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之美

第九次「信仰與環境觀」讀書會摘記

2007年12月01日
文:陳月霞演講 周恬弘整理

台灣生態神學中心今年第九次讀書會,由知名作家及攝影家陳月霞女士主理,她在會中以她用相機所捕捉到的植物及景觀鏡頭,分享她所體驗、欣賞到的「自然之美」,以及自然所帶給她的靈感與勇氣。她也感慨道出台灣人對腳下所踩這塊土地的陌生與冷漠,並呼籲民眾從生活周遭細微處開始培養欣賞自然之美的能力,進而便會自內心產生一股尊重大地、愛護自然的情懷。以下是她的演講內容摘錄。

陳月霞女士首先以搭飛機的經驗分享她與台灣山脈的親密感。她說在飛機上望到台灣的山峰時內心就感到無比的興奮,因為每一個山頂幾乎都有她踏過的足跡。不過她曾經看到坐在她隔壁座位的旅客顯出搭飛機的不安感,手持念珠口中不斷唸誦,和她的心境完全不同。陳月霞認為當我們親近過大自然,大自然會給予我們一種無形的力量,淡化我們對恐懼及擔憂的感覺。陳女士與她先生陳玉峰在山上遇到一片非常美麗的雲海,她說當時他們的內心感動到真想一起跳入雲海,就算死去也沒關係。

陳月霞在阿里山上出生、長大,從小就與大自然非常新近。最初她拿起相機拍攝植物和景觀,用以製作卡片送給朋友,在拍攝觀賞自然的過程中她深深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後來開始拍幻燈片並與朋友分享,漸漸有一些朋友鼓勵她擴大層面用所拍攝的相片舉辦公開攝影展及出版攝影專輯,這是《植物之美》這本書問世的緣由。

陳月霞以驕傲的語氣道出《植物之美》完全是本土的作品,一個本地人拍攝台灣本土植物,由這裡的出版社出版。但這份本土性的作品,卻成功地走往國際路線,她指出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忽略了台灣的美,反而是外國人比較重視。

台灣北部著名的加拿大籍宣教師馬偕,在1870年代寫過描述台灣自然景觀的文章,他觀察到台灣從1到12月都有花開,開花與花枝枯萎的速度一樣地快,全島都是綠色的,這些是生命極為旺盛的現象。

相對於外國人對台灣大自然的肯定,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本土自然環境的認識就顯得非常薄弱。許多台灣人一看到月曆上美麗的風景照片,一定以為是外國的風景,不知道其實有很多是台灣的自然景觀。

陳月霞很感慨地說,台灣人離土地蠻遙遠的,台灣教育裡面對這塊土地及環境的教導又可憐地少,以致許多人對大自然及土地呈現出一種麻木的現象。

陳月霞妹妹的婆婆是美國人,有一次她到台灣來玩,看到阿里山種茶葉的情景,問陳月霞:「在山上種茶葉可以嗎?」一個外國人在台灣短暫觀察便能看出這個問題,大多數長久居住在此的人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陳月霞長久接觸大自然,讓她體驗到台灣真是一個「生命快速行走」的地區,她覺得最能代表台灣的景象是「樹倒、花開」所展現出來的生機。有些植物必須依附在大樹底下才能生長起來,另外有些向陽性的花朵則在樹倒了之後盛開。在台灣,花的景象特別明顯,如果不是環境被破壞的話,從平地到高山,從1到12月都可看到花開,台灣因為是海洋島嶼,周圍有豐沛的水氣和雲霧,加上有高山可以截留水氣,使得這個島嶼特別適合生物的生長。地球上許多與台灣同緯度的地區不是沙漠就是旱地(如澎湖),台灣的自然環境可以說是得天獨厚。

即使在山頂岩石覆蓋,天候極為惡劣的環境,生命也悄然地在石縫中形成,只要有水氣在,地衣便長在岩石縫裡,漸漸地草本植物也長出來,最後木本植物也在這個演替過程中形成。

除了花之外,不開花的蕨類是世界上最早的生命,台灣有六百多種蕨類,數量非常多,堪稱是蕨類王國。蕨類紋路都非常好,尤其孢子囊迸裂時更是壯觀。陳月霞指出台灣的原色是由這些綠色植物所舖陳出來的綠色,而其他的生命體便依附在這綠色的環境裡成長。

陳月霞的植物照片拍得非常出色,她說她的拍攝角度是美感,目的在美的捕捉。許多朋友問她為什麼在野外看到的景象都不像她的相片裡的景象這麼漂亮,陳月霞的回答是只要你肯花一兩個小時尋找各種角度,並謙卑地趴到地上去拍一棵植物,就能拍到與幻燈片中一樣的美景。此外,她說欣賞自然之美需要有一種想像力,美的欣賞不須有任何理由,欣賞的焦點可以是線條的變化或色彩的展現,植物美欣賞不一定要有鮮麗外表,每一種顏色在適當環境中都很美,只要位置是對的。不過自然是活的,變動的,若沒有即時去掌握便會消失,很可惜的是有些人專事破壞大自然,使這些美景慢慢地永遠消失。她認為保育的最簡單定義就是使青山常留,則綠水常流。她希望民眾用眼睛去欣賞大自然中的植物,而不要把它們拿來吃,並從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培養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的習慣和能力。

最後,陳月霞強調環境教育的重要。她目前在臺中市協助舉辦小學生的環境與自然教育,並編寫一套本土環境教材,透過讓小朋友認識本土樹種、決定種什麼樹並述說理由、採集樹種子、了解其生態及生命週期、分開果實及種子、種植、照顧、享受新生命成長的喜悅、到移交出來種在大地上的整個過程,將對自然的感受力內化到小孩子的心中。她幽默地說,盼望我們下一代的作家的作品裡不會再經常出現「不知名的小花開滿山」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