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憲章全文 | 環境資訊中心

地球憲章全文

永續未來所需之價值觀與原則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慈美譯

序文

我們正處於地球歷史中關鍵的時刻,這是人類必須選擇自己的前途的時候。當全球變得愈來愈須要相互倚賴同時也愈來愈脆弱時,未來似乎同時呈現出巨大的危險和展現出無限的希望。當我們要向前邁進時,必須體認到,在宏偉壯麗的多元文化和生命形態當中,我們其實是同屬於一個人類大家庭,同在一個地球社區裡面,並且擁有共同的命運。我們必須團結在一起,開創出建立在尊重自然、普世人權、經濟公義、以及和平文化等根基的永續性全球社會。為能夠達到這個目標,作為地球上居民的我們,必須要明確地宣告我們對彼此的責任,對較廣大生命群體的責任,以及對未來世代的責任。

地球,我們的家園

人類是演化中的廣大宇宙的一部分。我們的家園地球,因具有獨特的生命群體而生機盎然。自然界的力量使得生存變成一種嚴苛而又充滿不確定性的冒險,但地球也提供演化所需的基本條件。生命群體的活力和人類的福祉, 必須仰賴於能夠保存健康的生命圈以及其中所有的生態系統、豐富多樣的動物和植物、肥沃的土壤、純淨的水、以及清新的空氣。全球的環境及其有限的資源是所有人共同的關懷。保護地球的生命力、多樣性、和美麗,是一種神聖的託付。

全球的現況

當今主流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導致環境破壞、資源短缺以及物種大量滅絕。社區的基礎受到嚴重破壞。發展的利益未能平等的分享,貧富之間的差距不斷增大。不公義、貧窮、無知、以及暴力衝突到處蔓延,成為許多巨大苦難的根源。以前所未見的速率暴增的人口使得生態體系和社會體系都超過負荷。全球安全的根基正受到威脅。這些趨勢都充滿危險──但並非無可避免。

未來的挑戰

選擇權操在我們手中:或形成全球伙伴關係共同照顧地球並彼此互相照顧,或冒著毀壞我們自己以及繽紛多樣的生命之險。我們的價值觀念、組織架構和生活方式都須要有根本的改變。我們必須體認到,當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人類的發展主要應該著眼於讓生命內涵更豐盛,而不是物質上擁有更多。我們擁有可以提供所有人的需求並降低衝擊環境所須的知識和技術。全球公民社會的出現,正開創出建立民主和人性化社會的斬新機會。我們在環境、經濟、政治、社會和靈性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彼此間是相互關聯的,我們團結一致便能夠形成涵蓋所有層面的解決方案。

普世性責任感

要能夠實現這樣的願望,我們必須決心以具有普世性責任感的態度來生活,我們自己也要同時認同整個地球生命共同體以及我們所在地的社區。我們同時是各個不同國家的公民,也是同一個地球的公民,在它裡頭地區性與全球性是聯結在一起的。每個人都要為整個人類大家庭和更廣大的生物世界於現今及未來世代的福祉分擔責任。當我們以尊重生命奧祕的態度生活,對生命的恩賜充滿感恩,並以謙卑的精神看待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地位,那麼,人類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及與其他所有生命互為親裔的關係便能夠得到強化。

我們急迫地須要一個彼此共享的願景,它能夠為即將產生的全球生命共同體提供基本價值觀念。因此,在期盼中我們共同確認下列為達到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所須之相互依賴的原則,以此作為引導並評估所有個人、機構、企業、政府和跨國組織的行為的共同標準。

