一樣的思考

書中有一段記載,極為生動地描述他的轉變,內容大意如下:有一天,他與友人在一片懸岩上午餐時,岩腳下一條湍急的河中有一隻母狼和六七隻初長成的幼狼,涉過急流爬上岸之後,在他們懸岩腳下一片開闊的平地中央嬉戲抓打,扭動翻滾。於是,他們所有人都猛向狼群發射子彈,直到所有子彈都發射光了才罷手。當他們走向已經倒下的母狼旁邊時,正好來得及看見一股兇惡的綠火在她眼中熄滅。

李奧波就是在那個時刻才深切地體會到:「在那雙目中,有某種我從前所未見的東西──某種只有她和山知道的東西。」他說:「那時候我還年輕,一槍在手見獵技癢。我以為,如果狼少則鹿多,那麼,沒有狼就是獵人的樂園了。但看見那綠火熄滅,我意識到狼和山都不同意這種看法。」

於是,李奧波以近似奧古斯丁的《懺悔錄》的筆法,寫出<像山一樣的思考>(to think like a mountain),承認他因短視和人類中心的心態作祟而得罪了大自然(sinned against nature)。自此,他開始學習「像山一樣的思考」,也開始學習重新建立一種完全不同的保育觀,提醒他的國人:「責任的背後若沒有良知作基礎就毫無意義,──『土地倫理』反映出『生態良知』的存在。」「為了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延續,我們必須維護土地健康運作的機能」,否則,國家的未來將被沖刷到大海裡!

在自己的鄉土具體展現生命

對照百年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山林、河川、動植物、弱勢族群所受到的傷害,尤其是近三、四十年快速而劇烈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李奧波所說:「對於土地倫理的演進最嚴重的障礙就是:我們整個教育制度和經濟制度,完全與土地意識背道而馳。」就像是他直接在提醒、警告我們。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教授強調:「環境倫理的前題在於對鄉土的認同感,因為,我們要在自己的鄉土具體展現生命。」

土地意識和鄉土認同感的欠缺,正好是台灣社會最嚴重的問題!

二、先民腳印一步一步、文化傳承一代一代

山之重,地之實,雲之輕,

霞之媚,風之動,水之靈。

先民的腳印,一步一步──

歷史的呢喃,一句一句──

文化的傳承,一代一代──

呈現在我們這塊土地上──

和你我對語不盡─────

                                         台東史前館<對語>

林茂生與李奧波生平對照的省思

在一次閱讀《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的機會,偶然發現台灣教育思想家林茂生與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的生平有許多酷似之處:他們都是在美國受高等教育文質彬彬的學者、帶著類似的眼鏡、字跡娟秀、熱愛家人兒女、積極投入提昇社會文化的教育工作──。此外,他們不但同樣出生於一八八七年,同年(一九○四年)進入高中,兩人的意外離世也只有一年之隔(一九四七和一九四八年),可以說是完全同一時代的人物。

 

這樣的對照,讓我看到:由於社會文化環境的差異,帶給知識份子貢獻其所學於國家社會時迥然不同的參與方式。李奧波離開學校後,一直投入與專業領域相關的機關、單位、院校服務,甚至能夠因實際面對的環境災變問題,對所學的知識重新反省、批判,進而提出創新的見解,寫出被譽為「生態保育聖經」的經典之作。林茂生的一生卻必須為提昇一般民眾的基本文化素養而奔波勞碌,甚至不見容於一個文化水平低落不堪的政權,一生所累積的智慧無法讓社會、人民分享受益,實在令人唏噓涕凌。

時至今日,台灣社會普及的高等教育造就無數專業人才,但是,我們依然欠缺健全的社會機制,能夠學以致用、貢獻專長的人並不多。尤其環境運動領域幾位大將,在投入政治後的快速折損,令人不勝感慨!

為台灣把脈的醫師

八十多年前(1921),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的蔣渭水醫師(1891-1931)曾經為台灣把脈,開了一張處方箋:

患者:台灣

既往症:(略)──因慢性中毒長達二百年之久,不易豁然而癒。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離,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罔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飢餓感。──(略)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原因:智識的營養不良。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診斷:因素質純良,若能施以適當療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療法:原因療法,即根本治療法。

      ◎處方  正規學校教育         最大量

              補習教育             最大量

              幼稚園               最大量

              圖書館               最大量

              讀報社               最大量

              若能調和上述各劑,迅速服用,可於二十年內根治。

              尚有其他特效藥品,此處從略。

                                    大正十年(1921)十一月二十日

                                    主治醫師蔣渭水

經過八十多年,看到今天台灣社會的病症,顯然,對於文化素質的提昇和改良,蔣渭水醫師當時的處方是不夠的,因為他的療法,只有「量」的思考,卻沒有「質」的探討。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現代公民,是否應該嘗試開一張質量並重的處方箋?

