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信仰、生活的結合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信仰、生活的結合

成立「台灣生態神學中心」之說明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慈美譯

「使水得醫治,這河水所到之處,

凡滋生的動物,都必生活──」

以西結書47:8~9

一、現代人的希望?

有一次,我到一個教會婦女團契講「信仰與環保」。一進入會場,正好聽到一位年長媽媽的禱告:「主啊,求你使我們國家的經濟能夠一直成長,不斷的成長!」周圍「阿們」之聲四起──我低下頭來,求神幫助我能夠傳講合宜的信息,因為,我原來預備要講的內容,對這些連禱告都是「經濟掛帥」的敬虔婦女,顯然不可能有什麼幫助。

在這之前,我一直很天真的以為凡是邀請我們去講信仰與環保專題的教會或團契,一定是很關心自然環境的困境,而願意從信仰的立場出發來採取行動。在這次經驗之後,以及一年多以來將近一百八十小時的專題、講課、營會、活動等的接觸,我不禁要問:如果教會還是不清楚「現代人的失望、絕望、與困境」究竟在那裡,我們怎麼能夠傳講「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

二、困境中的祭壇

「生態神學中心」的成立,是一群基督徒在現實生活的困境中,因著對信仰的執著而共同建立的一個祭壇,以推廣「整全環境教育」為宗旨。希望藉著我們的事奉,能夠使教會在本地的環保工作中,發揮積極影響力,將「心靈重建」的福音使命與台灣「環境再造」的社會需求互相結合,落實信仰在現代人的生活困境中。

在聖經裡面,我們找到了落實信仰於現實生活中的途徑:「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先知在這裡告訴我們,一個與上帝同行的人,並不只是把敬虔表現在宗教活動的參與當中,而是能夠在不義的社會中伸張公義,在人的流離困頓中發出憐憫,並在上帝所造的宇宙中,心存謙卑,敬畏上主,愛人如己,厚待眾生百物。但願我們在這祭壇上所獻的一切,能夠蒙上主悅納。

「整全環境教育」的內涵,包括:

˙建立具生態視野的整全信仰架構

˙認識全球性與地區性的環境問題

˙傳遞生活環保及自然保育的理念

˙推廣「簡樸生活」的思考與行動

˙推動「生態倫理」的探討與實踐

˙鼓勵共同參與、討論及付諸行動

三、展望:「讀書會」和「通訊」

一年多以來,我們將這有如「芥菜種」般的小種子,撒在一些曾被鬆過土的地上,如今,有些種子已經開始發芽成長。雖然在這當中陸續有專業的弟兄妹加入我們的行列,但在這片幾乎沒有人耕耘過的園地裡,我們仍感到缺少足夠人力應付各界的需求。因此,同工們決定藉「讀書會」及發行「通訊」,讓更多關心環境問題的弟兄姊妹一起來參與,使「環境再造」與「心靈重建」的行動能落實在全國各地教會,好讓這傷痕累的島嶼,能夠得到喘息、醫治的機會,以致「使水得醫治,──這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生活,──在河這邊與那邊的岸上,必生長各類的樹木,其果可作食物,葉子不枯乾,果子不斷絕,每月必結新果子,因為這水是從聖所流出來的,樹上的果子必作食物,葉子乃為治病。」(以西結書4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