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本土親海文化 | 環境資訊中心

重建本土親海文化

東海岸竹筏巴歌浪Tadangoyan Pakelang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慈美

我的歌聲是因為我的腳步順著礁岩

我看海浪使我學會了舞蹈──

你可知道我們的舞步來自海浪

你可曾見過,海浪停止拍打──

歌聲與舞蹈讓你的生活更踏實

你已經擁有一切,為什麼還要更多──

                 ~ 拉黑子.達立夫 ~

水域休閒本土化

阿美族所謂「巴歌浪」(Pakelang),是祭祀活動,通常在重要活動的末尾舉行,象徵一件事情的結束,有重新生活的意思。舉凡婚喪喜慶,大家忙了一陣,舉行Pakelang,慰勞大家,聯誼情感,然後開始正常生活。

Pakelang通常會到海邊漁獵、唱歌跳舞、煮炊、享用美食。所以 Pakelang也有休閒慰勞、快樂、群體、水邊活動之意。換言之 Pakelang就是本土的水域休閒。

與歐美玩衝浪、快艇、帆船活動,在海邊喝咖啡、果汁、啤酒不同。阿美族水域休閒,拖竹筏、背漁網、掛竹簍,拿著阿不拉子(採集工具)出門,然後就在海邊用漂流木烤魚,煮什錦海鮮石頭火鍋,配米酒。

可惜的是,台灣人民在幾百年的漢化過程中,和海洋越來越生疏,乃至充滿悲情與恐懼心理。家長與老師常告誡小孩不要在海邊活動,使得本土的親海文化無以傳承。取而代之的是,源自大陸農業文化的七月鬼月迷信。如今,防波堤和消波塊阻隔人與海的關係,就這樣當家庭與工業廢水污染台灣西部海岸時,人們卻漠不關心。

我們對海的記憶不深

繼展演過宜灣、奇美和太巴塱三大阿美族部落的樂舞之後,去年(2004)底「原舞者」終於演出花蓮港口部落的「海的記憶」。演出的說明中,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孫大川先生解釋:「十四年來,原舞者始終不敢輕易走進港口的樂舞世界,因為我們對海的記憶不深,我們的身體、聲音和心靈,無法演出海的秩序。」

在以「海的記憶」為主題的研討會中,孫大川沈痛的指出:「政客們常常虛無的告訴我們台灣是一個海洋的國家,但是,一個不具備海洋記憶與海洋神話的心靈,如何去活出海洋的生命呢?平原的邏輯、虛擬的玉山學、政治導向的南進政策、經濟思維下的藍色公路,只不過是一堆毫無生命穿透力的市場叫賣聲。」  

營造親海文化

事實上,海島台灣的海岸原住民,一直和海洋保持密切而友善的關係。因為,海洋不但是孕育水產資源的場所,更是人們精神的寄託,阿美族以歌以舞讚美海,以行動投入海洋的懷抱;達悟族的呼吸節奏更與大海融合,表現在祭儀文化上。

每年五、六月時,東海岸阿美族的竹筏常全村出動,群體捕飛魚,考驗阿美族人的膽識與毅力。的確,要在洶湧的太平洋浪濤中駕馭竹筏,並在空中張網捕到飛魚,並不是容易的事。尤其夜間捕魚,還得有豐富的夜間常識。從竹筏的製作過程到航海、捕魚技巧等,在在都是傳統文化的智慧財產。

台東南島社區大學善用海岸阿美族的文化資源,2003年在所謂的鬼月(農曆七月)於東海岸十個社區開設竹筏課程後,恢復中斷約三十年的東海岸跨部落竹筏比賽,邀請開課的社區,在長濱鄉長光社區的海域舉辦第一屆成果發表暨競技聯誼活動「Tadangoyan Pakelang竹筏慶祝」。生態關懷者協會理監事和家屬一行二十人,有幸接受邀請參與這個盛會,並留下深刻的反省和亮麗的回憶。2005年五月初,南島社區大學於真柄社區再次舉辦第二屆活動,藉這些活動的舉辦,期待能夠重塑海洋台灣的親水性格,營造台灣親海文化,希望在地文化能從國家的國防、治安、教育、交通、產業、防災、環保,乃至觀光等體系的壓抑中翻身,找回社區本身的價值與自主力量。

從根發芽,划出海洋台灣的未來

竹子是東亞的特產,所以,歐美等先進水域休閒國家甚少利用竹笩作為體育用具。而東亞、南亞各文明國,舟船文化已數千年,因此也不重視竹筏文化。

東海岸的阿美族長久以來卻一直將竹筏 (Tadangoyan)文化視為珍寶,即使機動船在東海岸來來回回的今天,仍可看到阿美族長老拉著竹筏下海,筏起槳,乘風破浪,自得其樂。

事實上,台灣處處有珍貴的文化資產,但在外來政權崇洋媚外,神話中國而

貶損台灣下,我們的本土文化難有機會出頭天。若我們對自己的本土文化能給予愛護、疼惜,很多傳統文化都有被發揚光大的潛力。走過二十世紀,我們呼籲國家政府體系能從過去瓦解原住民部落的角色,成為文化重建的助力,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原載於<台灣教會公報>2779期2005年5月30日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