正如前文提到,李奧波指出,整個教育制度和經濟制度完全與土地意識背道而馳。但他更認為,保育教育的重點,絕對不只在於「分量」的增加,「內容」才是最重要的。這點或許可以彌補蔣渭水醫師處方箋的不足。

對於三○、四○年代美國社會的保育教育,李奧波的批評是:「我們目前的保育教育,根本無法達到任何有價值的目標。因為,它不曾給是非對錯下定義、沒有指定任何責任、未曾要求作出任何犧牲、對於在當今價值觀念背後的哲學立場也沒有期待作任何的改變。」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討論到這些行為背後的倫理價值基礎,可由哲學和宗教圈子裡,我們還未曾聽到有關保育倫理的討論這個事實得到証明。」因此,他強調:「除非我們在知性、忠誠、情感和信念等方面,能夠經歷到內在的改變,否則,我們就不可能期待在倫理領域會作出任何重要改變。」這些話在台灣其實早已有人說過了,例如:林俊義教授在二十幾年前便一直強調:「環境須要內在化」,可惜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回響,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三、喚醒古老智慧、重尋另類生活

原住民可以是台灣歷史、文化、社會

重構過程中的良知召喚,

是都會扭曲生活裡的人性救贖。

            孫大川《山海世界》

李奧波學習「像山一樣的思考」,曾經是我的座右銘。然而,當我在孫大川的《久久酒一次》書中看到山的脾氣、山的邏輯、山的想像、山的文化、山的註釋、復活的山、憤怒的山──身為台灣人,我深深為自己對這片土地先民智慧的無知而汗顏、懺悔。

環境倫理學者歐思磊(Max Oelschlaeger)的一段話:「環境倫理的目標,在於批判主流的世界觀並提出替代性的世界觀。這種轉變,並不是去『創新』,而是要『喚醒古老的智慧』。」曾經是我對「環境倫理」的定義,這時候,『喚醒古老的智慧』成為我對自己未來所有努力的主軸,也因而豐富了我的生活和工作。以下分享兩則個人參與包山包海的精彩經驗:

重建本土親海文化

海島台灣的海岸原住民,一直和海洋保持密切而友善的關係。因為,海洋不但是孕育水產資源的場所,更是人們精神的寄託,阿美族以歌以舞讚美海,以行動投入海洋的懷抱;達悟族的呼吸節奏更與大海融合,表現在祭儀文化上。

每年五、六月時,東海岸阿美族的竹筏常全村出動,群體捕飛魚,考驗阿美族人的膽識與毅力。的確,要在洶湧的太平洋浪濤中駕馭竹筏,並在空中張網捕到飛魚,並不是容易的事。尤其夜間捕魚,還得有豐富的夜間常識。從竹筏的製作過程到航海、捕魚技巧等,在在都是傳統文化的智慧。

阿美族所謂「巴歌浪」(Pakelang),是祭祀活動,通常在重要活動的末尾舉行,象徵一件事情的結束,有重新生活的意思。舉凡婚喪喜慶,大家忙了一陣,舉行Pakelang,慰勞大家,聯誼情感,然後開始正常生活。Pakelang通常會到海邊漁獵、唱歌跳舞、煮炊、享用美食。所以 Pakelang也有休閒慰勞、快樂、群體、水邊活動之意。換言之 Pakelang就是本土的水域休閒。

與歐美玩衝浪、快艇、帆船活動,在海邊喝咖啡、果汁、啤酒不同。阿美族水域休閒,拖竹筏、背漁網、掛竹簍,拿著阿不拉子(採集工具)出門,然後就在海邊用漂流木烤魚,煮什錦海鮮石頭火鍋,配米酒。

可惜的是,台灣人民在幾百年的漢化過程中,和海洋越來越生疏,乃至充滿悲情與恐懼心理。家長與老師常告誡小孩不要在海邊活動,使得本土的親海文化無以傳承。取而代之的是,源自大陸農業文化的七月鬼月迷信。如今,防波堤和消波塊阻隔人與海的關係,就這樣當家庭與工業廢水污染台灣西部海岸時,人們卻漠不關心。

台東南島社區大學善用海岸阿美族的文化資源,二○○三年在所謂的鬼月(農曆七月)於東海岸十個社區開設竹筏課程後,恢復中斷約三十年的東海岸跨部落竹筏比賽,舉辦聯誼活動「Tadangoyan Pakelang竹筏慶祝」,二○○五年五月初舉辦第二屆活動。透過這些活動,期待能夠重塑海洋台灣的親水性格,營造台灣親海文化,更希望在地文化能從國家的國防、治安、教育、交通、產業、防災、環保,乃至觀光等體系的壓抑中翻身,找回社區本身的價值與自主力量。

事實上,台灣處處有珍貴的文化資產,但在外來政權崇洋媚外,神話中國而

貶損台灣,使本土文化難有機會出頭天。若我們對自己的本土文化能給予愛護、疼惜,很多傳統文化都有被發揚光大的潛力。

走過二十世紀,南島社大呼籲國家政府體系能從過去瓦解原住民部落的角色,成為文化重建的助力,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從根發芽,建立台灣新文化!

