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態環境簡述 | 環境資訊中心

全球生態環境簡述

2007年12月01日
文:張子見

一、總論

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的進步帶動人類社經活動的急遽擴張,特別在近一百年,大量生產、過度消費的生活型態,對環境的影響已超過其涵容及復原能力,造成公害污染、生態失衡、資源銳減,不僅使自然環境深受其害,也危及人類的永續發展。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卡爾森女士發表「寂靜的春天」一書,喚起世人的環境危機意識。1972年聯合國鑑於環境保護日趨重要,於瑞典斯得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並發表「人類環境宣言」,明示「享有良好環境是人類重要的生存權;保護環境並傳之後世,是人類的責任,亦是各國政府的義務,人類以到歷史的轉捩點,對環境問題,除需深思注意外,由需共同採取行動」。

然而地球環境仍持續快速惡化中,近年來由於人口的高度成長與經濟的過度發展,使全球生態環境受到更嚴重的破壞 ,舉凡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熱帶雨林及森林之濫伐、空氣污染、水污染、有害廢棄物的擴散、酸雨、沙漠化、物種之滅絕、資源耗竭及化學品過度使用之危機等。環境生態的破壞,也加劇了自然災害的頻率和威力,而受害最深的,往往是環境條件極惡劣的第三世界窮人。由於世界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加劇富國與貧國間的差距,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為擺脫貧窮和龐大的外債,擴大其不當的開發,加上工業化國家的長期剝削,導致環境問題的複雜化。面對這樣的生存危機,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關心與瞭解。以下探討全球主要環境問題的現況,希望藉著一些數據的報告,讓讀者更瞭解地球的處境,以作為我們拯救地球共同行動的基礎。

二、水污染與水資源枯竭

隨著人口成長、人類活動的快速增長及溫室效應引發的氣候異常,許多國家已面臨水荒,而由於市鎮污水處理不當、任意放流工業廢水、工廠設置地點不當、大規模砍伐森林、錯誤的農業活動等因素,導致珍貴的水資源遭到進一步的威脅。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4,260億立方公尺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沼,造成54,000億立方公尺的水體被污染,佔全球河川年逕流量的11%,而有40%的河流已遭受污染。全球淡水不足的陸地面積約佔60%,有20億人口飲用水短缺,有12億以上人口飲用被污染的水。第三世界國家平均每天有2萬多名兒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一與水污染有關;而全世界每年死於痢疾的人約1至3百萬人(大部分是兒童),亦多導源於水污染。開發中國家的十億都市人口中,只有25%的人可以取得乾淨的水、使用衛生設備。根據聯合國環境計畫署的調查,河川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在墨西哥、印度、哥倫比亞和巴西。印度有70%的地下水已遭污染,在3,119個城鎮中,只有217個有不完整的污水處理設施。

已開發國家近年來水污染的情況已大有改善,但仍有許多問題存在。英國的泰晤士河曾是排污的臭水溝,直到1968年經過十幾年的大力整治後,才重新發現魚類蹤跡。在美國,50%以上的水源、四分之一的地下水遭受到污染,而著名的五大湖區亦被排入大量的毒性物質,其中伊利湖更一度因嚴重優養化而被宣告死亡。在俄羅斯,世界最深的貝加爾湖,在近幾十年來,水中生物至少滅絕一半以上。歐洲名川萊茵河、多瑙河亦已不復美名,成為許多國家後院的臭水溝,而萊茵河在數年前尚發生瑞士化學物質大量洩漏的災難,形同雪上加霜。

水資源匱乏很可能成為下個世紀重要的國際議題之一。若以平均可再生水資源量每年每人1,000立方公尺為標準,全世界目前有20個國家為缺水國。根據聯合國估計,在1990年,有132百萬人生活在缺水地區,預測到2025年將增至653至904百萬人,而2050年將再增加到10.6億至24.3億人,約佔全球人口13至20%,其中以非洲和西亞地區受影響最大。許多國家平均雖不缺水,但國內的分布卻極不均勻,故像中國的西北、印度的西部及南部、巴基斯坦與墨西哥的大部分、美洲的西岸等地區亦屬缺水區域,故實際的缺水人口可能遠大於估計值。

