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次「信仰與環境觀」讀書會摘記
臺灣神學院副教授廖湧祥牧師在臺灣生態神學中心三月份的讀書會中,就他與輔大神學院谷寒松神父合作的新著《基督信仰中的生態神學》做導讀演講。以下是他演講內容的摘錄:
廖牧師首先交代了寫作《基督信仰中的生態神學》的神學方法。第一個是神思想典範的轉變,從以上帝為中心的神學典範,演變到以基督為中心,然後到以人為中心的典範;他認為神學的典範應更超越人的範疇,將人與大自然的互動也包含進來。
其次,他們認為神學的要素包括從經驗、了解、判斷、決定到行動等這五項,而這也是生態關懷所依循的五項要素。生態神學的另一個方法來自於女性神學的啟發,因為女性神學指出相對於男性而言,女性有其溫柔、關懷、醫治的特質,而且女性的子宮也與孕育生命的大自然有著相近的功能,因此女性神學所詮釋的信仰對生態神學有莫大的貢獻。此外,這本書也參考了幾種不同的文化及宗教對大地的看法,但基本上本書的神學方法,仍是建立在聖經的教訓上。
本書的第一篇裡,對各種文化、宗教及思想的地觀加以介紹。廖牧師特別指出中國文化與臺灣民間宗教對大地與自然的看法,他說儒家的孟子主張性善說並強調仁民而愛物;道家的學說則以自然觀為基礎,崇尚自然和無為;至於臺灣民間宗教的自然崇拜,譬如土地公崇拜與風水觀等等,其原來的功能是使農業社會能對土地有所尊重與保護,但是現在這些思想已經嚴重功利化了,反而是人要求自然來順應自己的需要。在這一篇裡,作者還介紹了德日進神父的跳躍進化觀、新世代運動的世界觀、地母假說、普世教協的「公義和平及維護創造的完整」、杜佛勒的未來學、羅馬俱樂部及布蘭德蘭的報告,以及德國天主教與信義教會的宣言等見解。
接著在第二篇裡,聖經中的地觀是探討的重點。廖牧師說聖經中關於自然大地的信息是相當豐富的,其原意是要人類以向上帝負責的態度去照顧世界。舊約中關於安息日、安息年、禧年的教訓是要人類對上帝有完全的信心,同時讓土地和奴隸得到休息。他也指出已有聖經學者研究顯示耶穌選擇安息年開始他的傳道生涯,教導人免別人的債,並要我們學習鳥兒不種不收。保羅的「宇宙性基督觀」則認為宇宙萬物乃以基督為中心;他曾描述大地的嘆息與勞苦,認為大地同樣需要上帝的救贖;啟示錄更指出新天新地的盼望等等。
本書的第三篇則在探討基督教思想史中的地觀,分別從初代教會時期、教父時期、中世紀、宗教改革時期、近代以及現代基督教對人與自然之關係的了解。廖牧師說各個時期對自然的理解以及對待自然的方法都不一樣,譬如中世紀的聖方濟受神秘主義的影響,以獨特、自然、類似對待上帝的方法來對待大地,他稱大地為母親,視其他生物為人類的兄弟姊妹,這跟現代教會對自然的觀點完全不同。不過當代教會從1960年開始,對此已有所覺醒,並從1980年開始在西方的教會中形成生態關懷的運動,不過到目前為止,在華語世界的教會與神學界卻還未受到重視。
第四篇是本書的精華所在,進入系統神學去看自然大地。在神觀部分,傳統的觀念認為上帝是超越的上帝,上帝與世界是對立的,但是現在的神觀逐漸認為上帝也住在世界之中,並非與世界對立,如果自然受到破壞,上帝也會受苦,這是一種「萬有在神論」或「神在萬有論」。在人觀方面,傳統觀點認為人是靜態的實體,且是最高貴的,不過這種看法目前已經漸漸被動態的人觀所取代,動態的人觀主張從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與互動中去了解人,只有在關係中人才有價值,而且在關係另一邊的自然與環境也有其價值。在教會論方面,自然萬物有象徵的價值。在聖餐用的葡萄酒與麵包皆取自於自然。而在末世論方面,新天新地的境界不僅是為人而存在,而且為同是受造的自然萬物而預備;另外,舊約的「shalom」(平安)也為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的理想描繪出一幅美景。
第五篇倫理神學中的地觀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作者們提出八種生態倫理的模式:「自我主義」認為善惡對錯的標準只在行為者的利益,這是生態倫理學家所一致反對的;「人文主義」的倫理以人的尊嚴為倫理的主要考量,對於其他生物責任則是次要的,廖牧師說這種倫理觀忽略了上帝所明確交付人類管理保護自然萬物的職責;「生物感覺主義」的倫論認為道德上所考慮的問題必須擴展到那些具有感覺能力的動物;「生命主義」的倫理則更指出道德關心的對象應該包括所有具有生命的生物;「完整性的倫理」進一步認為不只是生物,而是所有萬物都應受到道德性的對待;「人類和大地的未來的倫理」也把人類及自然的未來涵蓋在倫理所關懷的範圍之中;「自然律」的倫理要求一切倫理行為要順其自然;「有神論」的倫理主張以神存在與要求做為所有道德行為的根據,也就是去愛神之所愛。
作者指出這八種倫理觀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倫理,而主張一套完整的生態倫理,須以基督信仰與神學為依據,並包括倫理的動機、態度、靈修,以及具體的原則、規範及積極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