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院與環境教育初探 | 環境資訊中心

神學院與環境教育初探

2007年12月01日
文:梁正文

一、前言

1995年筆者與玉山神學院胡忠銘牧師談論到當今環保教育對神學生的重要性,於是經他的建議與介紹,我在1996年3~6月期間於玉神開授了一門有閞環境學方面的選修課程。由於授課內容、講述者與神學生均處於彼次嘗試的互動關係,因而仍有許多不理想之處,筆者在此提出授課內容、心得與建議,期望各位提供寶貴意見,以作為日後教學改進之參考。

二、授課內容

科目名稱:環境保護概論(選修,2學分)

課程內容:

(一)環境自然科介紹

生態與環境:生態與環境的定義、不同生態環境介紹、環境保護的對象;

水資源與污染:水資源現況、水利與循環、工業與廢水、河川整治;

空氣品質與污染:空氣污染物與來源、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介紹;

森林資源與維護:森林生態功能、森林利用、水土保持;

垃圾廢棄物處理:垃圾來源、垃圾減量與處理、核能廢料;

農業污染:農業與環境、農業污染物與來源、有機農業。

(二)分組報告與討論

以《人對自然的和解》(Eric Ashby原著)這本書作為討論之主軸,將上課學生及書籍內容分為六部份,要求學生分組報告並提供與內容相關之問題來討論。內容包括:

1.一個大趨勢的明證:討論價值的意義,區分內在價值、市場價值、用途價值、象徵價值的不同,並由歐美近代環保運動的發展過程來探討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態度是否已由剝削自然轉變為與自然共存。

2.公眾意識的激起:欲達成環境保護的最終目標,僅靠揭發事實尚不足夠,仍需要鼓舞公意來催促實際行動以處理環境災害。但如何揭發與鼓舞?似乎也內含著藝術與道德層面的問題。

3.科學家的貢獻:科學家的首要功能在於解決生態上的問題(Problems in Ecology)。而科學家的權威與職責是否僅侷限於技術性,而無法擴及到政策及道德層面。

4.經濟學家的貢獻:瞭解經濟學家對環境決策的態度是取決於成本與利益的分析。然而,量化生命與大自然往往有其歸謬性,而無法適用於環境保護上。

5.衡量公意:由於決策者、科學家、經濟學家的不明確立場,民主社會中民意的歸向就成了複雜關係中的平衡點。

6.環保價值的演化:大自然中的生態關係應由我-它(I-It) 演進到我-您(I-Thou)的境界。

(三)視聽教材與影欣賞

播放「燃燒的季節」(描述亞瑪遜河熱帶林遭受砍伐破壞與當地民眾群起保護抗爭的影片)。並放映有關生態環境之幻燈片,加深學生之印象。

(四)書面報告

提交一篇有關環境生態之報告或講道稿。

三、心得與建議

1.神學生需要加強人文科學以外之通識課程,以因應當今社會多元化之需要。
→建議以專題討論或通識課程方式開設環境科學、環境倫理、生態與神學一系列課程。

2.原住民對大自然存有一份生命與共的情感,其文化與傳統上的啟示也流露出對自然的尊敬。但原住民對於山地鄉成為文明社會的犧牲品(如瑪加水庫、蘭嶼核能廢料…),加上長期處於弱勢、媒體偏頗報導等因素影響,原住民反而失落於大自然中,心情多是感到無奈、痛心與不知所措。
→成立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定期集合生態、科學、宗教、社會、人文等學者專家及神學研究生,共同討論以信仰為中心的環境問題,特別是針對山地鄉及原住民社會所遭遇到的土地、狩獵、生存權等問題

→蒐集與生態環境相關之傳統文化資料。
→建立環境教育資料庫、環境生態學習營地,提供給各教會與民間團體一個學習與反省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