三、海洋污染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約70%,是地球最古老也是最龐大的生態系,全球95%的物種棲息其中。海洋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全球每年的漁獲量約7,000至7,500萬噸,其中2,900萬噸為人類消費(更多拿去當肥料和寵物食品)。海洋亦是地球上70%的氧氣的製造工廠,兼具娛樂、美質、生態、文化、教育研究等價值。為了讓世人認知到海洋環境對地球生態及人類福祉的重要性,並加強海洋環境的管理,聯合國在1995年的大會中正式將1998年訂為國際海洋年,除了顯示海洋對人類及地球環境的重要,亦可看出海洋污染及生態破壞問題日益嚴重。

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線100公里以內的地區,密集的人口帶來大量的污染,全世界每年有6.5億公噸的污水、污泥、農藥和垃圾被傾倒入海洋中,約佔海洋污染源的80%。在9千萬公噸是不可分解的塑膠垃圾中,以漁船所棄置的15萬噸魚網殺傷力最大,每年造成上百萬的海鳥及十萬隻鯨豚、海豹的死亡。有害性廢棄物每年達2億噸,其中包含高毒性的重金屬、化學物質(如多氯聯苯等)及核廢料。海岸地區被密集地開發,導致海洋中生產力最豐富的珊瑚礁,有60%生存遭受威脅,10%已無法復原,另外30%將在未來15年左右消失。紅樹林區也難逃劫數,在菲律賓及厄瓜多爾,75%及40%的紅樹林區被開闢成魚塭。

工業及市鎮廢水帶來大量的營養源,導致藻類異常增殖,是全世界紅潮愈來愈頻繁的元凶。紅潮藻類會造成魚貝類缺氧,而其代謝及死亡所釋放出的毒素,連海豚、海龜等大型的海洋生物也不能倖免。

國際油輪使用的頻繁,也增加了逸油事件的風險。較近一次著名的油輪意外,是1989年發生在阿拉斯加的艾克森油輪事件,造成4,160萬公升的原油外洩,震驚全世界,整個事件共花費數十億美元,耗時數月,才將海上浮油清除完畢,然而這世界上僅存的淨土之一,卻留難以磨滅的烙痕。若單純從洩油量來看,艾克森油輪事件與60、70年代發生的油輪意外,還是小巫見大巫呢!1967年特瑞肯揚號、1979年亞特蘭大皇后號及1978年卡迪茲號洩油事件,都溢出了上億公升的原油。事實上,油輪事件尚不是海上溢油的最大來源—海上油井和管線的洩漏量更加龐大,光加拿大一國,每年「消失」在環境中的機油就達3億公升,而全球每年約有300萬噸的石油傾倒入海。

過度的漁撈也對海洋生態帶來極大衝擊。全世界15個重要漁場中的11個,及69%的經濟魚種,漁獲量已顯著下降,而且體型大幅縮小,以旗魚為例,過去20年內,標準的重量由120公斤降為30公斤。由於漁獲量的萎縮,導致魚價的上漲,使得許多人口負擔加重,因為約有9億5千萬人以魚類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低收入的開發中國家。

四、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是世界許多都市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全世界有十億人所呼吸的空氣,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低標準。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空氣污染導致全世界每年約50萬人死亡,並有4至5百萬新的慢性病病例,其中大部分是空氣中的粒狀物與酸性物質(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結合所引發。另外根據「世界資源報告」調查,全世界每年死於呼吸道感染的兒童幾乎達400萬人,或多或少都與室內及室外空氣污染有關。

在亞洲幾個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污濁的空氣造成每年有數萬人死亡。在90年代初,加爾各答、曼谷、馬尼拉等都市,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交通運輸—所增加的社會成本,幾乎達到該市平均收入的10%。在許多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中國城市,空氣品質更加惡劣,因空氣污染引發的疾病和死亡所導致的社會成本亦更可觀。已開發國家的空氣品質雖然有所改善,但在歐洲及北美地區,仍有1億人曝露在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空氣下,氣喘病例急劇上升被懷疑與此有密切關聯。

五、酸雨

酸雨是空氣中的酸性污染物,主要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溶於雨水中所形成,廣義酸雨稱為「酸沈降」,包括所有酸性降水形式及乾性沈降。「酸雨」一詞早在1852年就出現在英國化學家史密斯對曼徹斯特的煤煙的研究中,然遲至1960年代,人們才發現酸雨的嚴重危害。在美國,有五分之二的地區降水的pH值低於5,其中東北部已降至4.1至4.3,而以空氣污染著名的洛杉磯,曾紀錄到霧的pH值為2,呈強酸性。

