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境品質簡述 | 環境資訊中心

臺灣環境品質簡述

2007年12月01日
文:張子見

一、前言

臺灣在過去多年來快速的經濟發展,雖造就了所謂的經濟奇蹟,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由於土地面積狹小,環境負荷日益沈重。在人口不斷向都市集中,而產業持續擴張且偏重於耗能性、污染性較高的工業之下,致使環境資源超限利用,國民生活環境品質日益惡化。本文簡介臺灣重要環境品質項目現況,並與先進進國家作對照,以呈現臺灣當前主要的環境問題。

二、臺灣重要環境問題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行政院環保署,1998a,b),顯示臺灣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如下:

1.地狹人稠:

臺灣土地面積36,000平方公里,至1998年6月底止人口登記數達到2,183萬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603人,為美國的22倍、德國的2.5倍、日本的1.8倍。其中臺北市、高雄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9,000人,而五個省轄市的人口密度,亦在每平方公里2,865人至5,567人之間,顯示人口過度集中於都會區,其所產生的垃圾、廢水、廢氣、噪音等問題必隨之增加,使環境負荷加重。

2.機動車輛高度成長:

至1998年5月臺灣機動車輛登記數總計1,560萬輛(包括汽車535萬輛,及機車1025萬輛),較上年度增加約9%,較十年前增加約68%。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433輛,為美國的21倍、德國的3.4倍、日本的2.0倍。依據推估,1995年機動車輛排放的污染物中,一氧化碳、總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三項總計181萬噸,佔臺灣該三項總排放量的65.64%,顯示機動車輛排放污染物,是造成空氣污染主要原因之一。

3.工廠密度偏高:

至1998年3月止,臺灣工廠登記家數達10,440家(平均每平方公里2.79家),平均製造業密度每平方公里4.4家,為美國的11.7倍、日本的3.8倍。工廠所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工業廢氣、廢水、廢棄物等,依據推估,1995年臺灣空氣污染排放總量(管制後)中,工業排放佔懸浮微粒及總碳氫化合物總量的比率,分別為18.36%及13.39%;工業廢水佔污廢水總量的32%;而工業廢棄物則種類繁多且數量大,估計約為1,750萬公噸,其中屬有害廢棄物者,如含汞污泥、含砷、鎘、鋁、鋅等金屬的廢料及農藥工廠的廢棄物等,約有88萬公噸。

4.飼養禽畜多:

1997年底臺灣豬隻總數為797萬、牛16萬、雞111百萬、鴨1,308萬,以密度來看,平均每平方公里飼養豬數221頭,為美國的37倍、德國的3.3倍、日本的8.5倍。此為官方正式統計資料,實際數量可能多出數成,以每一頭豬的污染量約為一個人的四倍計算,再加上牛、雞、鴨等禽畜排放的污染物,及屠宰所產生的污染量相當龐大,佔臺灣河川污染量的24.7%。

5.能源消耗量大:

能源使用程度與經濟活動關係密切,近年來我國能源使用量年年增加。1997年之總消費量達69.2百萬噸油當量,就密度而言,是美國的8.9倍、德國的2.0倍、日本的1.4倍。使用能源所造成的污染排放以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為主,並排放塵粒、一氧化碳及微量的重金屬。

6.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成長緩慢:

市鎮污水佔所有污廢水總量比率達41%,已各大都會區周邊河川如淡水河、田寮河、中港溪及大甲溪等生活污水佔污染源之比例高達五十至九十%以上越工業廢水,成為台灣河川污染的最大來源,各大都會區周邊河川如淡水河、田寮河、中港溪及大甲溪等生活污水佔污染源之比例高達五十至九十%以上,然而1998年3月底臺灣地區污水下水道接管人口普及率僅為3.84%(按臺灣省1%、臺北市35.73%、高雄市0%估算),遠遠落後於1993年美國的63%、日本的50%、德國的86%及荷蘭的93%,甚至不及許多經濟水準低於臺灣的國家。

7.垃圾量激增:

1996年度臺灣地區垃圾量高達870.78萬公噸,年平均成長率達6%,平均每人每日垃圾量為1.13公斤。據環保署廢管處的統計,在1996年7月前,有60%的垃圾場已趨填滿,316個鄉鎮中有217個垃圾處理,已亮起紅燈,臺灣各地未來將隨時面臨「垃圾大戰」的威脅。而政府對於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的工作並未落實,使垃圾問題日益嚴重。

