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我們來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東!我們來了!

2007年12月01日
文:劉志成

充滿驚喜的旅程

其實臨出發前的幾個禮拜,我們就一直在期待協會於年初為理監事安排的「台東學習營」,好像期待的是一整個夏天的小小句點。最後確認的電話中,祕書長慈美壓低聲音以興奮的語氣透露,行程有更動,我們將參加數十年來首度舉行的阿美族傳統竹筏活動。真是難得啊!

八月二十三日清晨六點多,一行人向熱情接待我們的台東更生教會劉世春牧師與李執事告辭,沿海岸公路往北而行。南島社大專員阿力曼一路生動風趣的介紹,好像海岸公路旁每一棵樹、每一座山,都足以牽引出許多有趣的故事,讓綠意濃濃的景緻多了些許慧心的色彩。

到達長濱海邊竹筏賽的地點,阿力曼把車子停下來,居然就正好停在理事長育青明年以後的家!這片海邊的荒地,草長得好高。穿越雜草堆時,心想育青一家人日後背倚海岸山脈,面向太平洋的風光,是羨慕極了!育青更大的夢想還不只移民到台東,他也想進一步追尋職業與心靈的永久結合。我們不禁自問,協會與台東的結合,或許真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旅程?

就地取材的智慧

只見沙灘正中搭起一個簡單迷你的典禮台,旁邊還配上間小草屋,只有利用竹子與茅草材料,編織架起,面向白浪滾滾的太平洋,非常有意思。當天的主角──阿美族的朋友,則依部落分組,坐在兩旁膠蓬下聊天、嚼檳榔、說笑、一派悠閒。布農族高山獵人阿力曼,自我解嘲地說:「我們布農族到海邊就變成 “殘障”!」但是看到停放沙灘的竹筏,他依然興奮莫名的拉我們去請教傳統竹筏的製作:

「你看這是籐條綁的!」整艘竹筏沒有用到一根釘子或一條鐵絲,全部都是以竹子和籐條接合綑綁而成。

「這些都是寶貴的智慧啊!」布農族的他熱切的分享似乎不專屬阿美族的驕傲。

傳陽光、青山、海洋的美麗

典禮開始,由幾十位中老年媽媽爸爸表演舞蹈,配樂是一首協會成員非常喜愛的歌曲:「傳陽光、青山、海洋的美麗」!舞者背著海洋,手牽手認真的又跳又唱,每個人臉上燦爛的笑容,真有感染力,三兩下就把氣氛炒熱起來。

原本計劃上午的節目是海上竹筏競賽,可惜風浪太大,族人聽取老人此刻不宜下海的意見,臨時改成沙灘扛竹筏賽跑;十二人合力扛著跑一圈往返。每個部落還派出啦啦隊,襯著海水嘶喊加油。觀賽的老弱婦孺也跟著驚呼,最後南島社區大學找了幾位台北來的槍手,包括理事長育青和我都上場,也湊足一隊參加,體驗原住民朋友的生命力。

由於颱風的影響,天氣變化多端,一下子太陽曬昏頭,一下子傾盆大雨,很不尋常,可是在場每個人都很興奮。中午吃的山豬肉和竹筍,用檳榔葉以竹棍扣合而成的容器裝盛,配著手抓的糯米飯,更是別具風味!

下午,風浪稍為平靜,主辦單位決定照原計劃下海舉行竹筏賽,我們上午所看到的沙地行舟便成為額外附加的節目。

沙地行舟的聯想

此行總算讓我們初步體會阿美族的親水文化,與自己從小被嚴格告誡不隨意玩水的文化迥然不同。

我呆坐在沙灘遠望太平洋的白浪,十分一廂情願的聯想:飽受社會變遷衝擊考驗的台灣原住民,可能像是此次阿美族的竹筏競賽。原本的規劃應該是在海洋,然而,突如其來的颱風,卻必須改成沙地行舟。不過,一天下來,族人熱烈的在各個時刻表達他們的參與;在外來客人的眼中,整個活動完全無損它提供我們體會阿美族傳統文化的寬廣角度。客觀條件的變動也許是難以更動,但是,達觀活潑的態度與集體的努力,總可以走出漂亮的轉折,毫不遜色。

這些領悟,成為我們此行另一種意外的收獲!

原載於<生態神學>通訊79期2003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