酸雨造成湖泊水質酸化,從1960年代起,北歐國家開始發現湖泊中魚類減少,在挪威,總面積佔86,000平方公里,超過50%的湖泊中魚類完全絕跡,而全國36%的河川亦已遭酸化。在加拿大,已有4千多個湖泊宣佈死亡,還有1,200個正在死亡中。在日本,全國有30個湖泊及沼澤嚴重酸化。而在遠離工業帶的澳洲和巴西,已有數千個湖泊酸化死亡。

酸雨對森林的危害亦隨後被發現。在中歐,數十萬公頃的森林毀於酸雨,且持續在惡化中,其中以著名的德國黑森林受害最深,超過一半的林木因此枯死。酸雨對土壤的毒害,是造成森林死亡的主因之一,也導致土壤肥沃下降,德國每年因此增加6億美元農業損失。在中國,遭受酸雨侵害的農田達4,000萬畝,年損失在4億美元以上。

酸雨也對人類造成直接的損害。某些研究指出,酸雨造成的污染是僅次於吸煙及二手煙,導致肺部疾病的第三大主因。1980年美、加兩國統計,有5萬多人死於酸雨的污染。此外,因酸雨造成珍貴古蹟、建築物的腐蝕、污損所導致的社會成本更是難以衡量。

六、臭氧層破壞

曾幾何時,氣象預報多了一項「紫外線指數」,讓許多人,特別是小姐們,是「聞紫外線色變」,這一切的轉變全是氟氯碳化物等臭氧層破壞物質所惹的禍。事實上,除了白種人需要特別擔心得皮膚癌外,其他的「有色人種」大可不必太過緊張啦!不過臭氧層破洞可能帶來的生態災難,卻會使所有的人種都遭殃。1930年代人類首次發展出氟氯碳化物,然遲至1970年代,才有科學家注意到這種被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可能會破壞臭氧層,1985年英國科學家法曼發現南極上空臭氧層大幅減少,而1988年美國亦發現北極上空亦有面積相當於格陵蘭的破洞,其影響已擴及歐洲、北美及獨立國協。目前全世界雖然開始管制氟氯碳化物,自1987年起,已降低了約70%的消費量,而許多國家自1995年起亦全面禁用,然而臭氧層破壞的情況並未見改善,全世界的臭氧層自70年代起已變薄1.7%至3%,而過去10年間,南半球春季臭氧含量減少約50%,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冬季和初春,臭氧也減少10至20%。

臭氧層遭破壞的結果,到達地表的紫外線增強,特別是對人體及動植物有害的UV-B。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每減少1%,到達地表的UV-B就增加1%至2%。而到達地表的UV-B增加的結果將造成人類皮膚癌、白內障及免疫系統障礙等病的罹患率增加,同時對於農作物、浮游生物及環境的潛在危害性亦增高。此外,臭氣層遭破壞會使氣候變暖,加強溫室效應,間接促使海平面上升。

七、地球溫暖化

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濃度急速增加,其中以二氧化碳為主要的溫室氣體,約佔50%的效應,在過去一百年中的濃度約增加了30%,以此速度下去,到21世紀中期時,二氧化碳濃度將達工業革命前的二倍,約600 ppm (百萬分之一),屆時地球溫度估計將上升3±1.5℃。甲烷為僅次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在過去一百年中的濃度約增加了145%,除了垃圾掩埋場、水稻田、天然氣管線外,近年來異常激增的白蟻亦成為甲烷氣的重要來源,原因是大規模的森林砍伐產生的木屑提供白蟻充足的食源,而甲烷氣為白蟻的代謝產物。由此可見,森林的破壞不僅減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源,更會加劇溫室氣體的排放。

最新的科學證據顯示,本世紀是過去六百年來最熱的世紀,而1990、1995及1997則是本世紀最熱的幾年。科學定亦指出,近幾十年來的高溫主要是人為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所導致,非任何自然因素造成。

地球溫暖化將造成降水、蒸發量及其他氣象因素不正常、平擾生態平衡、農業帶轉移、社會經濟變遷、疾病增加等諸多效應,而直接的結果是海平面上升。過去一百年來海平面已上升約30公分,到了2100年時, 很可能海平面將會上升30至110公分,全世界15個最大城市中的14個,將有許多部分遭水淹沒。這些未來的效應雖尚未有定論,但有許多證據顯示近年來全球氣候的異常,很可能是受溫室效應的影響,而惡名昭彰的「聖嬰現象」,亦由於地球的暖化而增加其凶性。