原則

一、尊重生命看顧大地

1.尊重地球和豐富多樣的所有生命。

1.a.體認到所有生命彼此相互依存,而且,每一種生命形式都具有其本身的價值,並不受限於是否對人類有用。

1.b.確信所有人具天賦的尊嚴,並確信人性中具智性、藝術、倫理和靈性的潛能。

2.以了解、憐憫和愛心來關注生命共同體。

2.a.人類享用擁有、經營、及使用自然資源的權力的同時,也必須接受在這過程中有義務阻止環境傷害並保護相關人員應有的權利。

2.b.確信當自由、知識和權力不斷增長時,推動公眾利益的責任也必須相對增進。

3.建立公義、分享、永續與和平的民主社會。

3.a.確保各層級社區能夠保障人權和基本的自由,並提供每個人能實現他/她全部潛力的機會。

3.b.推動社會公義和經濟公平。使所有人在負起生態責任的前提下,能後擁有具安全性且有意義的生活。

4.為當代和未來世代確保地球的豐富和美麗。

4.a.體認到每一個世代的行動自由度,必須受限於不得妨礙未來世代基本需求的滿足。

4.b.將維繫人類社區與生態群落得以長期興盛繁衍的價值觀、傳統和機構制度等,傳承給未來的世代。

為要實現上列四大項承諾,我們還必須做到:

二、維護生態完整性

5. 保護並恢復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特別關注生物多樣性和維繫生命的自然過程。

5.a.於各層級均採用永續發展的計畫和規範,使環境的保育和復育得以整合進入所有的發展提案。

5.b.建立並維護確實可行的自然保留區或生物圈保留區,包含:溼地、海域等,以保護地球的維生系統,保有生物多樣性,並保存我們的自然遺產。

5.c. 推動瀕危物種的復育和瀕危生態系的復原。

5.d. 控制並消除對本土物種與環境造成傷害的非本土物種或基因改造品種,並預防引進這類有害的生物。

5.e.對於水、土壤、林產物和海洋生物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必須有良好的管理機制,不要超過其再生的速度,以保障生態系的健康。

5.f.對於礦產及石化燃料等不可再生資源的開採和使用,必須有良好的管理機制,以儘量減低耗損的速度,並要避免造成環境的傷害。

6. 以「預防破壞」作為環境保護的最好方法,當知識仍不足夠時,寧採取謹慎的預防性措施。

6.a.必須採取行動以避免所有可能造成環境嚴重的傷害或不可逆的破壞,甚至在科學知識仍未完全明朗或無法做出定論時亦然。

6.b.將舉證的責任交給辯稱所提議之活動不會造成重大傷害的一方,並使該負責任的一方對環境的破壞負起法律責任。

6.c.確保所有決策能夠指出該決策下之人類活動所會造成累積的、長期的、非直接的、遠距的、及全球性的影響。

6.d.防止對任何環境造成污染,不允許堆積存放放射性、毒性或其他各種有害物質。

6.e.避免軍事活動危害環境。

7. 採用可保護地球的再生能力、人權和社群福祉的生產-消費-繁衍方式。

7.a.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使用的物質要儘量減用、再用及再生,並確保最終殘餘的廢棄物能被生態系消化吸收。

7.b.使用能源時要以節制和效率為原則,並儘量朝向使用太陽能和風力等可再生能源。

7.c.推廣對環境不會造成傷害的科技之研究發展、採用及平等的轉移。

7.d.將所有商品及服務業產品的環境代價內化於售價中,並讓消費者可以辨識符合最高社會及環境標準的產品。

7.e.確保能全面性受到醫療系統的照顧,而該系統必須是朝向促進具生育能力,且為負責任的生育能力的健康狀態。

7.f.在有限的世界中,接受強調生活品質和物質上充足的生活方式。

8. 推展生態永續性的研究,並促進將現有的知識公開交流和廣泛應用。

8.a.支持國際間對永續性的科技合作,特別關照開發中國家的須求。

8.b.對所有文化中有助於環境保護和人類福址的傳統知識和靈性智慧要加以認可及保存。

8.c.確保能夠在公共領域中獲得對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資訊,包含基因信息在內。