8.農藥使用量龐大:

農業發展,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大量使用農藥,而農藥的展期使用與殘留,對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1981年農藥使用量為33,667公噸,1993年達38,685公噸,1994年略微下降。

9.用水量增加:

台灣平均每人每月家庭自來水用水量由1981年的4.59立方公尺,增至1998年的10.16方立公尺,上升121%,若加上工業用水等,則平均每人自來水用水量從1981年的75.8立方公尺,增至1994年的119.55立方公尺,上升57.72%。自來水用水量大增,然而水源區卻一再遭到不當的開發,復以部分工廠和養殖業者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水資源缺乏,使台灣已名列全世界第十八位缺水國(聯合報,1995)。然而政府不思加強水資源保育工作,反而發展六輕、濱南等高耗水工業,加劇水資源匱乏的危機。

三、環境品質體檢

由以上的官方數據,尚無法看出臺灣環境問題的全貌,以下再就重要的環境項目,檢視臺灣目前環境品質的現況。

在空氣品質方面,臺灣平均每年空氣惡化至對健康不良及有害者(PSI>100)的天數約20至40天左右,雖然官方公佈的數據似乎已顯著改善,但社會民眾對空氣污染所造成的痛苦卻認為有增無減。根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的調查,環保署自1995年7月起開始徵收氣污費,但車輛排放廢氣的痛苦指數連續三年皆居各項之冠。過去二十多年,臺灣大學醫學院曾就學齡孩童患有支氣管炎及氣喘的比例,分別於1974,1985,及1995年共進行調查。 以臺北市為例,學齡孩童平均患有支氣管炎及氣喘的比例由1974年的 1.30%,1985年的5.07%,到1995年13.0% (行政院環保署研究報告)。在因癌症死亡男性,超過20%因肺癌致命,死亡率為三十年前的六倍多(圖二); 女性因肺癌致死人數已超越子宮頸癌,15%,躍居第一(徐光蓉,1997)。

就河川污染而言,1996年在廿一條主要河川中,有十一條下游河段已遭受嚴重污染;輕度污染的河段佔9.9%,中度污染佔12.8%,而嚴重污染佔16.4%,中、高污染的河段比例又較往年提高,其中以後龍溪、烏溪、北港溪、二仁溪及鹽水溪五條河川污染程度最高。29條次要河川中,輕度污染佔11.5%,中度污染佔11.1%,而嚴重污染佔11.2%,嚴重污染河段比例亦上升,其中以南崁溪、新虎尾溪、鹽港溪、中港溪、老街溪、阿公店溪及得子口溪七條河川污染程度最高。在水庫水質方面,在臺灣現有20座主要水庫中,呈現優養化者佔55%,其中以阿公店水庫最嚴重,其次為鳳山水庫和澄清湖水庫。水源優養化會導致自來水加氯量增加,提高政癌物三鹵甲烷的生成量。

在土壤污染方面,1990年至94年,臺灣地區平均每年在每公頃耕地上施用一千六百公斤的化肥和農藥。過量的化肥和農藥,不僅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也使土地加速貧瘠。農委會的農糧處接獲農地污染的申訴案件,每年高達一、二千件。而工業排出的重金屬,已使臺灣遭受重金屬污染的農田面積達五萬公頃以上,佔台灣總面積的5.7%。這些重金屬會隨著農作物進入食用者體內,累積造成毒害。像桃園的鎘米事件就是著名的例子之一。

自然生態保育工作更遠落後於污染防治。台灣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計有維管束植物四千多種,哺乳動物六十餘種,鳥類約五百種,爬蟲類九十種,兩棲類約三十種,淡水魚約一百五十種,已命名昆蟲約一萬七千六百種。多樣起伏的地形 中更有無數傲人的奇景。然而由於政府與民眾普遍欠缺保育觀念,導致自然生態遭受更嚴重的破壞。以1984年及87年間政府公告的「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為例,目前十二個保護區內許多重要資產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尤其是「彰雲佳保護區」內,就包括芳苑、大城、離島、鰲鼓、東石和布袋等規畫或開發中的海埔地(邱文彥,1995)。