八、雨林消失

千萬年來,雨林像一塊綠色海綿,吸收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滋養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素有「地球之肺」的美稱。全世界被雨林覆蓋的面積不及百分之二,但在這裡的物種卻佔了地球的50至70%。雨林是地球上最豐富、最古老、生產力最高且最複雜的生態系統,然而目前這「大自然最偉大的交響樂團」,卻遭遇到空前的危機。當你讀完上述文字,大概已經有5公畝,相當於四個美式足球場面積的雨林在地面上消失;每年消失的雨林則達7,800萬公畝,比波蘭全國還要大。僅僅過去30年,環繞在赤道四周的熱帶雨林,就有四成以上被砍伐或焚燒。科學家甚至預測,到21世紀末期,雨林可能會被人類剷平。

由於人們的短視近利,加上第三世界國家外債壓力沈重、官商勾結及錯誤的開墾政策,導致珍貴的雨林資源被濫用。根據估計,如果永續經營,每公畝的雨林每年生產果實、藥材及木材等產品價值達6,820美元,但若全部製成木材,僅值1,000美元,而牧牛的話更只有148美元的產值。

雨林雖是全世界生產力最豐富的生態圈,但絕大部分的養分都儲存在有機體內,土壤中所含的養分很少。雨林被開墾成農地後,只能利用剩餘灰燼的養分,在很短的幾年之內,種植稻米或玉米等農作物,之後由於地力不足、土壤沖蝕,無法生長農作物,而由畜牧業進行再次的剝削,直到約五年後,變成寸草不生的荒漠。

雨林的消失,帶來嚴重的物種滅絕危機,儘管紀錄中共約有140萬種物種,但物種總數的估計約500萬至1億種,而科學家估計平均每天有137個物種永遠消失在地球上,以這種速率計算,未來50年內,近四分之一的物種將會絕跡。此外,世代居住於雨林內的原住民族亦遭到生存的威脅。在西元1500年,歐洲人尚未指染巴西亞馬遜雨林前,這裡約住了6至9百萬的印地安人,到了1992年,只剩不到20萬人。

森林一旦遭破壞,原先固定在樹木本身及周圍土壤中的碳被重新釋放到空氣中,加上焚林所製造的幾十億公噸二氧化碳,加劇了地球溫昇效應。根據統計,由亞馬遜河流域焚林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0%。

九、農地流失與沙漠化

由於表土的流失、水患、土壤鹽化、沙漠化及變更用途等原因,每年全球約有2,000萬公頃的農地停止耕作,其中以沙漠化問題最受國際矚目。濫墾、過度耕種、森林移除、水資源流失及氣候變遷等因素,造成地球上沙漠化的地區正迅速擴張,約36億公畝的土地已嚴重退化,超過2億5千萬人直接承受沙漠化的衝擊,而約10億人,超過100個國家處於危險狀態,絕大部分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而已開發國家中亦有18國受到威脅,以北美及西班牙最為嚴重。在非洲,約有18%的乾燥地區已經嚴重沙漠化,其中以撒哈拉沙漠的南邊最顯著;北非的山坡和平原地帶亦呈現惡化趨勢,埃及有30%的灌溉區已遭受中高程度的鹽化。

沙漠化會降低土地對自然氣候變化的承受力、減弱土壤生產力、使植被受損害,而居住在周圍的人們要承受其後果,包括下游的洪水、水質惡化、河川及湖泊沈積、塵暴所導致的機械受損、生活干擾與健康影響。而最受關注的可能是糧食的減產,而戰亂常伴隨著饑荒而來,造就了逃荒難民大規模遷移。沙漠化的社會成本也難以計量,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直接受沙漠化侵害的地區,每年損失約達420億美元;在撒哈拉沙漠地區國家,更高達其國內生產毛額的20%,此尚不包括周邊受難民及其他環境、社會問題波及的國家所付出的社會成本。

十、有毒物質擴散

化學工廠、石化加工廠、合成品工廠及塑膠工廠、工業、礦場、農場、核能發電廠及武器工廠所產生的有毒廢料污染了空氣、土地和水,導致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危機。不僅是新製造的廢料會造成污染,多年前不當棄置的廢料同樣也會造成污染。工業化國家合法出口及非法走私有毒廢料至開發中國家的行為,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問題。一般窮國既無力處理廢料,也缺乏管理廢料進口的法律規章。

