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發行〈生態神學通訊〉
感覺稍微敏銳的人一定已經發現到,台灣社會愈來愈注意到它的「環境」。一些草根性、自發性的環保團體賣力地推各類環境教育啟蒙工作和環保行動;各大專院校廣設環境工程或環境科學系;坊間出版的環境類書刊愈來愈多;許多企業和商店致力標榜其綠色環保形象;甚至比例逐年提高的政府環保預算對一些人則透露出環保將會是一塊愈來愈大的「大餅」。
這些現象當然有其好的一面,讓我們做為關心環境生態的基督徒覺得高興。但是種種現象之中也有叫人憂心之處,須要有更多人一起來辨明、反省、與導正。而我們認為信仰正是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環保觀及帶出環保行動的力量來源。
此外,我們也注意到,相對於台灣社會對環境的積極熱絡,台灣教會整體而言則是對環境顯得十分冷漠。這無寧是叫我們更感到憂心的一點。如果教會在這個時代及未來無法對自然界及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以信仰提出拯救之道,它將喪失與上帝的創造同工的機會。
基督教信仰是關懷生態環境極佳的切入點。上帝透過創世記啟示我們祂看自然萬物為美好(創世記1:31);福音書則顯露出上帝因愛世界而差派耶穌來到世上(約翰福音3:16)。這是基督教信仰對關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正好與社會上一般由於恐懼污染而做環保的出發點有所不同。兩者雖同為重要,但信仰的積極性應更加有力。
基督教神學與生態學在本質上有非常契合之處,兩者皆在瞭解與回復到那原先上帝所安排好的個體間之互動關係。信仰及神學的進展將「人-神」之一度象限關係拓展到「人-神」與「人-人」之二度象限互動關係。然而長久以來基督教信仰和神學卻一直停留在對二度空間的平面十字架的理解上,未能進一步將它拓展為「人-神」、「人-人」與「人-大自然」此種涵蓋三度象限整體空間之十字架內涵。而這也正是當代及未來神學與信仰迫切要努力的一個課題。
我們認為神學工作不是純學術的心智活動,而是將活生生的信仰體驗作有系統的表達,並真正以生命去實踐。神學的從事者也不應只侷限於神學院的教師和牧職者,而是每一位信徒都能夠參與和投入。神學的主要內涵在幫助有限的人回應那位創造萬物的永恆主宰,並指引人處於不完全的時代和社會中,能有足夠的智慧與信心去面對且改善其實況。
「台灣生態神學中心」將致力於台灣的處境裡,對當代及未來的環境生態與其他問題,提出比以往更為整全的基督教信仰見解、分析、與實踐方法,來回應上帝。我們深知這絕非一件易事,若沒有來自上帝的恩典和智慧,以及更多有心的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朋友的參與,是不可能做到的。
〈生態神學通訊〉的發行就是要扮演傳遞以上所提的神學與信仰異象,以及讓更多人參與這項工作的媒介。這份通訊將以月刊的形式呈現給您,內容不求量多但求質精。請您除替它宣傳介紹之外,也提供您的批評和建議,以做為我們改進的依據。願這一切能榮神益人,並且使自然萬物得到復原與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