三、  社會正義經濟公平

9. 視消除貧窮為倫理、社會、和環境的必要任務。

9.a.在國內及國際分配所須資源,以保障享有取得適合飲用的水,乾淨的空氣、安全的食物、無污染的士壤、住家和安全的衛生設施等之權利。

9.b.透過教育和資源的獲得來培育所有人的能力,以保障其擁有可持續的生計,對於無法自力更生者,必得提供社會福利和安全網絡的支援。

9.c.認出被忽略的、保護脆弱的、服務受苦的,幫助他們發展自已的潛能並追求他們自已的願望。

10. 確保各層級的經濟活動和機構以平等和永續的方式來推動人類發展。

10.a.在各國境內及國際間推動財富的平均分配。

10.b.增進開發中國家之知識、財力、技術及社會資源,減輕其國際債務的負擔。

10.c.確保所有貿易必須支持可持續性的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進步的勞工福利標準。

10.d.為公眾的好處要求跨國公司和國際財務機構的行動必須公開透明,並要求他們為其活動的後果負責。

11. 確認性別平等和公平,以此作為永續發展的先決條件,並確保所有人能擁有接受教育、醫療照顧、及經濟機會等權利。

11.a.保障婦女和女童的人權,終止所有對她們的暴力。

11.b.推動婦女積極參與經濟、政治、公民、社會和文化生活的各個層面,或為完整的、平等的伙伴、決策者、領導者和受益者。

11.c.強化家庭的功能並確保家庭中所有成員能享受安全和愛的滋潤撫育。

12. 摒棄歧視,堅持所有人擁有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權利,應有利於人性尊嚴、身體健康、及靈性福祉,特別要照顧原住民和少數民族的權利。

12.a.消除各種形式的歧視,如種族、膚色、性別、性傾向、宗教、語言、以及國籍、族別或社會背景等。

12.b.確保原住民族對其本身的靈性、知識、士地和資源以及為達到可持續的生計之相關的習俗等所擁有的權利。

12.c.尊重並支持我們社區裡的青年,使他們能夠實現自已在創造永續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12.d.保護並復原於文化和靈性上具重要性的獨特地方與文化。

四、  民主、非暴力、和平

13. 加強各層級的民主機制,提供透明而可靠的管理,在決策中能夠廣納參與,並達到公義。

13.a.有關環境事務及所有開發計劃與活動,若會影響到特定的人,亦或有人感到興趣,我們要支持每個人都能得到清晰的、及時的信息。

13.b.支持地域性、區域性及全球性的市民社會,並推動所有感興趣的個人及組織得以具實質意義的方式參與決策過程。

13.c.保障表達意見、和平的集會與結社、與異議等自由的權利。

13.d.針對環境傷害或會造成該種傷害的威脅之補償與糾正,須建立具實力和效率的管道以切實執行。

13.e.消除在所有公共或私人機構的貪污。

13.f.強化地方性之社區,使他們能夠照顧自已的環境,並將環境責任指派給不同層級的政府,以達到最高效率。

14. 將達到永續性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識、價值、和技巧,整合進入正規教育和終生學習的領域。

14.a.提供給所有人受教育的機會,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培養他們能夠對於永續發展有積極貢獻。

14.b.除科學之外還要透過藝術與人文的貢獻來推動永續教育。

14.c.增進大眾傳播媒體於提昇生態意識及社會挑戰所扮演的角色。

14.d.確認道德與靈性教育對於永續的生活之重要性。

15. 以尊重和關懷對待所有生命體。

15.a.防止以殘酷的方式對待生活在人類社會中的動物,並保護它們免於受苦。

15.b.保護野生動物以避免於獵殺、設陷及漁撈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會導致極度地、延長地或可避免的痛苦。

15.c.儘量避免或消除非目標性物種的取得或破壞。

16. 促進容忍、非暴力、與和平的文化。

16.a.鼓勵並支持國內或國際間所有種族能夠相互了解、團結一致、互相合作。

16.b.實施可預防暴力衝突的全面性策略,並以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來處理及解決環境衝突及其他相關爭議。