根據統計,國際間危險廢料買賣每年的交易量至少達220萬噸,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歐洲成員國,每年所製造的有毒廢料約為2,400萬公噸。美國在1989年製造了2.75億噸的有毒廢料。 根據美國環保局的統計,全美各地共有35萬個有毒廢料場,其中3萬個有潛在的危險性,1萬個可能會對公眾健康構成直接而嚴重的威脅。未來30年中,工業化國家用在清理危險輻射廢料場所需的費用可能高達1兆美元。在開發中國家,每年有3.5至5百萬人急性農藥中毒,由於使用時無適當防護,而慢性中毒的人則數倍於此。

1998年3月底,科學家追蹤發現沉入波羅的海海底的30多萬噸化學武器正自腐蝕的容器中外洩。這批化武多半為含有芥子氣的炸彈或炮彈,在1946至47年之間,陸續裝船後沉入波羅的海。科學家們指出,儘管波羅的海化武自容器外洩的數量仍不大,但他們預料,隨著時間的進展,問題將會惡化。 俄國消息報甚至表示有可能爆發「波羅的海的轍諾堡事件」。

十一、人口爆炸與貧窮問題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世界人口增長十分緩慢,據估計,新石器時代末,即公元前八千年至五千年,任球人口約500萬人,第5億人口於1575年前後誕生,1930年左右突破10億大關,而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已達50億。目前全世界每年增加超過八千萬人口,其中九成是來自開發中國家。以此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到公元2000年,地球上將有63億人口,而2050年將突破85億人。

人口爆炸不僅降低人口素質—主要是教育及健康,對環境更是一大負荷。雖然有人估計地球上綠色植物生產量可承載80億人口,即使如此,糧食生產的分部卻極不平均,工業化國家的少數人口消費了48%至72%的穀物、肉及牛奶等基本食品。人口集中的地區往往糧食生產不足,而糧食生產大國卻大多人口較少,生產過剩並不必然有利急需糧食的人,因為糧食生產國情願將成噸的小麥倒進海裡,也不願破壞國際糧食市場的行情。糧食需求的激增,迫使濫墾的情況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普遍存在,造成更大的生態災難,最明顯的例子是非洲80年代初期,36個國家連續三年發生大饑荒,造成100萬人餓死,1,000萬人逃荒,1.7億人挨餓。

貧窮常伴隨著人口爆炸而來。全世界在超過五分之一生活在窮困之中,而受饑餓威脅的約5.5億人,其中大部分在亞、非洲開發中國家的農村地區。而為了逃避貧困,大量農村地區的人湧向都市,更進一步降低了糧食的生產,亦造就了許多生存條件極惡劣的都市貧民區,嚴重影響健康,特別是兒童,而教育品質更是天方夜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00年時,全世界都會區的窮將增至10億人,而開發中國家的都會人口有50%無法達到基本生活水平,某些大城市可能情況更糟。全世界目前「最窮的窮人」—指每天生活花費低於1美元的人,約有13億人,佔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他們愈來愈無法保障自己的健康,由於環境破壞,使得適當的飲水、食物、衣著、住所及醫療更是遙不可及。這種情況不僅存於第三世界窮國,就連美國這樣的富國,他們的窮人的生活條件及健康狀況也是每下愈況。

全世界的土地被人類每天的搶食物和燃料的行為剝削壓榨:肯亞的野生動物資源因濫捕及自然棲地的消失而大受受壞;印尼的土壤侵蝕已經帶來「生態緊急狀況」;衣索比亞每年流失9萬公噸表土,因饑餓的人們為尋找食物,已砍去地表每一株植物;蘇丹等八國開荒毀林,使沙哈拉沙漠擴展了160萬公頃,而其他地區的沙漠化亦與人口壓力有密切關聯。

十二、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的發生除了氣候,還有地震、火山爆發等因素。在1966至1990年之間,因強風及洪水而死亡的人數高達約64萬人,地震與火山爆發則造成約60萬人死亡,受災人數則以洪水影響最大,約7.5億人。每一個國家受到災害影響的程度不一樣。一般而言,較落後國家受到的影響較大。譬如,1991年5月印度洋上的一個颱風在孟加拉登陸,造成將近14萬人死亡,100萬受災戶,財務損失相當於美金30億( 大約是孟加拉年產值的10% )。颱風造成的暴潮曾有入侵達200公里的紀錄。即使富裕如美國,1992年安德魯颶風侵襲佛羅里達州也造成8萬5千受災戶,30萬人流離失所,損失高達250億美元。

