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信仰與環境觀」讀書會摘記
臺灣生態神學中心五月份讀書會,邀請到輔大神學院的谷寒松神父演講,並討論由他所主持的研究計劃「臺灣生界與生活品質」的總結報告。谷神父在會中強調跨學科及跨宗教的整合性研究及教育的重要,並呼籲基督教必須去瞭解人民所關心的問題,才能成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以下就是他演講內容的部分摘錄。
谷神父首先指出,臺灣生界與生活品質研究小組的成員有牧師、神父、佛教學者、一般學者及環保人士,可說是一個跨宗教、跨學科以及教派合作的整合性努力。這項研究肇始於1978年,當時在戒嚴下的臺灣,經濟發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有一批神學家在聚會中談到,如何在此社會背景下發展出對社會有益的福音和神學。他們最後決定以生活品質為研究主題。
在第一階段(1978~1983)的研究裡,他們整理歸納出生活品質的定義,指出生活品質乃是宗教、倫理、心理、社會、物質、政治、藝術及思想這八個生活領域的(1)合適的均衡、(2)動態的整合及(3)創造的彈性之程度。谷神父因此強調生活品質是一個整體性的概念,不過現在一般大多還是從物質層面去了解生活品質。
這個定義裡的「合適的均衡」所指的是一個人對其生活各個層面的分配及重視是否平衡與恰當;「動態的整合」指個體或團體的各種觀念能否透過中心價值觀而凝聚成一體;「創造的彈性」則指個體或團體面對內外變遷時的調適能力。
根據這項定義,他們去設計問卷並請到一位女工來讀問卷初稿,發現裡頭所用的辭句一般人不容易懂。谷神父說這個經驗讓他發現到,讀書人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並使用一種別人聽不懂的語言。這是讀書人必須特別注意反省的地方。研究小組也因此修改問卷好幾次,直到那位女工認為滿意。這份問卷所要測量的是臺灣一般民眾對生活品質的主觀感受,也就是他們對自己生活品質好壞的感覺。
在第二階段(1990~1993)的追蹤研究裡面,研究小組在宗教、倫理等八個生活領域中加進了「環境」這項因素,並擴大了問卷的內容。他們將這兩階段的研究結果互做比較,得到以下的發現:
根據第一階段的調查,受訪的臺灣民眾對生活各個層面最為關注的是倫理,其次是心理及社會,然而到了1990年代,最為受訪民眾所注意的是心理與社會兩項因素,倫理觀反而有減退的現象。他說這個現象對社會及信徒具有挑戰性。
不過最令他震驚的是,在兩次調查裡,在受訪者感受中,宗教都是離他們最遠的因素。雖然宗教不只有基督宗教,但肯定的是宗教也包括基督宗教。谷神父強調基督教應該出現在人民的生活及所關心的問題中,在人民所關切的心理及社會層面上努力,才能成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從回收問卷所作的因素分析中,他們發現大多數民眾都認為經濟發展使人更肯定自己的價值,也使真正的民主政治成為可能。谷神父認為臺灣這方面的發展對中國傳統具有革命性的影響。他也表示這符合基督教信仰,因為信仰主張依照個人的特質去發展,以愛心去衡量人的價值。他從研究中指出,從1980到1990年代的社會變遷中,可以明顯看出個人意識正逐漸抬頭。
不過受訪民眾也表示出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貧富懸殊的現象;另外也可看出1991年受訪者的環境意識比十年前的情況提高;還有發現到宗教力量並未隨著現代化的加速而衰退,反而有擴展的趨勢。
對於生活品質的認知,研究結果發現不信教的人對生活品質的滿意度低;持民間信仰者在社會、倫理及環境三方面的生活品質最高;基督宗教信徒的宗教生活品質最高;民間信仰與基督宗教則有同樣高的思想及藝術兩項生活品質。
谷神父另外指出兩項引起研究成員注意的發現:研究成果無法支持「臺灣民眾有過度崇拜物質和金錢的傾向」的說法;同時,「宗教生活和其他生活領域越來越密切」的假設也無法成立。
在問題討論時谷神父說環境保護的態度有三層:意識層次、倫理道德層次及行動層次。他認為臺灣目前必須在倫理道德層次上多做努力,讓民眾體會並確認到自己有責任去保護環境。
對於核能發電,谷神父也提出看法。他主張停建核四廠,將興建核四的部份經費用於改善一、二、三廠的安全,其餘經費則用來開發乾淨能源,配合新替代能源的開發情形陸續關閉三座核電廠。
最後谷神父強調整合性教育的重要。他認為需要一般教育中加入宗教教育,其目的在培養學生敞開心胸,向宇宙、超自然開放,以建立社會的倫理道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