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信仰與環境觀」讀書會摘記
台大職業醫學與公害研究所所長王榮德教授在台灣生態神學中心指出公害的最大問題在一般大眾對環境毒物沒有警覺;他也以產品生命週期分析法提供大對污染建立一種較完整的認識;並呼籲每一個人從生活中實行環保,克制自己的欲望及不需要的效用,這樣便是在實踐愛人如己的行動。以下是他演講內容的摘錄。
王教授多年來一直在環境與職業醫學的領域從事台灣本土的研究,他所關心的是種種因公害引起的職業病及環境病。回顧這段經歷,王教授感慨地說公害及環境問題一直到最近幾年才較受重視,這段路走得相當辛苦。
王教授指出台灣職業性公害最大問題在於哪裡有化學毒物,都沒有人知道,更沒有脈絡系統可查,一般人若碰觸到毒物也不自覺,出問題之後,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有一次他接觸到一位手舉不起來的病人,經診斷是鉛中毒,他於是到該病人服務的場所實地追查,才發現該名病人每天空手抓取含鉛的釉藥,沒有任何警覺,而且使用的釉藥是用環球水泥袋裝著;經過檢查,他也發現該廠其他工人的血液中鉛濃度偏高,因為他們常喝用含鉛的手所泡的茶。
王教授說在台灣,化學藥劑都沒有「身份證」,直到二年前政府才規定化學物品必須標示並開始建立物質安全資料表。
另外,台灣的空間條件很擁擠,有時候毒物可能在隔壁而已。曾有一座回收鉛蓄電池採開放式作業流程的工廠,隔壁就是一所幼稚園,不僅工廠內一半工人血中鉛濃度偏高,也造成幼稚園小朋友鉛中毒。
王教授說他這幾年來所做的工作不太像是醫生的工作,反而像是「福爾摩斯」偵探所從事的,像他這樣到工廠裡去看問題,作診斷的醫生,恐怕是台灣醫界唯一的突變種。
王教授感慨地表示台灣有一些工廠雇主只想賺錢,不顧別人的安危,不願面對問題。他對製造公害的工廠的處理態度是以改善為目的,盡力協助工廠解決問題,但是有些工廠不願合作、缺乏改善的誠意,在勸告無效的情況下,他才向媒體公開,或交由政府相關單位出面處理。但王教授因此也曾飽受來自廠方的威脅。他也表示之所以能夠順利從事這項抓別人問題的工作,完全是靠著主耶穌的恩典和能力。
相對於鉛中毒的可以恢復,錳中毒所導致的「巴金森氏症候群」就沒有這麼幸運。王教授曾接觸一個錳污染的工廠,廠內雖然有防護面具,工人卻不用,因為廠內空氣錳濃度過高,防護面具掛上不久完全堵塞,使工人無法呼吸,因此防護用具形同虛設。王教授指出當空氣污染濃度過高時,個人防護具(如紗布、口罩等)通常都沒有效,唯一可行之道,就是減少污染源。
此外,像巴拉松農藥之類的有機溶劑,會穿過手套,使手套隔絕的功能失效,引起皮膚癌,這是另一個個人防護具失效的例子。
曾經參與核四計劃評審工作的王榮德教授對於核四採反對的立場,原因是核四沒有提出替代方案;原子能委員會並堅持不談核四重大意外災害的緊急應變計劃,並製造「反核評審委員都不是專家」的印象給社會大眾,甚至叫另一批人去寫核四的環境影響評估,並說這就是評審委員的評估;此外,台電也刻意誤導大眾以為反核等於反電及反經濟發展。王教授表示核四並非沒有替代方案,事實上若能提高目前的火力發電效率,便足以提供一座核四的電量。
接著,王教授提出「產品生命週期分析」的概念,他以保麗龍說明如何計算保麗龍的「污染帳」。他說一種產品所產成的污染不只是丟棄後所形成的垃圾而已,還包括了石化原料的開採及提煉時所製造的問題、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空氣污染,以及消費者使用保麗龍時所帶來的副作用,比如保麗龍容器遇熱會釋出毒性等等問題。
儘管保麗龍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現代人還是大量使用保麗龍?王教授說主要的原因是保麗龍帶給我們方便及衛生兩種重要的效用。但是他表示,在瞭解這項產品的問題之後,當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態度便很不一樣,甚至要去思考,追求方便和衛生是否有其他的路可走?還是非用保麗龍不可?此外,王教授強調:「不需要的效用,就不要追求;不要貪求使用,只要適用即可。」因為盲目追求效用,不斷膨漲自己的效用需要,是污染的原始來源。王教授因此指出:「在效用上少一點濫用,就是愛人如己了。」他希望每一個人為下一代,為鄰居減少消費和污染,並節省資源,他認為這是改善污染問題的根本方法,因為污染一產生之後便沒完沒了,千萬不要以為有先進的環境工程技術便可解決,其實環工只是處理環境問題的末端工作而已,它只能做到減少毒性或將污染集中處理,而且環工處理本身也會製造污染,所以切不可認為環保是環工的事,環保事實上是每一個人的事,每個公民應該在生活中做污染預防的工作,就算只是減少使用一個塑膠袋,也是實踐愛人如己的一項具體行動。
最後王榮德教授提出兩點環保的消費原則,他說對於不可再生資源,(金屬、塑膠、石化產品等),要像愛金子一樣地對待,並做好回收;對於可再生資源(空氣、水、動植物等),則必須有計劃地善加管理,令它們如創世記描述的「生養眾多,遍滿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