以森林面積來看,終戰之初,臺灣森林的覆蓋率約佔全島面積64%,至今僅剩52%,減少約42萬公頃。而根據林務局的統計,在現有山坡地中,已有近70萬公頃被濫墾、濫建。實際的數據恐怕遠大於此—高爾夫球場肆無忌憚的開發,使臺灣的山坡地及水源區遭受更大的威脅。八十幾家球場中,有四十九家有佔用國土事實,總面積約103公頃;違規超挖的球場達三十四家,超挖面積近一百公頃。然而部分佔用國土的球場竟能「就地合法」,以廉價獲取佔用土地,使山坡地保育政策徒具形式。

由於過度開發山林,使臺灣水土不保。臺灣21條主要河川流域的土壤沖刷深度達每年0.7公分,高居世界第一,是惡名昭彰的黃河流域的三倍半。而河川含砂量世界前三名都在臺灣,21條主要河川平均含砂量將近黃河的八倍。水土破壞,亦導致水庫壽命縮短,一年平均減少一座明德水庫的蓄水量。1996年的賀伯颱風帶來全臺灣嚴重的災害,使社會大眾深刻意識到水土破壞已嚴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然而政府官員仍然無法下決心整頓,破壞的情況仍未改善。1997年8月18日溫妮颱風造成汐止林肯大郡順向坡擋土牆倒塌,此事件不只造成二十八人死亡,亦爆出台灣之山坡地建築的安全性,及台灣水土資源受到嚴重破壞的問題。8月29日安珀颱風造成士林德行東路發生崩塌,土石壓埋民宅造成多人喪命。究其原因,這些案例皆起因於山坡地保育區被過度開發成住宅區,且過程中未做好水土保持所致。

地層下陷的問題亦不容忽視。臺灣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的面積已達平地總面積的11%,臺灣總面積的三十六分之一,而下陷最嚴重的屏東縣佳冬沿海,下陷量已接近三公尺,將近一層樓高。工廠和養殖業超抽地下水是地層下陷重要的原因之一。臺灣地下水補注量約每年40億立方公尺,但自1983年起,地下水超抽量年年上升,至1991年超抽量已接近補注量的兩倍。

台灣環境品質如此惡劣,政府單位長期的漠視難辭其咎,環保署總預算還不到中央總預算的1%,退輔會總預算是環保署總預算的14倍多,經濟部總預算則是環保署總預算的3倍多,顯示「經濟與環保並重」的政策宣示仍僅止於口號,有待民眾對環境境意識的進一步覺醒,促使政府正視人民對良好環境品質的迫切要求。

四、結語

臺灣過去由於經濟發展偏重高污染工業,加上制度不良、人謀不贓等因素,使得環境品質極度惡化。在1980年代一連串公害自力救濟後,環保署成立,雖使部分環境品質項目惡化速度減緩,但由於欠缺國家整體的發展規畫,以致施政仍以經濟為重,環境生態的破壞仍然持續發生,特別是水土保持、森林及水資源等自然保育方面,近年來有加速破壞的現象。

環境品質的提升,不僅需要完善的法令與制度,更需要社會大眾普遍提高環境意識,並進一步化為環境行動。先進國家中,約每十人就有一人參與環保團體,而環境品質令各國稱羨的紐澳,更是每六人就有一人參與環保團體,或擔任環保義工。我們要求生活品質,希望留給子孫清淨的樂土,這些皆非一蹴可及的,更不能指望執政者和資本家的良心發現,而需要更多人投注更多的心力,並由自身開始實踐,真正過著簡樸的環保生活,進而促成社會、政治及經濟體制的改變。這樣,臺灣的環境才有希望。

參考文獻

行政院環保署(1996a),八十四年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環境資訊,行政院環保署,臺北。

行政院環保署(1996b),中華民國八十五年臺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行政院環保署,臺北。

聯合報(1995),「正視水土保育工作的急迫性」,聯合報,民國八十四年五月廿二日,第二版。

楊瑪利(1996),「臺灣環境總體檢」,天下雜誌,第181期,第90-96。

邱文彥(1995),「開發魔爪,緊掐著保育的脖子」,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四年五月三日,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