全球暖化會導致海面上昇,位在三角洲及低窪地區更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襲。天氣相關災害的發生頻率從1980到1990年代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全球經濟損失也因此逐年增加,在1996年已高達600億美元。1990年代的經濟損失總和已經高達2000億美金,是1980年代總金額的4倍。

此外,聖嬰現象的肆虐亦在全球各地造成慘重的災情,近來以印尼森林大火及中國長江水患規模最大。印尼森林大火,因為煙塵擴散,影響東南亞部份地區的能見度與空氣污染,1997年9月2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宣佈印尼大火為國際災害,延續了幾月無法撲滅,「霾害」成為國際生態與環境的浩劫。根據印尼政府統計,大火已直接造成六人死亡、四仟餘人因呼吸與皮膚問題就醫,但實際狀況更為嚴重。印尼森林大火造成此次霾害肇因於人為疏失,導因於印尼政府鼓勵栽植椰子與橡膠樹而濫伐森林,加以超級「聖嬰年」氣候異常所造成之乾旱,使大火一發不可收拾。

持續數月的長江水災,造成數十萬人的撤離,官方發布的死亡人數至少三千多人,而上一次的長江水災更導致約四萬人的生命損失。不僅在長江,中國東北的松花江、黑龍江等主要河川,亦同時發生嚴重的水患。據美國「世界觀察組織」主席布朗指出,濫墾濫伐是造成此次長江水災的主因;長江流域已經喪失85%的植被。另一方面,中共英文「中國日報」最近也批評部分地方官在河川地區濫伐,要為水災負起部分責任。天災加上人禍,造就了世界近四十四年最嚴重的洪水災難。

十三、結語

以上針對部分世界重要環境議題進行探討,限於篇幅,還有許多重要議題沒有提及,如能源匱乏、濕地消失、工業災害、垃圾問題、不均衡發展等,這些環境問題一再警告世人,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已經遭到人類嚴重的傷害。雖然愈來愈多人警覺到環境的危機,並付諸關懷的行動,但是關鍵性的轉變尚未出現,剝削環境及弱勢族群的社會、經濟體制,仍強勢地運作著,而地球環境仍持續在惡化,造成的後果亦愈來愈慘重。即使如此,前景也不是那麼悲觀,只要有更多人覺醒並追求變革,使地球恢復生機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這樣的訊息提醒我們,全球環境問題是如此息息相關,任何的破壞或拯救環境品質的行動,都與地球的命運緊緊連結,真正關心環境及子孫後代的人,必須具備整全的世界觀。欠缺整全世界觀的環境行動,也許會造成地球環境更多的災難。如許多先進國家民眾要求環境品質的結果,卻造成了公害大輸出及第三世界國家進一步的經濟殖民化:美國國內畜牧業減少,卻大量從中南美洲進口「雨林肉」;日本是全世界熱帶林木最大的進口國,其進口金額僅次於石油,而有許多是提供做為拋棄式餐具(如木筷)的材料。台灣過去為發展經濟,付出了極慘痛的代價,不僅環境滿目瘡痍,社會問題亦相繼而生,近年來雖由於經濟水準提昇,人民對環境品質的要求日益殷切,但由於較欠缺深刻的反省及全球觀,使得台灣也逐漸步向公害輸出國之列。

本文中引用諸多數據,意圖「客觀」呈現全球環境的現況,然而量化的數據並不等於事實,或許當我們用心去體會大地的痛楚,並且將感受化為行動,更能獲得深刻的知識。「全球思考,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不當只是一句響亮的口號。當我們體認到地球環境的危機時,我們也有責任用各種方法,明確地傳達給周遭的人,並由居住的社區開始,結合更許關心環境之士來推動環保行動,讓愛護環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也必須透過自身的覺醒及投入社會改造運動,促使整個國家的社經體制更符合人性並能永續發展,這樣,關鍵的轉變終將來臨。力行簡樸的生活、實踐綠色消費固然對地球環境有助益,環境關懷人士需要以更積極的行動來回應地球的環境危機。在當前台灣,像濱南工業區開發案等關係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全球珍稀生物(黑面琵鷺)保育等議題的環境事件,與全球環境的關係更加密切,實值得關心地球環境的人投注更多心力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