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溫馨與充滿創意的 | 環境資訊中心

簡樸--溫馨與充滿創意的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慈美譯

效法一個病態的社會,便等於自己有病。    -傅士德-

一、一位宣教士的啟示

當我的第一個孩子才幾個月大時,任教於聖光神學院的一位美國宣教士「柯媽媽」,把她小時候的第一本書拿給我看。那是一本以米色布料作底,印上簡易英文單字與可愛插畫的童書。雖然書頁已經因歲月的沖刷而發黃,書上的圖案卻仍清晰明麗。

她告訴我,五十多年來,這本書一直伴著她,甚至陪她遠渡重洋來寶島傳福音。當時,看到她眼中所流露的溫馨、滿足、與沉浸在甜蜜回憶裡的喜悅,使得初為人母的我,得到一個很寶貴的啟示。我想,在這物質生活豐裕富足的年代,當整個社會正流行「用完就丟」、「新鮮享受」等膚淺的暴發戶行為時,有什麼東西會讓孩子一生珍愛顧惜,甚至能陪著孩子長大成人,直到他們年老髮白時還能夠成為甜蜜溫馨的記憶?

於是,我下決心給孩子製作第一本書,那是利用家裏的多餘的布料縫製而成的。先以較薄的布料裁成書頁的大小,再把厚質料的布屑,剪成所需的圖形,用繡針縫到各頁上,然後以較粗的針線裝訂成冊。才十頁的小書,卻是我累積了將近半年的零碎時間才完成。

這件事使我領悟到,當我們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時,不妨跳出現代消費社會的價值觀,試著以「價值代替價格」、以「耐心代替立即享用」、以「惜福愛物代替奢侈浪費」,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珍惜真正美好的事物,過簡樸、豐富、溫馨、精緻的生活。

二、澄清錯誤觀念

許多人對於在現代社會實踐簡樸生活抱著懷疑的態度,甚至害怕提倡簡樸生活簡直就是「把難擔的擔子放在人身上」(路加福音11:46),這恐怕是因為我們對於簡樸生活已經有一些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希望以下這一篇短文,能夠幫助我們澄清一些誤解。

簡樸不是簡陋、隨便,

它是精緻的、用心的。

簡樸不是刻苦、節儉,

它是溫馨的、豐富的。

簡樸不是寒酸、吝嗇,

它是充滿生趣與創意的。

簡樸不是排斥物質享受,

而是能擺脫商業廣告的迷惑,

尋求適切的消費方式。

簡樸不是消極的逃避時代趨勢,

而是能分辨真正的價值為何,

主動選擇高品質的生活。

簡樸不是標新立異的新潮流,

而是要重尋惜福愛物的美德,

重享已失落的生活藝術。

簡樸不是因為我們的經濟能力不允許,

只是因為地球早已不勝負荷,

我們不應該再透支

後代子孫將賴以為生的天然資源。

簡樸不是要塑造忍辱負重的偉大形像,

只是願意為傷痕累累的大地,

盡上一點作為地球居民所當盡的

基本道義。

簡樸不只是一種抗衡文化,

主耶穌為我們立下簡樸的最佳榜樣,

教會歷史中也留下豐富的典範與著作。

簡樸的意思是:當所有的概念都給人

攪亂了、歪曲了、倒置了時,

我們的眼睛專一注視上帝純全的真理。

三、生態、信仰、生活的結合

本欄已經以八個主題將<簡樸生活真諦>一書的重點與讀者分享,作為實踐簡樸生活時的信仰依據。從這一期開始,本欄將陸續刊出簡樸生活實踐的例子,也邀請讀者一起來耕耘這個園地,把您實踐簡樸生活的經驗提供給我們參考,盼望因著大家的參與,使更多信徒的「生態關懷」與「整全信仰」,能在「簡樸生活」的實踐中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