16.c.將國家安全系統非武裝化至不挑釁性之防衛狀態的層度,並將軍事資源轉化成包含生態復育在內的和平目標。

16.d.消除核武、生物及毒性武器,以及所有造成集體毀滅的武器。

16.e.確保衛星軌道和外太空之使用是以支持環境保護與和平為目標。

16.f.確認和平所帶來的圓融,來自每個人與自已、與他人、與其他文化、其他生命、整個地球以及更廣大的整體之間,所創造出來的正確關係。

迎向未來

人類共同的命運召喚我們必須要尋求一個新的開始,這樣的更新正是地球憲章條文所承諾的。為要實現這個承諾,我們自已必須委身於接納並推動憲章所揭示的價值觀和目標。

這樣的委身必須在思想和心靈上有所轉變。它須要對於全球相互依存以及普世性的責任具有新的體認。我們必須發揮想像力發展及應用含蓋地域性、全國性、區域性及全球性的永續生活方式,並儘量達到這個願景。文化的多樣性是我們寶貴的資產,而不同的文化會有他們對於這個願景特有的體認。我們必須再深化並擴展先前之所以產生地球憲章的全球對話機制,因為,在 共同合作尋求真理和智慧的過程中,我們有許多功課可以學習。

生命常處在許多重要價值觀的張力之間。這代表會有非常困難的選擇。然而,我們必須尋找可以在多元中達到一致性的和諧,在使用自由權的同時兼顧公眾利益,在追求短期目標時不忘記長期的宗旨。每一個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都有各自可以扮演的角色。藝術、科學、宗教、教育機構、媒體、企業界、非政府組織和政府機關,都被期待貢獻出具創意的領導作用。有效的管理最主要來自政府、市民社會和企業三者間的伙伴關係。

為要建立一個永續的全球社區,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必須更新他們對聯合國的委身,在既有的國際合約下履行應有的義務,並支持地球憲章條文的實施,以國際法律來規範環境與發展。

『讓我們的時代因為對尊重生命的覺醒、對達成永續性的決心、積極追求公義和平的努力、以及對喜樂的生命的歡慶,而被後世所記憶。』

重要詞彙解釋

永續發展:

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但不損及未來世代滿足他們需求的能力。

永續的生活:

透過適切科技、合作型經濟、以及個人能力發展,使得人類與環境生態能夠取得協調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種用心經營的生活方式,其特質包含:個人責任、自助、助人、以及誠心的靈性生活。此外,永續的生活也是環境和經濟的管家倫理,它要求我們必須在當代的需求與地球上所有生命未來世代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聯合國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2005-2014):

以世界各地能夠切實在當地實施永續發展教育為目標,將永續發展的原則整合進入各種不同的學習場域。這個計劃於2002年12月被聯合國安理會接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被指派為主要推動的機構。

永續發展教育:

尋求發展相關知識、技巧、視野和價值,以培力各年齡層的人,使他們負起開創並享用永續未來的責任。

價值觀:

一般而言,這是激發個人作決定的起點。文化、家庭、宗教和時間都會直接影響價值觀。價值觀有列例子:公義、平等和尊重。

原則:

由價值觀所產生,然後再建立行為的準則。通常我們會把價值觀與原則放在一起談,幾乎像是同義詞一般。

地球憲章:

這是為要在21世紀建立一個公義、永續與和平的全球社會的基本原則宣言。期待能夠為人類大家庭和更廣大的生命界的福祉,激發所有人培養全球相互依存和分擔責任的新感覺。它是希望的呈現,也是在歷史上關鍵時刻的召喚,使人能夠參與開創全球伙伴關係。

資料來源:上述資料編輯由下列網站提供:UNESCO web-site, Ways of Wisdom webmsite, Earth Charter Handbook, and Earth Charter educational materials developed for Costa Rica.

