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幫鬆土吃蟲卻不討喜?地底建築師台灣鼴鼠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幫鬆土吃蟲卻不討喜?地底建築師台灣鼴鼠

2018年08月26日
文:孫德蓉(環資新竹工作站 實習生)

在中國的大都市裡,有一群忙碌於每個白晝,拚命的工作掙錢,卻住不起地面上房子的人,他們被稱為「鼠族」,群聚於地下的廊道,用夢與想像構築出未來的美好幻影,燃燒自己造就了經濟奇蹟,卻被當作低端人口切除。在鄉間,有一群小動物,同樣居住於暗無天日的地道之中,像是地底下的建築師一般,用生物本能建構了一條條地下通道,名字裡同樣帶著「鼠」字­──他們是「台灣鼴鼠」。

自然谷之星台灣鼴鼠
台灣鼴鼠。攝影:沈錦豐( CC BY-NC 3.0 TW)

鼴鼠帶著「鼠」字,體型又跟老鼠很相近,所以常常被誤認為囓齒動物,但他們其實與老鼠沒有什麼親緣關係。鼴鼠為鼩鼱目動物,鼩鼱目動物皆為小型的哺乳類,跟囓齒目的鼠有相似的外型:尖尖的嘴巴、短短的小腿,連名字中都有「鼠」這個字,才常常有這種小誤會。

台灣鼴鼠是台灣特有亞種哺乳類,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和茶園、果園、菜圃、草原、竹林等開墾地,以土裡的昆蟲幼蟲,像是金龜子、鍬形蟲、蟬的幼蟲,以及蚯蚓或是小型兩生類、爬蟲類為食。鼴鼠的食量頗大,可以吃掉大量的蟲蟲,也因為這一點,鼴鼠可以控制昆蟲族群,讓當地的昆蟲數量不會過於龐大。

自然谷之星台灣鼴鼠
台灣鼴鼠。攝影:汪仁傑。(CC BY-NC 3.0 TW)

另外一個鼴鼠最廣為人知的事蹟是牠的特技­­──挖地道。屬於夜行穴居性動物的鼴鼠幾乎一年到頭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環境,在外頭艷陽普照的白天,他會在地底活動,而在夜晚他則出沒於樹林果園底層。鼴鼠會用他特化成鏟狀的手掌挖掘並將土撥開形成通道,有時候在野外踩到鬆鬆的突出土壤並不是哪個獵人的小陷阱,而是台灣鼴鼠挖出的地下道。在錯綜複雜的通道中較膨大的是他的寢室,而關於最重要的覓食,台灣鼴鼠則是從固定的通道再延伸出支線的通路去尋覓食物。

有著與生俱來的厲害挖掘功力,在地底下創造出一條條複雜的通道,這地下的建築師也常常被誤認成土撥鼠,牠挖出的通道不但提供自己棲息的空間,這些通道也成為土壤可以呼吸的重要空間。鼴鼠的體型大於蚯蚓很多倍,翻動土壤的能力當然也強於蚯蚓很多倍,田間硬化的土層,透過牠的幫助,能保持鬆鬆的,整體通氣性、排水性也都會有所改善。但是鼴鼠並不是被所有的農夫當作好朋友,他們在創造經濟起飛的同時也造成周圍環境的破壞,因為他們是隨機的挖掘地道,橫衝直撞的同時也損毀了旁邊植物的根部,讓部份的植物死亡,甚至,偶爾也會鑽破田埂,讓灌溉用水流到其他的田間,造成農業上的小災情。

台灣鼴鼠和現在被稱為低端人口的鼠族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在這裡並不是想強調鼠字的關聯性又或居於地底的特性,而是想要有些反思,關於利與弊,關於幫助和損害的一體兩面:人類在選擇發展農耕時,居住其中的生物們有能幫助耕作還有造成損失的部分,鼴鼠可以讓土壤保持蓬鬆同時卻會讓作物損壞,這和幫助經濟發展的鼠族同樣也造成社會問題一樣,不論是在社會方面或是生態方面都會有很多兩難,他們應該被如何的對待,該如何讓彼此達到平衡,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點。

動物小知識:眼睛感色功能的演化

鼴鼠是夜行性穴居哺乳類動物,他的眼睛已經退化成筆尖般大小,眼球則覆蓋一層薄膜,在砂土落下時可以達到保護的效果,這是因應生活環境的演化。而另一方面哺乳類在眼睛感光方面的演化也是大迴轉的,相較於多數鳥類與爬蟲類以四種錐狀光受器看顏色,在演化的過程裡,哺乳類的祖先為夜行動物,而黑夜中,光不是那麼重要的,眼睛因應這點而演化成只有兩種錐狀光受器,像是現在的狗就只有兩種錐狀光受器,而海洋哺乳類生物多捨棄一種,僅有一種錐狀光受器,有些鯨魚甚至沒有錐狀光受器,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形貌,而沒有色彩的存在。

台灣鼴鼠 

中文名:台灣鼴鼠(特有亞種)

別名:穿地鼠

科名:鼴鼠科

學名:Mogera insularis

分佈:台灣全島平地至海拔約3000公尺的山地。

特徵:

1.體長約10到13公分,尾長約1到1.5公分,具保暖性的灰黑色柔軟短毛。
2.眼睛退化成細小尖形,上下眼瞼均不會眨動。
3.前肢掌部與趾部合成一個像鏟子便於挖土的平面。

生態:日間活動於地底,夜晚會至草地、果園等底層覓食,食物以昆蟲幼蟲和蚯蚓為主。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感謝CHOICE喬義司  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支持自然谷之星專頁 

參考資料網站 

作者

自然谷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是台灣環境信託的首例。
我們相信,這不會成為唯一的案例,而是一把開啟更多可能的鑰匙。
還不認識自然谷嗎?
快來瞧瞧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是什麼模樣吧!
》》前往官網FB公開社團