為迎接「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Holmes Rolston III)於二○○四年春天為期三週的「台灣環境倫理巡禮」系列活動,「生態關懷者協會」在二○○三年設計了一張以「森林像教堂」為主題的海報。圖片為著名生態學者陳玉峰教授拍攝的台灣紅檜,海報內容文字則節錄自羅斯頓教授〈環境講章〉中「野地裡的基督徒」單元:

森林像教堂

森林是「根本」的所在地,

在森林裡的生命是由土地向上生長蔓延。

森林就像一座教堂,樹木的枝枒鑲嵌於碧空,

就像大教堂的尖頂劃過藍天一般。

陽光穿過樹葉間隙灑向地面,

正如彩繪玻璃輝映著日照的光芒。

森林的頂冠挺拔聳立,俯視在其下的芸芸眾生,

因此,森林和教堂一樣,

邀請我們超越人間的處境,

深刻地去經驗寬闊、包容的境界。

沒想到這短短的一段文字,竟引起一群長期從事原住民文化重建工作者的深刻共鳴。於是,在花東縱谷南端都蘭山西麓鸞山村,開始蘊釀建立「森林博物館」的願景和夢想!

台灣的低海拔地區,原有豐富的榕楠林帶,從日治末期便開始大量砍伐改種竹子、油桐及其他經濟果樹,至今,低海拔之原始林,除存在少數保護區外已不多見。鸞山附近的原始林,因土質肥沃,加上海岸山脈快速抬升等因素,使得當地榕屬植物支柱特別發達,構成了為數眾多的榕樹巨木群景觀及豐富的生態系統,極具保存及教育意義。

一群深負使命感、長期從事原住民文化重建工作者,回到部落聆聽耆老與土地的教誨,歷盡艱辛,成立〈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企圖從部落的養分中重新出發,以自己的生命作為文化的詮釋。他們深信,文化重建的意義,不僅是原住民在現代文明潮流中找尋足以安身立命的自我圖像,更是台灣在追求多元文化普世價值時亟需維護的文化珍寶。對全體人類而言,原住民的文化重建,為現代文明保存了一個觀照了悟的機會,更意味著探尋另類生活的可能性。並期待透過實現森林博物館的願景,能夠從根發芽,建立健康的台灣新文化!

結語:全球思考在地行動、在地思考全球行動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曾經是環境運動的響亮口號,可是,在全球化已經深入每個人生活的所有領域的今天,我們或許更須要重新學習「在地思考全球行動」(Think Locally, Act Globally)!

筆者相信:結合「全球思考在地行動」與「在地思考全球行動」的具體內涵,以「生態良知」的培育和「保育文化」的建立為目標來建構環境倫理,正是台灣在這個時刻所需要的處方,它是台灣社會改造的根基,也是台灣文化再生的活水源頭!

中英文參考書目:

Aldo Leopold, A Sand County Almanac: with Essays on Conservation from

  Round River, N.Y.: Random House, 1970(1949,1953).

2.Aldo Leopold, The River of the Mother of God and Other Essays, Susan L.  Flader and J. Baird Callicott, eds.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ress, 1991.

3.J. Baird Callicott, ed. Companion to A Sand County Almanac: 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Essays,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ress, 1987.

4.Clarence Glacken, Traces on the Rhodian Shore: Nature and Culture in

  Western Though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5.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nomy: The Roots of Ecology,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1977.

6.Max Oelschlaeger, The Idea of Wilderness, Yale U. 1991.

7.Ian G. Barbour, Ethics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The Gifford Lectures

   vol.2] Harper Collins 1993.

8.Roderick Frazier Nash, The Rights of Nature --A History of Enviromental

   Ethics,  Wisconsin Press, 1989

9.Joseph R. Des Jardins, Environmental Ethics --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Wadsworth, 1993.

10.Dieter T. Hessel ed., After Nature's Revolt: Eco-Justice and Theology,

   Augsburg Fortress, 1992.

11.E. F. Schumacher, 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Harper & Row, 1973.

12.Holmes Rolston, III. Environmental Ethics: 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3. Holmes Rolston, III.Philosophy Gone Wild: Environmental Ethics Prometheus Books 1989

14.《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李筱峰著,玉山社出版1996

15.《桃源在何許?》──林茂生詩墨展導覽筆記,林茂生愛鄉文化基金會出版

2002

16.《久久酒一次》孫大川著,張老師出版社1991

原載於<當代>雜誌226期2006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