經常遇到的問題

我要怎樣與「聯合國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聯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通過接受「地球憲章」作為自2005年開始,未來十年重要的教育工具。因此,所有聯合國的會員國都有推展永續發展教育所涵蓋廣闊範疇的責任。然而,大多數國家政府並沒有對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作出回應的政策。這本教師手冊正是為提供教師們開始從事永續發展教育所跨出的第一步,更期待能夠激發教師來參與製作出更多的訓練課程和教材。

你們國家的教育部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委員會,應該共同遊說國會來開創出比這本手冊更加完整的國家版本,並提供教師在職訓練以協助其施行。

我要怎樣與其他從事「地球憲章」教育工作者聯絡?

國際地球憲章總部祕書處設有從事地球憲章教育工作者的非正式網絡。這個網絡的首要目標便是針對「地球憲章」目標、價值和原則提出並發展課程計劃或活動。網絡成員以電子郵件聯絡,要參與者可以與下列電子信箱聯絡:info@earthcharter.org

我要怎樣貢獻「地球憲章」教育計劃?

如果你已經使用「地球憲章」從事教育,你的經驗可能會對其他老師非常有價值。為方便我們把你的經驗通過「地球憲章教學資源庫」和其他人分享,請將你如何運用「地球憲章」在你的教學活動或計劃中的描述,以電子郵件寄給我們(例如:課程大綱的描述,包含學習活動和閱讀資料)。下列各項的資料能夠愈詳盡愈好:

本練習預期的學習結果

學員參與的活動

運用「地球憲章」的明確條目

請寄到下列電子信箱:info@earthcharter.org

「地球憲章」的首要關懷是環境嗎?

在「地球憲章」裡頭的確特別強調全球環境的挑戰,然而,這份文獻寬廣的倫理願景,不但涵蓋保環境保護、人權、平等的人類發展、與和平等項目,更承認這些議題彼此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當我們在思考或談論這些議題時,「地球憲章」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架構。結果就會讓我們對於如何建構一個可以持續的社區和怎樣達到永續發展,能夠獲得嶄新而寬廣的觀念。

可否簡單介紹「地球憲章」的緣起和歷史?

「地球憲章」本身的歷史始於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呼籲定一個可以為永續發展立下規範原則的憲章。然而,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中,「地球憲章」草案成為一項未完成的任務。1994年在「地球高峰會議」祕書長同時也是「地球議會」(Earth Council)主席的毛里斯.史東(Maurice Strong)及國際綠十字會主席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領導下,透過荷蘭政府大力支持,開始新的「地球憲章提案」(Earth Charter initiative)。1997年成立「地球憲章委員會」(Earth Charter Commission)以監督整個計劃的進行,同時在哥斯大黎加設立附屬於「地球議會」的「地球憲章祕書處」。

「地球憲章」的價值觀源自何處?

除「地球憲章」諮詢過程之外,影響「地球憲章」想法與價值觀之形成的最主要根據包含:當代科學新知、國際法、世界偉大宗教和哲學傳統的智慧、1990年代聯合國召開的七次高峰會、倫理學的全球運動、過去三十年來無數的非政府組織宣言和人民條約、以及成功建構永續社區的實例。

「地球憲章提案」的使命是什麼?

「地球憲章」於2000年6月29日在海牙和平宮舉行的會議,代表「地球憲章」「地球憲章提案」(Earth Charter initiative)正式邁向一個新里程。未來「地球憲章提案」的使命是:為即將產生的全球社會建立健全的倫理基礎,並以尊重自然、普世人權、經濟公義與和平文化等原則來促成建立永續的世界。

「地球憲章提案」的目標是什麼?

透過市民社會、企業界和政府機關來推動「地球憲章」的傳遞和實踐。

鼓勵並支持使用「地球憲章」於教育用途。

尋求讓聯合國簽署「地球憲章」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